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的动因、理路以及堵点治理

2022-07-16陈世忠幸倞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7期
关键词:理路动因课程思政

陈世忠 幸倞

摘 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深入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开创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局面。本文以《审计学》教学为例,研究课程思政的动因,阐述课程思政的理路,指出课程思政的现存堵点及其治理。课程思政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推进高校教学和育人事业的新飞跃。

关键词:课程思政;动因;理路;堵点治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7.103

0 引言

在如火如荼的思政课程形势下,课程思政研究已成为了当今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点。因此,厘清教学思路、精炼思政内容和梳理实践经验,对于新时代下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意义。课程思政并非增开一门课,而是将思政“养分”浇灌到各门课程教学及其改革之中,以实现“润物无声、德智交融”的育人效果。从两者关系看,思政是各门课程的灵魂和核心,各门课程是思政实现的载体和外壳。

本文聚焦《审计学》课程思政实践,深入挖掘该课程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的育人作用。如果把课程思政建设比喻为一个厨师炒菜过程,那么,把调味料“蒜蓉”(相当于思政基因),撒放到锅里“肉菜”(相当于审计学课程)之中,会自然而然产生杀菌效果和鲜美味道,在教学上达到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优美效果。

1 《审计学》课程思政的动因

随着大众生活日益富裕,具有拜金主义倾向的年轻人绝非少数,他们认同“金钱挂帅”“金钱就是动力”“没有钱是万万不能”“学习是为了钱”等诸類观点。在这种世界观扭曲的情形下,思政融入《审计学》愈发重要。

1.1 以往教学模式重“操作技能”轻“思政理论”

审计学是一门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更多地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感悟和专业技能掌握,从而容易忽视思政教育。为此,《审计学》课程思政需兼顾操作技能和思政价值,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积极地宣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学生端正“三观”,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例如,审计是高层次的经济监督,起着增强社会经济运行体系“免疫力”的作用,政府和企业则以审计手段执行管钱、管权的职责,学生由此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自觉加强责任感和荣誉感,争当“审计卫士”,努力成为祖国栋梁。

1.2 经济类学生重“金钱掂量”轻“奉献精神”

经济类学生,不同于非经济类学生,往往金钱意识更强,更加崇尚所谓“财富自由”的理念,存在“有财即有才”的思想倾向,看轻社会道德,重视商业价值。如今,资讯非常发达,学生瞬间获取信息,可在任何时点通过手机快速地搜索所需信息,个别学生已经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表示质疑或不屑。不少学生家庭生活条件十分优渥,人生成长过程非常顺利,缺乏困难和挫折经历,对上辈艰苦岁月无法理解。社会上某些不良现象,例如,“拼爹拼妈”“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使学生容易受网络谣言、消极言论的影响,容易作出不理智判断以至偏激行为。

1.3 相当多学生重“网络虚拟”轻“现实场景”

如今大学生完全处于“数字化”时空之中,例如,网上订单、微信交友、线上授课、网站招聘等皆充盈了数字化符号。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日常言行被赋予了数字特征,最真实的父母、老师、同学等人物也在微信软件里呈现“数字化”。越来越多的网络平台为了赢得用户关注、增加点击量和增强传播黏性,排斥异质信息。如果数字化技术凌驾于思政教育之上,数据会越来越唯利是图,其资本性和掠夺性不断放大,良莠不齐的“网红们”则运用“微博”“抖音”等新形态,宣扬奢靡思想,不利于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塑造。

2 《审计学》课程思政的理路

课程思政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认知、内化、外化和普及的过程。审计学是一门与“金钱元素”打交道的学科,鉴于大学生年轻且具有可塑性,该课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匠心设计,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取得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2.1 接地气: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思政元素入心入脑

课程思政建设不可仅就思政理论而谈理论,而是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实现“三个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思政理论的传播构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上,使高大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富有吸引力和亲和力,使革命主义精神在学生思想储库中生根发芽,学生对思政理论的态度从吸收到信服,从信服到信仰,提高了自觉学习的内驱力。审计学实践性很强,是一门为学生提供解决实际应用问题“钥匙”的专业课程。从学生兴趣点出发,向学生介绍当今中国资本市场的审计案例,起到立竿见影的课程思政效果。例如,引入瑞幸咖啡、康美药业等案例,其中,在瑞幸咖啡2019年度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守住职业道德底线,运用高超的专业水平,迫使瑞幸咖啡自曝全年22亿虚假收入的丑闻,随后,其股价暴跌80%。该案例引发学生反思:注册会计师作为审计人员应当具有哪些品质?应当肩负哪些责任?据此,学生直观地了解审计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觉悟对社会、对公众的影响。

2.2 讲章法:精心设计课程,多渠道开展课程思政

以“铸魂育人”为目标,充分施展三种教学渠道的优势,全程倾力打造一门《审计学》课程思政的“金课”。

2.2.1 线下课堂渠道

采用现场讲授法,详细讲解审计目标、审计计划、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投资与筹资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等。譬如,分析审计证据充分性与适当性的辩证关系,适时地切入课程思政,以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运用于审计实务,使学生认识审计证据的针对性和多样性以及个体审计证据的局限性,由此,根据不同的审计对象和组织特征进行证据组合。在介绍库存现金审计时,以清朝贪官和珅为例,阐述其“小金库”已经富可敌国并对朝廷所带来的威胁,生动地说明了贪污行为的社会危害和审计的思政属性。教师作为施教者,主动站在学生角度审视,选择恰当教学方法,让学生“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将高校教学和育人目标落到实处。

2.2.2 线上课堂渠道

利用线上教学平台,推出丰富多彩的线上资源,包括微课视频、教学课件、综合习题、教学案例等。例如,采用超星、云班课线上平台,链接思政案例,巧妙地结合中国传统礼仪及文化,引导学生认知审计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审计记录的必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学习审计知识和接受思政教育,体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和传统伦理道德对审计业务的价值指导。思政教育内容成为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数据库中占据主导地位。在线上教学平台嵌入《审计学》精品视频课,通过情景化、精致化、生动化的教学手段,启发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习兴趣,行业风味浓厚,“菜品”多种多样,可谓有滋有味,打磨成为一个特色课堂。

2.2.3 实验室渠道

通过审计实训课程,进行课程实验演示,培训学生动手能力,并融入思政内容。课程实验包括各类审计软件操作,如用友审计、E审通等。采用情境教学法,模拟现场情景,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一部分学生扮演被审计单位,另一部分学生扮演审计人员,提高学生参与度,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思想认识,让学生切身体验审计工作的具体过程,提高对审计工作的感性认识。

2.3 忆历史:关联“四史”教育,融入红色审计史

“四史”指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从总揽角度上讲,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在课程思政中融入“四史”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牢固树立唯物史观,甄辨和理解历史过程、现象、事件和人物等。学生作为受教主体,不仅是“四史”教育的对象,也是课程思政的传授对象,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思政理论,提高自身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真正地转化为大学生的知信行合一。

红色审计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审计事业发展史。党从成立以来,就重视廉洁建设,重视审计机构建设,推动革命持续向前。1931年末,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在次年8月,中央苏区政府成立审计委员会,归中央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以促进中央苏区经济良性运转。1934年2月,中央审计委员会直接归中央执行委员会领导,与中央人民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平级关系。可见,即使在党的早期,审计机构的规格设置也非常高。在审计中央苏区企业的财务账目后,审计结果在机关报《红色中华》上公开,警示教育效果明显,经济违纪案件现象大大减少。

2.4 促升华:凝心领会课程思政精髓,提升思政认识高度

在新时代,审计不断产生新内容、新方法和新技术,皆与思政关系密切。例如,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等,都涉及审计人员的政治觉悟、担当责任、为公之心。审计学课程思政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心感人,促使“要我学”上升为“我要学”。在课程思政的浸染下,育人效果明显,学生思想升华:不少学生受到课程思政熏陶,感受深刻淋漓,对《审计学》课程思政产生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方法认同,并且在大四阶段厚积薄发,撰写有关课程思政的毕业论文,比如,《关于审计思想政治的溯源》《红色审计历史沿革——以江西省为例》《关于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研究——谈如何构筑审计安全网》等,各篇论文皆提出独到见解和观点,呈现“红色血脉代代相传”的可喜现象。

3 《审计学》课程思政的堵点治理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仍存在一些堵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程思政的深入推进。这些堵点正逐步治理,将在以后彻底解决,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新飞跃。

3.1 课程思政的施教者经验参差不齐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施教者。课程思政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人格魅力。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思政课程已讲过相关的思政理论,一些学生对课程思政产生厌倦情绪,从心理上和行为上有所抵触。也有个别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广泛接受欧美教育,醉心于李嘉图、凯恩斯等西方经济理论和蒙哥马利的《审计学》理论,对课程思政未有系统的、透彻的理解,未能深入研究课程思政。

治理措施:首先,建立学校、学院和各系的三级课程思政领导体系,明确各级分工,由学校牵头负责课程思政的全面研发与实施,实现各学科、各专业和各课程的课程思政“全覆盖”;其次,遴选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师,塑造典型在全校推广,实行尖端突破,形成带动效应;第三,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实践活动等方式,加强教师对课程思政内核理念的认识,自觉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德育和美育内容。

3.2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粘度不高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井水不犯河水”现象仍在,审计学教师與思政课教师之间的沟通不多,制约了审计学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相互借鉴和沟通合作,未达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水乳交融。

治理措施:采用“双管齐下、协同育人”策略,建立“大思政”理念,将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和行政思政工作等相互衔接、同频共振,实现全面的“大思政”体系。专业课教研室与思政课教研室建立联动机制,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保持高效沟通,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配合,齐头并进,引导学生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产生共鸣。

3.3 课程思政的考核机制未健全

迄今,课程思政尚未建立完善、具体的考评指标体系,缺乏全方位的考核机制,教师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动力不足。课程思政实施离不开领导、监督、考核、激励等各环节的系统设计与落实,任何一个环节的执行不力会形成堵点。

治理措施:高校领导的重视是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因素,树立高屋建瓴的思政意识,将课程思政的教学运行纳入高校领导的职责范围。同时,教务处、教学督导室与教师发展中心等全程参与教师的课程思政过程,发挥教学上的督促、指导与引领的作用。收集和统计学生的评价与反馈,学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对象,给予学生无阻碍的反馈渠道,对学生普遍反映优秀的课程应作为标杆课程进行宣传和示范,对反映效果较差的课程应给予帮助和补齐短板。

4 结论

在各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达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全面育人效果,并非一日之功。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教育工程,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浇花培根,育人育心”,将思政贯穿于各门课程的教学始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要“走进实际,走进学生,走进心里”,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培养新时代所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杨晓慧.以“大思政”理念创新思政育人格局[J].思想教育研究,2020,(9):68.

[2]幸倞,陈世忠,郭瑞营.《审计学》课程思政路径探析[J].会计师,2021,(7):7779.

[3]幸倞,陈世忠,郭瑞营.重实践、强科研,促教学——以《注册会计师实务》课程建设为例[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6):189190.

[4]幸倞,陈世忠,郭瑞营.审计学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实践探索[J].科教文汇,2021,(12):5961.

[5]范秀娟,王晓华,幸倞.审计理论与实务(第四版)[M].江西高校出版社,2021,(7).

猜你喜欢

理路动因课程思政
基本道德法治化的实践理路
皇侃论“学”与南朝玄学的经学化理路
论金岳霖接受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在理路
郭嵩焘政教思想的内在理路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很X单很Y双”的构式义及认知动因
疑问词“怎么”句法功能的演变及其动因
舟山六横话中“官”语法化的修辞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