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生活”之泉,滋养课堂之根
——以“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为例
2017-11-28山东省莱芜市羊里中学山东莱芜271100
魏 颖 (山东省莱芜市羊里中学 山东莱芜 271100)
汲取“生活”之泉,滋养课堂之根
——以“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为例
魏 颖 (山东省莱芜市羊里中学 山东莱芜 271100)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提到“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生物学科作为自然学科的一门基础学科,较其他学科更接近于人类知识和实践的实际,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要让生物学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生活,融入学生生活。在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这样一段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学生亲自去体验一件事,远比听到、看到一件事要深刻得多。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进一步去解决问题。因此教师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并得出结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下面结合鲁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谈谈自笔者的教学实践和感悟。
1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开篇介绍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让学生对水的作用有感性认识,然后描述根适于吸水的特点,再要求学生观察根毛数量,让学生感性认识根毛吸水的意义。对于土壤中的水分由植物的根进入植物体其他器官的途径,先通过学生的观察,认识水分从下往上的运输途径是沿着茎内的导管,同时又为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内容打下基础。本节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现象,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使学生更加全面认识生物,从而提高生物的科学素养。本节教材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利用几个观察与思考,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观察得到相应的知识点和结论,注重感性认识到理性结论的转化和提升。
2 教学过程
2.1 角色扮演,让学生进入生活化的场景
通过学生绘声绘色的角色扮演(图1),使其他同学进入一个童话般的世界,感受植物的生活。教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然后质疑:为什么茎“罢工”后根会饿死,叶会渴死?根傲气的秘密是什么?水分沿着怎样的路径到达叶?……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引入本节的教学。
图1 学生角色扮演的剧本示意
2.2 动手动脑,在生活中学习知识
学生通过“动动手”在教师提供的植物的花、叶、果实身上找水,“动动脑”挽救萎蔫的植物和“说一说”农民为什么要选择下雨或浇水后即土壤湿润时施肥。教师设计了3个小活动,让学生去体验、去学习,满足学生在玩中学的天性和欲望,寓教育于活动中。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一——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在学习任务二“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教师利用实物萝卜让学生对根毛有宏观的认识,并提供给学生萝卜(种子)的幼根,要求学生找到着生在幼根上的白色“绒毛”——根毛。联系根尖的结构,学生用放大镜估算根毛的数量,思考大量根毛对吸水的意义。在学习任务三“探究水分的运输途径”时学生先根据探究问题“植物茎内有运输水分的通道吗?”,作出假设。学生再阅读课本讨论,制定实验计划,并根据材料实施计划。鉴于实验时间较长,教师给学生展示了生物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由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将茎横切、纵切以及环剥,以认识水分通过茎中木质部来运输。接着,教师展示各种实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导管的分布,从整体认识根吸收的水分,就是沿着导管运输到植株各处的。
2.3 发现生活,在生活中应用知识
在“根适于吸水的特点”和“水分在植物体内”的途径两个教学任务后边,笔者设计了“我是小小植物学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生活中现象”,如移栽树木带土坨、茎罢工根饿死、叶渴死等。这样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可以运用于生活实际,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本节课末尾,笔者设计了“我是小小文学家”——假如你是一滴水,续写一段文字,简单说明当你被植物的根吸收后所发生的一切。这样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情感得到升华。
2.4 知识提升,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梳理,评价教学效果,并通过练习巩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反馈教学效果。
3 教学反思
生活是教育之本,失去生活的学习好像是无源之水。本节课以生活化的场景导入,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由表及里、由宏观到微观的观察、动手动脑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在趣味中得到启发,理解知识,并将知识与生活相连接,让学生体会到生物问题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
教师应该通过大量阅读,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同时,剥丝抽茧,汲取精华,扩展补充到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框架中来。这节要求观察根毛,笔者在课前做好准备:准备好冬天埋在地里的水萝卜,挖出来放在塑料袋内,几天就长出一层毛茸茸的白色成片的根毛。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根毛有直观的认识。但要能仔细观察还需要培养幼根的根毛。笔者通过上网查询、向同事请教等方式,选择了几种植物培养,最终选择了用萝卜种子来培养幼根。对于枝条的选择,也选择了多种材料,如芹菜、迎春花、木兰花等,尤其是木兰花效果很好。但由于花期的缘故,等真正上课时,木兰已过了花期,不能用了,最后重新选择了丁香花作为实验的对象,效果也很明显。
平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和搜集生物教学的相关信息。如这次为上课准备的实验过程照片、视频等都是很好的材料。尤其是移栽树木带土坨照片是学校规划塑胶跑道移栽树木时,笔者顺手拍下的,没想到成了很好的教学资料。
教师要善于发现和积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做教学中的研究者。如果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渗透生活化的元素,用之“滋养”课堂,何愁课堂不能变成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
文件编号:1003-7586(2017)10-00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