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7-11-28吴井凤
吴井凤
摘 要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语言水平和学习效果相互影响。一般而言,数学语言水平不高的学生,对数学信息不敏感,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思维转换,影响其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另外,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阅读正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自主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高其综合阅读能力,为之学好数学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阅读能力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众所周知,数学是门思维性学科,强调逻辑和推演能力。而数学阅读能力恰好是学生对已经学得的数学知识内化和对新学得的知识整合的综合能力体现。所以,要强化学生数学思维最为重要的一个基点就是强化数学阅读。此外,教学实践中发现数学阅读在提高数学言语水平和数学综合能力有着独特而重要的意义。无独有偶,新课标中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也是推广培养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能力的理念。由此可见,数学阅读走进课堂是促进学生准确转换生活语言和数学语言的关键。综上,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教育与时俱进的需要,还是学生数学发展的重要推力。由此,我认为数学阅读走进课堂刻不容缓。对于如何让数学阅读真正走进课堂,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提出了以下的教学策略。
1提升小学生数学阅读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何为兴趣?兴趣是基于精神需要,和认知、情感相联系的内源动力。精神需要主要是在从事某种活动或者认识某种事物的过程中愉快情绪体验。所有的情感都是建立在对该项事物具有一定认知的前提下,没有认知无法刺激兴趣的产生。人若是对某件事物或者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接触和观察这件事物并积极从事相关活动,在不断深入认知过程中投入的情感也就越多。因此,产生结果一般是对这项活动进行自发的探究。
根据兴趣建立的认知—情感循环模式,我从增加学生数学阅读的接触和产生愉快阅读情绪入手,总结了以下方法来提升小学生数学阅读兴趣。
1.1创设问题情境,营造阅读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使学生会想看能看懂。阅读素材可以来自于数学故事、数学史话,也可以来源于息息相关的生活问题。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适当创设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情境,通过刺激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在解答出问题后产生满足和愉悦的情绪,从而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设计的问题需精辟简单,富有启发性,和学生认知上具有冲突。例如三年级数学乘除法的授课中,设计问题:“妈妈去超市买牛奶,一箱牛奶 48元,共12支。超市现在有两种促销活动,一种是买一箱牛奶额外送两支,另一种是打9折。妈妈选择哪种更实惠?”这个问题解决涉及加减乘除,有两种思维—算妈妈节省的金额数或者妈妈获利的金额数。和生活问题联系,在所学知识上适当延伸,既可以引起学生解答问题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其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转换的能力。
1.2数学阅读从课室走到生活
老师在上课讲授的数学案例是远不够数学阅读能力形成“量”的积累,课外阅读积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发现数学阅读的分享会是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分享的内容可以是你看到的某个数学家的故事,可以是某个问题的解题思路,也可是某种有趣的数学游戏。学生在分享中体验到被认同和被关注的满足,这种被需要的感受使认知—情感循环的开始。这种方式同样弥补了老师对学生了解的不足,老师对学生趣味的把握肯定是不全面的,反而学生更能了解学生。学生自己提出的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是其他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概率高于老师认为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有利于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种生活反馈课堂的模式能促进学生在课后关注数学阅读。
1.3开展竞赛,保持兴趣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可以开展丰富的数学阅读活动。在良性竞争的环境中激励学生不断去探索未知的领域。竞争中紧张的情绪状态有利于激发个人潜能的发挥,使人保持注意高度集中,思维敏捷的状态。竞争中学生的好胜心、动机都比较强,胜出后自豪感更强。其次在竞争中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开展竞赛有利于学生保持数学兴趣,像是开展口算比赛、数学综合知识比赛、趣味数学竞赛、奇思妙想七巧板(低年级)、玩转魔方(高年级)、数学全能星、数学卓越星、数学优秀星、数学进步星、“神算子挑战赛”等等各种形式的竞赛方式, 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得分最高者获胜。这不仅考验学生的运算速度,也考验学生的反应力。
2指导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
开展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核心在于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的形成。让小学生进行数学阅读,不是放手让学生随意阅读:一是由于小学生的心智较为幼稚,自控力较差不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二是由于学生对于阅读的把握不明确,什么适合读,怎么去读都不了解。所以,老师要依托教材,从班级个性中找到群体共性,确定阅读的范围,使学生愛读、会读和读有收获,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提高数学阅读能力。
2.1课堂示范,课后巩固
由于数学阅读在之前的小学教育中长期缺位,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对“数学阅读”的概念是陌生的。读什么和怎么去读需要老师的具体指导。课堂上设置阅读环节的主要功能在于给学生进行阅读的演示,让学生对阅读有相对明确的认知,为其形成个人的阅读习惯提供正确的范本参考。课堂教学主要按照以下的过程进行:情景引入问题—分析问题—确定解题思路—推演解题过程—检验解题步骤—延伸题目。强调从浅入深,从点到面的思考方式。
课堂学习的是阅读方式,是思考的方式,能力的获得取决于课后对方式运用的广度和深度。只有把思考方式运用在日常的阅读中,在广泛的阅读中不断修正和更正自己的阅读方式,才能从认知转化为能力。比如在课堂上通过找规律的题目传授“类比和推理”的思考方式,课后可以通过布置相关的习题巩固这种数学思维,或者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运用这种方式解决的问题。endprint
2.2把握“以读代看”的时机和形式
古语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其中“读”本意就是大声朗读。朗读相较于看除了视觉刺激还有听觉和动作刺激,更利于学生对某项事物的记忆。同时朗读也可以缓解看书的疲惫,集中注意力。读主要有三种的情景:(1)学生在理解方面出现障碍时——教师领着学生读,指导学生断句,要给学生消化的过程。(2)在学生感觉疲倦或思想开小差时——让大家一起读,一来能使分心的学生集中注意力,二来大声阅读能提神,三来也避免直接批评某同学,以保护学生的自尊。(3)在进行概念推理时——例如教学“认识面积”时,为了推导出抽象的面积概念,我形象地用手势在黑板上比划出各种形状的面积,反复比划,直到学生感悟出面积表象时,这时我顺着学生的认知能力,师生共同用手势再次在图形上比划面积,从而让学生悟出了面积的概念,“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然后让学生大声朗读,心口并用,熟能生巧,最后叫学生抄写几遍。实践证明,这对培养学生完整、有序地表述概念是非常有效。
2.3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一个完整的数学阅读过程是指学生对于数学文本(情景、图画、文字等)初步感知的情况下,正确理解概念中的字、词、句,学会提取数学信息,进而进行“数学的思考”,并能用“数学的方式”表述出来。正确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互译。该过程要求学生对数学言语正确理解,转换和处理,与之对应的是独立思考,善于提问和深入反思的能力,而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目的在于不断强化相关阅读能力。
独立思考的习惯:阅读不是囫囵吞枣追求数量,而应该边读边想,带着问题去分析阅读材料中每个字、词、句、符号和图表的内在意义,和以前学过的知识建立联系。也不是生搬硬套计算方法,机械重复计算过程,而应该逐条梳理解答过程中的思考方式,掌握其解答思路。
反思的习惯:温故知新,对事物的不断反思有利于了解事物表面的背后的含义乃至本质。对某个问题解答的反思有利于掌握这类问题为代表的答题思路和思维方式。阅读后养成自问的习惯,询问自己看了什么?理解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还没有弄懂?这类问题的共性是什么?在反思中找出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3总结
一言蔽之,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認识到数学阅读在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地位,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形成,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和数学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晓东.关注数学阅读培养良好习惯[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06).
[2] 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小学数学教师用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