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学术出版的发展动因与条件分析

2017-11-27冯小平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动因条件大数据时代

冯小平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学术出版;动因;条件

摘要:文章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对高校图书馆学术出版的影响,阐述了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学术出版的新模式,总结了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学术出版的发展动因与条件。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11-0031-0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悄然来临,不同媒体间的边界日益融合,引发了学术出版界的变革。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出版社和图书馆中,传统的图书馆学术交流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纸质资源逐渐被数字化学术资源所替代,改变传统的学术传播方式迫在眉睫。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应凭借自身有利条件探索新的学术出版模式,逐步加大学术出版的力度以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1大数据时代对高校图书馆学术出版的影响

1.1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对于大数据,目前学界尚没有明确的定义,百度与维基百科上的解释各有不同,但大体来说,它是海量的、结构复杂的数据资料,有着规模性、多样性和快捷性的特点,对于学术研究有重大的价值与意义。大数据与传统数据有着本质的区别,许多依靠传统数据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浩如烟海的大数据支持下,都能够得到有效解决。2008年,美国自然杂志创建了“Big Data(大数据)”专刊,刊物专门谈论学术研究中的大数据问题,表明了大数据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程度。

1.2大数据时代对高校图书馆学术出版的影响

高校圖书馆学术出版是指图书馆所开展的出版服务,即图书馆依托其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平台参与到出版过程中,担任出版学术著作的发行人,通过与出版社的合作,以纸质出版或者电子出版的形式发布学术期刊或学术书籍。过去,普通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出版,只需要作者将稿件交付出版社即可,然后由出版社决定是否可以出版发行。但要完成一部学术著作,往往需要大量的学术资源,而在这个时候,高校图书馆就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撰写学术著作的学者大多是高校里的教授,他们获取学术资源最方便的途径就是通过本校的图书馆。因此,高校图书馆是学术出版中的关键一环,如果没有大量的学术资源供应,整个学术出版的效率将会大大降低。

2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学术出版发展的新模式

2.1自主成立出版社模式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自主成立出版社已经是大势所趋。在国外,许多大学已经将学术出版作为图书馆的一个重要部门。2005年,美国田纳西州大学的图书馆成立了专门的出版社,该出版社充分利用学校的学术资源,自主出版学术专著和期刊。2007年,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的图书馆成功创建数字刊物,为学术资源的开放出版做出了贡献。在国外,这些例子不胜枚举,许多高校的图书馆为了建设特色资源,提高学术资源的利用率和影响,都自主成立了出版社,这有利于加快高校图书馆学术出版的进程。

2.2与出版社合作模式

对于学术出版而言,高校图书馆与出版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可以通过良好的合作模式进行平等的协作交流,共同开展学术出版活动。在学术出版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和出版社各有优势和缺点,高校图书馆有着大量的学术资源,但缺少出版经验和渠道,单靠自身的力量无法将学术出版的成效最大化;相反,出版社有一套完善的出版体系和丰富的出版经验,恰好可以弥补高校图书馆在出版方面的不足。二者互利合作,将会大力推动高校图书馆学术出版的发展。在合作对象的选择方面以校内合作居多,许多国内高校都有依托于该校的出版社,如北京大学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广西大学出版社等。

2.3开放获取出版模式

开放获取出版模式是指高校图书馆为学术科研工作者提供的出版服务。如果高校的学者、教授想要出版某本学术专著,不再需要单独联系出版社,而可以将其著作交付给该校图书馆,让图书馆为学术专著的出版提供相关服务,这种出版模式具有高效性和便利性的特点。开放获取出版模式需要一个数字化的出版平台,在平台搭建完成以后,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学术资源上的优势,将各类资源纳入数字平台(见图1)。

在学术出版方面,纸质出版的过程较为繁杂,包括编辑、校对、排版、付印、发行等一系列程序,耗时较长。相反,与纸质出版相比,数字出版拥有许多优势,一本学术著作的出版如果走纸质流程,可能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会受到发行量的限制,受众面可能也不是很广泛。而数字出版则不同,只需较为简单的编辑排版,便可以在数字化出版平台上发布,既方便又快捷。在该平台上,研究者和读者可以自主获取相关的学术专著资源,达到研究和学习的目的。

3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学术出版的发展动因

3.1网络技术的支持

网络技术的发展是促进高校图书馆学术出版发展的重要因素。网络技术改变了信息资源的承载方式,许多学术资源都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在互联网上,供读者和研究者参考学习。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可以依托网络数字平台,将学术著作和期刊放到平台中,开放学术著作和期刊的获取渠道,加强学术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学术专著的作者而言,高校图书馆如果具有数字出版的技术和平台,就可以为他们提供文字编辑、美术排版等出版服务。

3.2图书馆潜在利益的扩大

高校图书馆通过学术出版,可以为学者提供编辑出版服务,扩大其在学术交流中的地位和在学术界的影响,从而获得潜在的利益。此外,高校图书馆参与学术出版可以为自身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在学术出版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可以扩大服务范围,加强学术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术资源的价值。高校图书馆在参与学术出版时,可以预算出版费用,并且通过数字平台获得文献的订阅利益,从而使学术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3.3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endprint

在大数据时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悄然发生了改变,由纸质书籍的购买和借阅,发展到电脑阅读、手机阅读和平板阅读。现代化的阅读方式方便快捷,读者需要的许多资源都可以从网络上下载,省掉了去图书馆借阅纸质书籍的程序。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除文学作品外,许多理论书籍和学术专著也可以在网络上搜寻到,这为学者的学术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现代社会,移动端的阅读方式已经逐渐成为主流。高校图书馆要扩大影响力,提高学术资源的利用率,就必须在学术出版方面下功夫。高校的学生以及教师在撰写学术专著时,可以通过网络化的数字平台,直接进入图书馆的资源数据库,获取相关的学术资料,方便他们进行学术研究。此外,当他们完成学术专著之后,可以将成果交给图书馆出版,这样可以大大节省出版的时间,并且增强学术著作的时效性。

4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学术出版的发展条件

4.1外在机遇:数字化发展奠定了先进的技术基础

在大数据时代,学术资源的数字化成为一种趋势,数字化的稳步发展为高校图书馆的学术出版奠定了先进的技术基础。高校图书馆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将图书馆提供的各类信息综合起来,提高学术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学术资源的价值,促进高校之间学术的交流,为研究者的专著撰写和专著出版提供极大的便利。当前,我国主要的学术资源平臺包括知网、维普、万方、龙源等。通过数字化平台,高校图书馆可以使其学术资源的辐射范围更广,有助于学术出版工作的进行。此外,研究者可以在数字化平台上搜寻到大量的学术资料,为学术著作的撰写提供便利。数字化发展为高校图书馆学术出版奠定了技术基础,提供了外在机遇。

4.2内在动力:图书馆自身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储备

大部分的高校图书馆都有着丰富的数据资源储备,能够给研究者提供获取资源的便利,为学术专著的出版提供系列服务。如:登录广西某大学图书馆的主页,用户可以看到“古籍书目检索平台”,在这一数字平台中,用户可以查询该馆所藏的古籍,包括书名、著者、著作方式、版本项等(见图2)。

该图书馆的检索方式有书名、作者和关键词三项,而且馆藏古籍依据繁体字著录,在检索时必须输入繁体字才能够查询到相关信息。通过这一古籍书目检索平台,该图书馆将馆藏资源的特色充分展现出来,方便了广大师生的研究和学习。通过高校图书馆丰富的资源,研究者可以获得许多帮助,比如:该图书馆所购买的文献资源可以通过校园网的方式让研究者进行自主查询,知网、维普、万方等主流数据库中的文献资源也可以让研究者自行下载查阅。此外,在一些学术期刊上可能会有征稿启事,比如:延安某大学主办了一份与抗战文学有关的红色期刊,在期刊中有征稿启事,面向全国高校师生征集与抗战文学相关的学术稿件。像这样的一则消息,研究者便可以通过高校数字平台获取,如有意向,还可撰写相关学术文章进行投稿。许多高校图书馆都与出版社有合作关系,当研究者的学术专著撰写完成之后,可以通过高校图书馆的帮助,将专著出版发行。高校图书馆自身拥有的丰富数据资源储备是促进图书馆学术出版发展的内在动力。

4.3连接桥梁:图书馆与出版社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

我国许多高校图书馆都与校内和校外的出版机构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们依托于同一所高校,有着共同的学术追求和利益诉求,往往能够达成深度合作。除校内出版社之外,一些高校图书馆还与其他出版机构和出版商合作,争取拓宽学术出版的渠道。在学术出版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与出版商的技术和设备,将一些受众面较小、专业性较强的研究成果发布出去,创新学术出版服务体系,使学术研究的影响力更大,传播渠道更广。而出版社通过与高校图书馆的合作,可以获得大量专业化的学术资源,使出版书籍的质量更高。

5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图书馆学术出版提供了许多发展机遇,高校图书馆应凭借有利条件探索新的学术出版模式,加大学术出版的力度,以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赵惠芳,毛一国.学术交流新模式:图书馆出版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2):13-17.

[2]文风.数字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出版服务模式探索[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1):58-59.

[3]刘兹恒,涂志芳.学术图书馆参与数字出版的动因与条件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6(2):32-37.

[4]游祎.基于学术交流的图书馆出版服务探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1):61-65.

[5]韩小亚.学术出版与高校图书馆[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6(6):33-36.

[6]胡萍.基于研究需求的高校图书馆学术成果出版服务探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2):47-49.

(编校:周雪芹)endprint

猜你喜欢

动因条件大数据时代
课程思政的动因、理路以及堵点治理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虎虎生威”的隐含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