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缺牙(牙列缺损)经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效果观察
2017-12-05蔡佳
蔡佳
摘要:目的 探讨先天性缺牙(牙列缺损)患者开展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效果。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腔修复,观察组经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口腔的功能、言语障碍恢复正常花费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的短,P<0.05。结论 通过正畸疗法治疗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先天性缺牙(牙列缺损)效果显著。
关键词:先天性缺牙;正畸;口腔修复
中图分类号:R7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24-0056-02
The Effect of Congenital Absence(Denture Defect)on Orthodontic Treatment
CAI Jia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Public Security Fire Brigade Hospital of Qinghai Province,Xining 810007,Qingha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bined treatment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and congenital absence(denture defect).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oral repair,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orthodontic treatment.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ime of the oral function and the recovery of speech impairment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Orthodontic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oral repair therapy for congenital absence(dentition defect)effect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Congenital absence of teeth;Orthodontics;Oral restoration
先天性牙齿缺失可以发生在乳牙列,也可以发生在恒牙列,临床治疗应该尽量保存已有的牙齿。有医学学者提出,治疗先天性缺牙,通过正畸疗法与口腔修复疗法这两种联合起来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1]。为了验证这种说法,随机选取60例2014~2015年来我院治疗先天性缺牙的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60例2014~2015年来我院治疗先天性缺牙的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18~36岁,平均年龄(24.0±0.9)岁,缺失第2前磨牙的患者5例,缺失中切牙的患者9例,切实侧切牙的患者1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19~36岁,平均年龄(24.3±0.5)岁,缺失第2前磨牙的患者6例,缺失中切牙的患者7例,缺失侧切牙的患者1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缺失的牙齿类型等一般资料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为患者开展口腔修复的治疗。具体过程是:①对每个进行全面检查,从患者的缺失的牙齿的具体位置、个数、临牙的牙周和牙体这些方面进行检查,通过这些信息,为患者有针对性的量身打造出口腔修复的治疗方案,比如隐形义齿方案、烤瓷牙方案、前后牙烤瓷桥方案、金属铸造桥方案等等[2]。②通过为患者量身定制的口腔修复方案,为患者开展相对应的口腔治疗。
1.2.2观察组 为患者开展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的治疗方法。具体过程:①将患者的上、下颌牙齿的模型进行获取,并且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和X线头颅全景片。②从患者的具体病情为着眼点,为患者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正畸治疗方案和口腔修复的治疗方案。③通过应用固定矫治器,根据正畸治疗方案,进行接下来的治疗,比如为患者集中牙间隙、基牙竖直、缺失间隙完善等[3],确保患者的基牙和牙列变得完好。④为患者完成正畸治疗之后,再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況,为患者开展口腔修复的治疗,而具体的口腔修复治疗方法与对照组进行的治疗方法完全一致。
1.3观察指标
通过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口腔功能恢复与语言障碍正常恢复花费的时间进行对比。疗效评定标准:通过治疗后,患者牙齿的修复体出现脱落,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口腔的功能仍然存在问题;有效:通过治疗后,患者的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口腔的功能有显著提高,并且口腔外表正常;治愈:通过治疗后,患者的语言表达、口腔的功能、口腔外表三者恢复了[4-5]。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分析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通过(x±s)来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组间比较结果。并且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通过?字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表示组间存在差异明显性,说明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对照组30例患者通过治疗之后,其中治愈9例(30.00%),有效12例(40.00%),无效9例(30.0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0.00%(21/30)。观察组30例患者通过治疗之后,其中治愈15例(50.00%),有效13例(43.30%),无效2例(6.70%),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3.30%(28/30)。由此得出,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高,两者对比之后,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见表1。endprint
2.2两组患者口腔功能与语言障碍恢复时间对比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口腔功能与语言障碍正常恢复花费的时间进行对比:对照组患者的口腔功能与语言障碍正常恢复花费的时间依次为:(24.73±4.52)d、(28.94±4.16)d。观察组患者的口腔功能与语言障碍正常恢复花费的时间依次为:(18.47±3.62)d、(22.12±3.08)d。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口腔功能与语言障碍正常恢复花费的时间两者都比对照组患者所花费的时间短。两组对比,其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见表2。
3讨论
先天性缺牙发生在牙齿发生的早期,即牙蕾形成期。其产生可有不同的原因:①胚胎期牙板发育受到物理障碍或者牙板断裂。例如,口-面-指(趾)综合征,下切牙区被增殖的系带所覆盖而对牙板产生机械性干扰;②空间受限,产生压力,使牙胚得不到最低限度的营养而退化,特别是第三磨牙;③造成上皮组织功能缺陷和/或其下方的间充质诱导失败。早在1865年,达尔文就指出:人类牙齿的体积变小和牙齿的先天性缺失,与上、下颌骨在进化过程中变小的趋势有关[6-7]。就目前而言,许多学者认为先天性缺牙是和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导致的并发症,治疗先天性缺牙,通过口腔修复这种疗法进行治疗有良好的疗效,但是通过正畸疗法治疗联合口腔修复疗法开展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所以用这种联合治疗的方法为先天性缺牙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分析为对照组患者通过口腔修复这种疗法开展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通过正畸疗法治疗联合口腔修复疗法开展治疗。结果显示:首先,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高,两者对比之后,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其次,观察组患者花费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短,差异存在显著性;再次,观察组患者花费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短,差异存在显著性。本文在为观察组患者开展正畸疗法治疗联合口腔修复疗法的治疗,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实施如下措施:①将上、下颌牙齿的模型进行获取,并且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和X线头颅全景片;②为患者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正畸治疗方案和口腔修复的治疗方案;③通过应用固定矫治器,根据正畸治疗方案,为开展进行接下来的治疗,确保患者的基牙和牙列变得完好;④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开展口腔修复的治疗[8-10]。
总之,通过开展正畸疗法治疗联合口腔修复疗法的治疗方法,为先天性缺牙患者开展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疗效,将口腔功能恢复和语言障碍功能恢复用的花间尽可能的缩短,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冯海兰.先性缺牙的口腔修复治疗Ⅲ级先天性缺牙的修复治疗原则[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3,46(16):307-312.
[2]邢国芳,焦婷,孙健,等.简易套筒冠覆盖义齿于外胚层发育不全患者咬合重建[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27(13):165-167.
[3]王忠献,菜君.正畸联合种植治疗先天性缺失牙患者的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2216-2217.
[4]付汉斌.应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雜志,2017(01):52-54.
[5]徐军.用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先天性缺牙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06):195-196
[6]郑娟,吴洋,李清.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08(11):37-38.
[7]马克明.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疗效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4,03(13):100-101.
[8]蒋力平.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2012,03(15):226-227.
[9]陆广明.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5,21(13):43-44.
[10]李闻博.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效果[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4(1):96-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