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7-12-01王晓丝沈棫华朱文礼吴秀梅
王晓丝,沈棫华,朱文礼,吴秀梅
(1.皖南医学院 研究生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 a.护理部;b.精神科,安徽 芜湖 241000)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晓丝1,沈棫华2a,朱文礼2b,吴秀梅2a
(1.皖南医学院 研究生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 a.护理部;b.精神科,安徽 芜湖 241000)
目的了解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安徽省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268例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巴瑞特冲动性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患者冲动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268例患者中210例有冲动行为,占78.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固定职业、阳性症状、客观支持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78.4%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冲动行为,护士应应特别关注无固定职业、阳性症状明显、客观支持低的患者,并以提高劳动能力、控制阳性症状、加强客观支持为目地,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
男性;精神分裂症;冲动行为;影响因素;客观支持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P)是一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以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特征,主要表现为知觉、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无论在疾病急性期或康复期患者均易出现冲动行为[1-2]。冲动行为虽然没有明确的界定,但具有突发性强、肇事后果严重等特点,发生率在60.7%[3]。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更易发生冲动行为,以攻击精神科护士最常见,已成为精神病专科医院管理的难题[4]。目前有关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研究多集中在制定有效的干预方案上,若能提前预测该类患者的冲动行为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将有助于实现护理的安全性。本研究选取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这一特殊群体,通过调查其冲动行为的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预防和控制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行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安徽省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诊治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 CCM D-Ⅲ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5],危险性评估 0~4 级[6];(2)男性;(3)病情稳定,意识清楚,认知功能恢复,能进行正常沟通、交流;(4)年龄≥18岁;(5)知情同意,自愿参加。 排除标准:(1)病情不稳或急剧恶化;(2)合并严重心脑肝肺疾病;(3)不配合者。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包括3个他评量表和2个自评量表,自评量表由病情稳定的患者评定,他评量表由主管护士及主管医生评定。
1.2.1.1 一般资料问卷 自行设计,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婚姻、职业、家庭月收入及病程。
1.2.1.2 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urses’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 由 Honigfeld等于1965年编制,包括社会能力(5个条目)、社会兴趣(5个条目)、个人整洁(4个条目)、激惹(6个条目)、精神病理(4 个条目)、迟缓(3 个条目)、抑郁(3个条目),共7个因子30个条目。从“无”到“几乎总是如此”,分别赋值为 0~4分,总分 0~120分,分数越高代表程度越严重。该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95,适用于评价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行为变化。本研究仅以激惹因子得分为依据,将激惹因子下的单项条目≥3分或因子总分≥12分定为冲动行为的判断标准[7]。
1.2.1.3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 1987年由 Kay Opler和Fiszbein研制,包括阳性症状(7个条目)、阴性症状(7个条目)、一般精神病理(16个条目)及攻击危险性评估(3个条目)。从“无症状”到“极重度”分别赋值为1~7分,总分30~210分,分数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8]。该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943。
1.2.1.4 巴瑞特冲动性量表第11版(Barratt Impulsivness Scale-11,BIS-11) 由Barratt于1959年编制,后翻译为中文版。包括注意力冲动性(10个条目)、运动冲动性(10个条目)及无计划冲动性(10个条目),共3个维度30个条目。每个条目从“不是”到“总是”分别赋值 1~5分,总分 30~150分,得分越高冲动性越强[9],是一种运用比较成熟的冲动性人格和思维方式的自评工具。该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9。
1.2.1.5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 1986年由肖水源编制,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10个条目。第6、第7条目以答案数量真实值计分,其余条目从“无”到“全力支持”分别赋值1~4分,总分10~40分,分值越高代表得到的社会支持越高[10]。该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9。
1.2.2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均取得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患者新入院72 h内,由主管护士使用NOSIE对患者进行观察,并使用一般资料问卷询问患者及其家属收集基本信息。患者新入院72 h内,由主治医生使用PANSS对患者进行症状评定。待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时,自行填写BIS-11、SSRS量表,文化水平有限者由调查员为患者宣读再由患者选出答案。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268份,有效回收率83.8%。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率和构成比描述,计量资料采用描述,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各因素对冲动行为的影响,相关性分析使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激惹因子得分现状268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激惹因子得分为(18.41±5.36)分,210 例(78.4%)患者激惹因子得分为(22.67±3.95)分,有冲动行为。
2.2 男性精神分裂症冲动行为患者的一般资料21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年龄18~46(32.33±9.05)岁,病程2个月~26年,初中及高中文化程度110 例(52.4%),未婚 130 例(61.9%),无固定职业135例(64.3%),家庭月收入<2 000元 191例(91.0%)。
2.3 不同特征男性精神分裂症冲动行为患者激惹因子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有无固定职业及家庭月收入的男性精神分裂症冲动行为患者激惹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男性精神分裂症冲动行为患者激惹因子得分比较(n=210,,分)
表1 不同特征男性精神分裂症冲动行为患者激惹因子得分比较(n=210,,分)
项目 n 激惹因子得分 统计量 P年龄(岁) F=3.462 0.035 18~20 7 18.23±2.33>20~30 86 21.54±5.41>30~40 50 25.02±3.22>40 67 23.14±4.29文化程度 F=6.577 0.024小学及以下 62 22.47±3.21初中及高中 110 21.45±2.54大学及以上 38 25.22±3.68固定职业t=5.212 <0.001有75 17.05±3.42无135 22.24±5.01家庭月收入(元) t=3.326 0.001≥2 000 19 20.31±3.44<2 000 191 25.20±4.06
2.4 男性精神分裂症冲动行为患者激惹因子得分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巴瑞特冲动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各维度得分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激惹因子得分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注意力冲动性、运动冲动性、无计划冲动性呈一定正相关(r=0.114~0.752,P<0.05);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呈一定负相关(r=-0.745~-0.127,P<0.05)。 见表 2。
表2 男性精神分裂症冲动行为患者激惹因子得分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巴瑞特冲动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各维度得分的相关分析(n=210)
2.5 男性精神分裂症冲动行为患者激惹因子得分的多因素分析 以21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冲动行为患者的激惹因子得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及相关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15个变量 (年龄,文化程度,婚姻、职业、家庭月收入状况,病程及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注意力冲动性,运动冲动性,无计划冲动性,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固定职业、阳性症状及客观支持是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 见表 3。
表3 男性精神分裂症冲动行为患者激惹因子得分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n=210)
3 讨论
3.1 78.4%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冲动行为 本研究调查了268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现210例(78.4%)患者有冲动行为,说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更易发生冲动行为,这与国内学者的[11]结果基本一致。究其原因,(1)患者本身:遗传学指出,男性精神分裂症冲动行为患者体内的染色体不同于正常者,他们的4倍体频率更高[12],这是导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冲动行为的根本原因;另外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受到的暴力威胁较多,长期生活在封闭的医院环境里,与病友间更易发生冲突;同时在生理-心理-社会基础上区别于女性,因此更容易急躁、冲动。(2)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工作上的一些细节可能是诱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冲动行为的隐患。部分护理人员缺乏与该类患者的沟通技巧、尊重患者的意识差,常常语言粗暴、态度生硬,甚至辱骂患者人格等,这些可能导致他们病情发生突变,更易发生冲动行为;另外为了保证各项治疗的顺利进行,护士在管理患者时,很容易与其发生语言冲突,这样反而更容易激惹到他们,使其产生敌对情绪,诱发冲动行为。
3.2 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冲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固定职业 本研究结果表3显示,固定职业是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冲动行为的影响因素(B=-0.145,P<0.05),与李广新等[13]的结论基本一致。有无固定职业体现了患者劳动能力的高低。当劳动能力下降时,患者没有信心不愿与人交往,因此会出现一些心理症状如:敌对、敏感等[14],这些心理症状的长期存在,最终会导致冲动行为的发生。职业是个体社会化角色总要组成部分,患者失去固定职业能力时,感受不到自我认同感及社会价值[15],常常自暴自弃,采取极端方式解决问题,常常会给身边的人带来伤害。因此针对男性精神分裂症冲动行为患者,通过评估职业状态,判断其劳动能力进而训练和培养其劳动技能,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意义重大。建议依据人类职能理论[16],对该类患者进行精神康复治疗,具体包括:(1)收集患者意志、能力、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2)评估其优、劣势,指导下一步制定治疗策略;(3)建立小组化的培训方案,鼓励患者发挥优势,对不能坚持者适当改变训练计划,训练3~6个月[17];(4)与患者及时沟通想法,了解并解决相关问题。
3.2.2 阳性症状 本研究表3结果显示,阳性症状是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冲动行为的影响因素 (Β=0.151,P<0.05),与李庆霞等[18]观点一致,与Laajasalo[19]等的观点相反。阳性症状包括:命令性幻听;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嫉妒妄想、被控制妄想等。当出现严重的命令性幻听症状时,患者大脑神经功能紊乱,自控能力下降,也不会考虑后果,会因执行这些命令而产生习惯性的极端应对方式;在1种或多种严重妄想症状的支配下,患者会认为有人要陷害自己,常表现出易激惹、敌意、多疑、多惧[20-21]等心理,警戒水平超过自我意识的最佳范围,面对外界不良的刺激会因保护自己而先发制人,冲动行为由此产生。因此,建议护理人员加强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的观察,及时与医生反馈,同时做好用药护理,督促患者服药到肚,防止患者藏药和错服药等。当患者抗拒服药时,可采取缓和的管理办法,如:药物管理训练法,开设团体课堂讲授并指导服药训练实践,改变患者意识层次中对药物治疗的错误看法,使其主动接受,以增加服药依从性[22],控制阳性症状的发生。
3.2.3 客观支持 本研究表3结果显示,客观支持是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影响因素(Β=-0.646,P<0.05),与 Doherty 等[23]和林吉祥等[24]结果一致,但却与徐芳芳[25]的研究相反。客观支持指来自家庭、亲属、朋友、同事等个人或团体直接提供的物质、精神上的帮助。当患者缺乏物质支持时(包括经济支持),会导致依从性下降,容易产生抗拒、愤怒等心理,这种不良心理的积聚最终导致冲动行为的发生;缺乏精神支持时,患者耐受、应付和摆脱困境的能力会下降,当面临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会因无法获得求助对象,而采取极端的自我解决方式。而有效的客观支持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应激事件带来的伤害,还可以为患者提供稳定、和谐的生活空间,帮助患者提高自知力[26],遇到困境时,患者可以寻求周围的帮助,采取缓和的方式解决问题。因此,对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建议医护人员除了保证日常治疗外,还应提供情感支持、信息支持,鼓励患者积极治疗、满足该类患者的合理要求,同时加强与患者家属的联络与沟通,保证患者物质及精神上的支持,发挥家庭强大的客观支持作用。
综上所述,78.4%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冲动行为,护士应应特别关注无固定职业、阳性症状明显、客观支持低的患者,并以提高劳动能力、控制阳性症状、加强客观支持为目地,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小,且仅纳入1家精神病医院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今后还需扩大样本量和影响因素范围深入探讨。
[1]陆根法.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0):926-927.DOI:10.3969/j.issn.1002-6975.2012.10.028.
[2]Lindenmayer J P,Kanellopoulou I.Schizophrenia with Impulsive and Aggressive Behaviors[J].Psychiatr Clin North Am,2009,32(4):885-902.DOI:10.1016/j.psc.2009.08.006.
[3]徐芳芳,张金响,陈 敏,等.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23(2):126-128.DOI:10.3760/cma.j.issn.1674-6554.2014.02.009.
[4]杨志平.精神科患者冲动行为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J].全科护理,2010,8(11C):3074-3075.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0.33.053.
[5]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2-73.
[6]董 兰,胥爱萍,徐小勇.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与综合干预[J].精神医学杂志,2015,28(6):440-442.DOI:10.3969/j.issn.2095-9346.2015.06.012.
[7]向 晶,王 睿.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预测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1):220-221.
[8]司天梅,杨建中,舒 良,等.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45-47.DOI:10.3321/j.issn:1000-6729.2004.01.016.
[9]李献云,费立鹏,徐 东,等.Barratt冲动性量表中文修订版在社区和大学人群中应用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8):610-615.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1.08.013.
[10]刘继文,李富业,连玉龙.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信度效度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1):1-3.DOI:10.3969/j.issn.1009-5551.2008.01.001.
[11]薛润萍,彭超英.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预测方式的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5C):1342-1343.DOI:103969/j.issn.1009-6493.2008.15.013.
[12]洪美玲,谭 莹,韩燕萍,等.25例男性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染色体分析[J].遗传,1990,12(2):33-35.DOI:10.16288/j.yczz.1990.02.012.
[13]李广新,周宏辉.男性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相关因素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07,20(3):174-175.DOI:10.3969/j.issn.1009-7201.2007.03.020.
[14]黄美莲,邱浩英,吴世莲,等.技能训练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症状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3,20(6B):67-69.DOI:10.3969/j.issn.1008-9969.2013.12.027.
[15]宋君伟,刘国友,张文佳,等.职业康复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11):1622-1625.DOI:10.13342/j.cnki.cjhp.2016.11.07.
[16]Ramos-pichardo J D.Effectiveness of a Nursing In-home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Independence in Adls/Iadls and Family Burden in Adults with Schizophrenia[J].Enferm Clin,2013,23(2):79-80.DOI:10.1016/j.enfcli.2013.03.001.
[17]魏 红.基于人类职能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5,26(15):2332-2334.DOI:10.3969/j.issn.1003-6350.2015.15.0843.
[18]李庆霞,翟爱玲,詹来英.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对照研究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8):53-54.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05.18.033.
[19]Laajasalo T,Häkkänen H.Excessive Violence and Psychotic Symptomatology Among Homicide Offenders with Schizophrenia[J].Crim Behav Ment Health,2006,16(4):242-253.DOI:10.1002/cbm.635.
[20]Mcniel D E,Eisner J P,Binder R 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and Hallucin Ations and Violence[J].Psychiatric Services,2000,51(10):1288-1292.DOI:10.1176/appi.ps.51.10.1288.
[21]费惠慧.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冲动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1C):79.DOI:10.15887/j.cnki.13-1389/r.2012.33.115.
[22]周湘梅,马 莹,吴 虹.药物管理训练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后服药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4,21(15):58-60.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4.15.020.
[23]Doherty E F,Macgeorge E L.Perceptions of Supportive Behavior by Young Adults with Bipolar Disorder[J].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2013,23(3):361-374.DOI:10.1177/1049732312468508.
[24]林祥吉,史天涛,王红星,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行为多因素分析[J].精神医杂志,2009,22(4):279-281.DOI:10.3969/j.issn.1009-7201.2009.04.014.
[25]徐芳芳.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研究[D].新乡:新乡医学院,2014.
[26]徐朝英,胡筱峰,张家美,等.家属参与家属参与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6C):2238-2239.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18.019.
[本文编辑:方玉桂 王 影]
R473.74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7.14.048
2016-12-07
芜湖市科技惠民计划(2015zd15)
王晓丝(1991-),女,河北大名人,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护士。
沈棫华(1967-),女,安徽芜湖人,硕士,副主任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