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兰诗》文本解读

2017-11-27陈晓清杨子稷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木兰诗文本解读文化内涵

陈晓清++杨子稷

摘 要:通过走进文本,借鉴王荣生教授的“定篇”、孙绍振教授的文本解读方法,对初中课文中的乐府民歌《花木兰》进行了人物形象和文化内涵的分析,从而得出生成性、个性化、开放性的解读,引导学生培养其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

关键词:木兰诗;文本解读;人物形象;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4-018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4.111

《木兰诗》是人教版中学语文七年级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建立功勋、辞官还乡的故事。过去,一线教师往往在教学中会把重点放在木兰作为英雄的形象分析上,却忽略了木兰作为女子的那一份女儿情怀。王荣生教授鉴别出语文教材课文的四种功能:“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其中,“定篇”是指中小学生必须学习的中外经典名篇,而文学素养、文化素养在语文课程里有特定的所指,它以确指的“定篇”存在[1]。因此,具有“定篇”功能的《木兰诗》,就要求教师务必在讲授过程中将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分析、诗中的文化内涵讲授通透,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起一定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

一、人物形象分析

笔者对比了旧版与新版的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发现,虽然《木兰诗》同时被编排到七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中,但在助读系统中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区别:旧版语文教科书强调的是木兰这一巾帼形象,而新版的语文教科书既强调木兰的英雄气概,也强调其女儿情怀。新版助读系统的提示语与孙绍振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孙绍振先生曾在其文章《花木兰是英勇善战的“英雄”吗?》中认为如果将《木兰诗》的教学重点放在突出木兰作为战斗英雄的高大形象,是本末倒置的行为;他认为文本突出的是一种非英雄的姿态,这是个没有英雄感的平民英雄,是英雄与非英雄的统一[2]。

回到文本,我们不难发现,《木兰诗》中写木兰为父担忧,决心替父从军,用了16句的篇幅;从军前的准备,写了4句;行军过程中对爹娘的想念,写了8句;辞官还家,写了16句。而真正能够突出征战之苦的,只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6句。对出征前,以及凯旋后的情形极尽刻画,却对战争的描写仅仅略略带过,这样的详略安排,对于人物形象分析的导向有一定的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阅读版块中对第四学段提出了“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3]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人物形象的分析时不能割裂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联系,需要带着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多角度的、有创意的分析、解读。

花木兰是全诗中要突出的一个人物形象,但这一形象却又不是单一化、扁平化的。从木兰决心代父从军的心理活动描写来看,我们可以读出她作为女子的细腻心思。本应是在闺中“唧唧复唧唧”地织布、无忧无虑的少女,却因为一张军帖而愁了容颜——“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點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将她的焦虑一语道破。正因为家中境况紧张,这时候且不提年幼的弟弟,木兰更不忍心让老父受征战之苦,在一声又一声的叹息中,做出了一个异于一般女子的决定——“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代父从军的木兰是迫于现实的窘迫而选择了承担家庭的重任。她眷恋着她的亲人,故此毅然承担责任。战争是动乱的,老百姓不喜欢战争,甚至是惧怕战争的,作为女子的木兰想必也会有这样的情绪。“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行军中的木兰依然心心念念着爹娘,尽管地点在不断地发生转移,但她一直侧耳倾听,企盼再次听到爹娘呼唤自己的名字的声音,企盼还能见到自己可亲可敬的爹娘。然而,时间渐渐过去了,距离渐渐远去了,萦绕在耳际的只有“溅溅”的“黄河流水”、“啾啾”的“燕山胡骑”的声音。此行的她或许未曾生出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但她肯定渴求能够平安归来与爹娘团聚。个中的辛酸、无奈、不舍,都深深地掩埋在尘土之下,化作长鞭下的一声鞭响,只留下一个坚忍的背影。这是一个对爹娘有着深深眷恋的女子形象。

庆幸的是,尽管战事非常紧急激烈,木兰不负众望凯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读到这里,不得不为木兰松了一口气,大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愉悦,这也为木兰接下来的辞官还乡埋下了伏笔。木兰建立了功勋,回到朝中“见天子”,按照惯例,肯定是会得到最高统治者的丰厚赏赐的。这时候的木兰已是今非昔比,“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国历来强调论功行赏,从赏赐的丰厚度来看,侧面塑造出木兰征战沙场的英姿飒爽的巾帼形象。

但是,木兰却未曾流连于功名乡,反而对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心念故土、心怀家人的木兰毅然放弃了功名——“不用尚书郎”,只提出了一个常人费解的请求——“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在天子面前,不阿谀奉承,不顺从君意,木兰也是难得的勇敢果断。姑且不论木兰坚持辞官的具体原因,但看到她那么一个简单而看似微小的愿望时,我们也可以读出她的“小心机”,就是想回乡陪伴爹娘。此时的木兰,是多么的憨厚可爱呀!

在众人的簇拥下,木兰顺利返乡。已经年迈了的爹娘一听说木兰归来,相互扶持着就要去找女儿;闺中的姐姐听说木兰回来,赶紧对着门为妹妹整理昔日的红妆;年幼的弟弟此时已经长大成人,一听说木兰归来,赶紧磨刀准备为姐姐宰猪羊庆贺。好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这时候的木兰已是喜不自禁,“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一切如昔,使得木兰恨不得马上恢复女儿家身份,于是乎“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一个“脱”字将木兰的爽快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一个“著”却又是恢复了女儿家的娇羞情态。“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一个爱美的、美好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但此处的描写还不是最出彩的,直到“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时,“惊忙”一词,写出来同行伙伴们的震惊慌忙,也写出了木兰的揶揄得意。毕竟“同行十二年”,木兰竟然巧妙地掩饰了女儿身份,混迹军中,更是建立了功勋,尤其是在男尊女卑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奇女子,古往今来,又能有几人呢?这是一个有着女儿般娇羞却又爽朗的木兰,两种性格在她身上同时呈现,倒也不唐突。endprint

抓住文本,就是要“去弊”,去掉一般化的、现成的、空洞的英雄的概念,像剥笋壳一样,把文本中间非常具体的、微妙的内涵揭示出来。[2] 如此读来,木兰的形象是有血有肉的、真实可感的,她既可以是沙场上奋勇杀敌、建立功勋的巾帼英雄,又是喜爱红妆、心思缜密的活泼少女,非常具有可读性。

二、文化内涵分析

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精神感悟和独特体验,重视发挥中学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4]。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化内涵。通过乐府民歌《花木兰》的学习,学生将认识到文化的魅力,吸收民族文化的智能和人类文化的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3]。文言文多层面地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5]。《木兰诗》作为一首叙事诗,也承载着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背景。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继而引发了人们的家国情怀。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所选的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木兰诗》作为其中的一篇,自然也离不开这个主题思想。

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從小的方面来看,是为家庭承担责任,以免父亲与幼弟遭受征战之苦。从大的方面来看,这又是响应了“可汗大点兵”的号召,承担起保家卫国的重担。区区一个女子,却能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建立功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在如此恶劣的战争环境中,木兰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优越战绩。面对功名利禄,她没有失去自己的立场,选择了淡泊离去,只求还乡伴爹娘。这样的木兰,又怎能不深受人们的喜爱呢?正是因为这一份喜爱,木兰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广为传颂,而木兰所具备的优秀品格,也是我们应当学习和继承的。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 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 陈建伟.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5] 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 责任编辑 万淑蕊]endprint

猜你喜欢

木兰诗文本解读文化内涵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木兰诗》中的亲情解读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