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7-12-08蒋丽萍��

考试周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蒋丽萍��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以其独特的育人资源和育人特点,注定了它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科学、系统、有的放矢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的: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注重进行情感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抓住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训练,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多设计和组织各种语文学习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小学语文教学不但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还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品格以及良好个性等心理特点的培养和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以其独特的育人资源和育人特点,注定了它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科学、系统、有的放矢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的。

一、 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注重进行情感教育

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情感,情感也是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就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能够合理地控制和宣泄负面情绪和情感,同时还要体察和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现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它所包含的情感教育内容,有的渗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有的采取直接表达的方式。我们可以发现在每一册的语文教材中,都有一些文质兼优的名家名篇,里面蕴含着对国家、对人民、对亲友以及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有的高昂激越,有的细腻含蓄。例如在三年级下册中《她是我的朋友》表达了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写了鸟儿对树的那种浓浓深情,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让学生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六年级上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以充沛的情感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面对这些饱含真挚情感的美文,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和教育。根据小学生的情感特点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让学生在学文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并能学会修正自己的一些不良情绪和情感,从而达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并能让学生得到自我教育的过程,从而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发挥最佳心理潜能,塑造良好的个性和品格,达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

二、 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新课标》也指出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重学法指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小学语文学法指导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要求教师通过特定的一些途径,向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系统的学习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于自己学习之中,并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受用终身,才能成长有用的人才,才能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内容不单单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还要让学生能对影响自己学习的因素进行有效的调控,特别是要学会心理调节方法,这对学法指导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触摸春天》一课时,我着重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中的一些含义深刻的词句,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比如在让学生初读了课文后,我先让学生画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进行反复地研读、体会和思考,然后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这些语句的含义是什么,接着在小组和全班交流自己对这些语句的理解和感悟,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最后不断地完善、升华各自的认识,从而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到對生命的珍爱,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从而达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 要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教学环节组成的,每一个环节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对每个环节的教学不但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而且能够更好地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突破重难点,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重视每个教学环节,并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每个教学环节中。比如在《触摸春天》的课前预习环节,我就先布置学生进行了一次“假如我是一名盲人”的体验性活动,就是让学生把眼睛蒙上,在教室里进行走路、读书、写字等活动,切身感受盲人生活的不便和困难,活动结束后再组织学生在班级里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从而为渗透“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这一心理健康教育埋下伏笔。在教学《怀念母亲》的导入环节时,我让学生从交流各自对母亲的感情入手,获得对文章主题“感受作者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的粗浅把握。《老人与海鸥》一课的教学,在理解、感悟环节,我通过让学生找一找文中老人爱海鸥的句子,细细地品读,深入地讨论、交流,让学生真切地体会老人对海鸥的情感和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谊。

四、 抓住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训练,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读写训练的内容是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编写教材的。由于弱化了知识系统,读写训练作为知识与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教材中,读写能力训练也是小学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们可以在读写训练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对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的感受表达出来,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情怀。

在写作方面,学生的习作最能反映出他们的心理状态。所以在习作教学中,我们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地进行引导,并不失时机地进行心理教育,这样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六”的教学中,我班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就表达了一些对父母的抱怨,这时我就在评语中用一些“悄悄话”的形式,在思想上去启迪、引导学生,使他们的身心更健康地成长。例如我班有个孩子,父母离异了,他和父亲、后妈一起生活,后妈对他也不好,所以性格显得很内向,有一次我布置了《一件难忘的事》作文题,他就写了有一次他生病时,没有和家长说,而是由同学陪同去看病,他在文中写到“我头痛得很厉害,要不是同学陪我,我真想从楼上跳下去”,我赶快在评语中写到“孩子,你可以找老师的,老师也愿意成为你的朋友。没有过不去的坎,笑一笑,你的世界会很灿烂。”过后我还经常找他谈心,并经常在他的作文中写一些鼓励性的评语,半年后,他的性格变得更开朗了,笑容也渐渐地在他的脸上停留。

五、 多设计和组织各种语文学习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设计和组织各种语文学习活动也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一个很好的载体,因此我经常会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设计一些活动,如“讲故事比赛”“一分钟演讲”“课本剧表演”“辩论赛”“朗读比赛”“手抄报比赛”等等,并结合教材安排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有的学生在开展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消极的情绪和状态,这时我们教师就可以在活动中相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在学完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后,结合“口语交际”的“劝说”主题,我组织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品表演比赛,通过同学们兴味盎然的表演,使孩子们明白,在劝说别人时,要以理服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对方心服口服,而以理压人、说软话求人都不大可能奏效。学完第五单元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课本剧表演,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从怎样把课文中的叙述语言改编成人物对话开始,到在哪句话可以加上哪些表情或动作,怎样合理地修改故事情节,一直到最后怎么把课本剧表演好,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孩子们不但进一步感受到课文情节的生动,人物形象的鲜明,而且还进一步感受中国名著的迷人魅力,进一步地激发了他们喜欢名著、阅读名著的兴趣,整个人身心都受到了熏陶。又如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中的三个小故事,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哪个小故事中的父母做法是对的”,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从而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父母对自己真正的爱,什么是溺爱,并理解和感恩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并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

正如杜甫在《春夜喜雨》一诗中所说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当在语文教学中抓住一切可抓住的环节,抓住一切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