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比较
2017-12-03江春苗高从荣
江春苗,高从荣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安徽 合肥 230011)
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比较
江春苗,高从荣⋆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安徽 合肥 230011)
目的:比较用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16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416例患者平均分为胸腔镜组和开胸组。使用胸腔镜手术对胸腔镜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开胸手术对开胸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清扫淋巴结的数量、术后的引流量、VAS评分、引流管留置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后,胸腔镜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的引流量均少于开胸组患者,其术后VAS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开胸组患者,其引流管留置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开胸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清扫淋巴结的数量大体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使用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相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在术后疼痛的症状更轻、恢复的时间更短、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而且不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手术;开胸手术;比较
非小细胞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此类疾病主要包括肺大细胞癌、肺腺癌和肺鳞癌[1]。临床研究发现,非小细胞肺癌的致死率较高,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检出率越来越高。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2]。为了比较用这两种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我们对2009年6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16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09年6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16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这416例患者平均分为胸腔镜组和开胸组,每组各有208例患者。在胸腔镜组中,有男性124例,女性84例;其年龄在37~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7.3)岁;其中有癌灶在左肺上叶者64例,癌灶在左肺下叶者36例,癌灶在右肺上叶者48例,癌灶在右肺下叶者40例;有肺大细胞癌患者91例,肺腺癌患者65例,肺鳞癌患者52例。在开胸组中,有男性120例,女性88例;其年龄在36~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2±7.2)岁;其中有癌灶在左肺上叶者64例,癌灶在左肺下叶者37例,癌灶在右肺上叶者47例,癌灶在右肺下叶者40例;有肺大细胞癌患者90例,肺腺癌患者64例,肺鳞癌患者5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使用胸腔镜手术对胸腔镜组患者进行治疗。进行胸腔镜手术的方法是:使患者取健侧卧位,对其进行静脉复合麻醉,并使用双腔管对其进行气管插管[3]。待麻醉起效后,根据患者癌灶所在的位置,在其右侧或左侧第5肋骨和第6肋骨之间处做一个2 cm左右的切口。通过此切口向患者的胸腔内插入一根直径为10 mm的套管,然后再插入胸腔镜,并对患者癌灶的具体位置进行观察。从胸膜顶部切开胸膜,充分暴露锁骨下动脉、升主动脉、气管前筋膜、上腔静脉和头臂动脉,并对纵隔上的脂肪组织进行切除。对肺叶进行前置处理,暴露并切断迷走神经,然后切除癌灶(必要时可切除肺叶),并对隆突下、支气管旁、下肺韧带旁和食管旁的淋巴结进行清扫。完成上述操作后,为患者留置闭式胸腔引流管[4],最后缝合手术切口。使用开胸手术对开胸组患者进行治疗。进行开胸手术的方法是:使患者取健侧卧位,对其进行静脉复合麻醉,并使用双腔管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待麻醉起效后,根据患者癌灶所在的位置,在其右侧或左侧胸部后外侧做一个5~8 cm的切口。切开肺门处的纵隔,用套袋将隔神经牵开,解剖并游离患者的膈静脉。将带有癌灶的肺叶整体切除,然后清扫隆突下、支气管旁、下肺韧带旁和食管旁的淋巴结,最后为患者留置闭式胸腔引流管,缝合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清扫淋巴结的数量、术后的引流量、VAS评分、引流管留置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VAS评分、住院时间和引流管留置时间的比较
治疗结束后,胸腔镜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低于开胸组患者,其引流管留置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开胸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和术后引流量的比较
治疗结束后,胸腔镜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的引流量均少于开胸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清扫淋巴结的数量大体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VAS评分、住院时间和引流管留置时间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VAS评分、住院时间和引流管留置时间的比较(±s)
组别 n VAS评分 住院的时间 引流管留置的时间(分) (d) (d)开胸组 208 7.01±0.64 14.97±3.38 4.47±1.85胸腔镜组 208 3.49±0.31 7.89±1.21 2.66±0.36 t值 9.981 10.703 8.814 P值 0.000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和术后引流量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和术后引流量的比较(±s)
组别 n 术后引流量(mL)术中清扫淋巴结的数量(个)开胸组 208 274.46±94.85 193.91±14.63 16.46±4.84胸腔镜组 208 168.65±15.35 79.48±15.31 16.65±5.35 t值 16.312 12.543 0.025 P值 0.000 0.000 0.000术中的出血量(mL)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胸腔镜组患者中有8例患者发生支气管胸膜瘘,有7例患者发生肺不张,有8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有9例患者发生胸腔漏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38%。开胸组患者中有12例患者发生支气管胸膜瘘,有11例患者发生肺不张,有1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有14例患者发生胸腔漏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96%。胸腔镜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开胸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的常见类型。在此病发生的早期,由于癌细胞尚未发生转移,且生长和分裂的速度较慢[5],因此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6-7]。
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均是临床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术。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分别使用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对208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使用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胸腔镜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的引流量均少于使用开胸手术进行治疗的开胸组患者,其术后VAS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开胸组患者,其引流管留置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开胸组患者,而且两组患者术中清扫淋巴结的数量相比大体相当。这与王霞的研究结果相一致[8]。
综上所述,与使用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相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在术后疼痛的症状更轻、恢复的时间更短、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而且不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1]仇丽敏,柏海.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27-28.
[2]王惠.全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比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5):3012-3013.
[3]刘成昌,张福维,何振波.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4):128-129.
[4]田文鑫.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2,39(9):615-618.
[5]何中杰,周韶璋.胸腔镜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及生存质量影响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16):1863-1864.
[6]王金龙,宋琼.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机体创伤的比较[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3,40(9):595-598.
[7]杨扬,王启,刘延风,等.胸腔镜与开胸手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的比较[J].中国内镜杂志,2015,21(3):225-229.
[8]王霞.胸腔镜辅助下肺癌根治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比及护理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9):1286-1289.
R273
B
2095-7629-(2017)13-0111-02
*通讯作者:高从荣,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