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党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

2017-11-27周昭文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党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互联网+

周昭文

关键词:“互联网+”;党校图书馆;阅读推广

摘要:文章明确了“互联网+”及“阅读推广”的内涵,分析了党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独特性,提出了在“互联网+”背景下党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11-0064-02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曾先后四次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由“倡导”提升至“大力推进”。在互联网资源共享的背景下,以iPad、电子阅读器、手机客户端为代表的移动阅读终端,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尝试并逐步习惯使用电子阅读产品,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在此基础上,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宣传工作,进行阅读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1“互联网+”及阅读推广的概念界定

1.1阅读推广的概念界定

阅读推广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一般可以理解为相关文化机构采用各种方式和活动来宣传阅读,目的是使更多的人品味阅读、爱上阅读。湛江师院胡庆连结合图书馆界诸多专家学者的观点,将阅读推广定义为图书馆、文化机构等相关部门将以“阅读”为中心延展的各类文化活动通过多种媒介进行广泛宣传,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接受并有意愿参与阅读活动,扩大阅读活动的受众面,力求让更多的人加入阅读大军之中,营造崇尚阅读、品味阅读、体验阅读的书香氛围,打造“书香之家”“书香校园”和“书香城市”[1]。

1.2“互联网+”的概念界定

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先生在2012年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首次提出了“互联网+”概念。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自此“互联网+”理念开始备受关注。“互联网+”理念从表象上来看是互联网行业与其他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是互联网在其他产业的创新应用,其深层意义是通过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完成产业改造升级。它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商业模式,优化产业升级改造,促进行业打破束缚,自主创新,跨界融合[2]。

1.3“互联网+阅读”推广的内涵

互联网打破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时间与空间限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消费方式以及阅读方式。如:“互联网+金融”产生了电子银行、“互联网+零售”产生了京东和淘宝、“互联网+交通”产生了滴滴出行和共享单车、“互联网+文献”产生了超星数字图书馆,“互联网+”理念在多个行业成功应用的案例引发了图书馆界对于“互联网+”應用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思考。通过对“互联网+”理念的了解,图书馆可以将“互联网+阅读”推广定义为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终端与阅读推广活动跨界融合,使开放、平等、互动等网络特性在阅读推广中得到充分运用,用互联网思维谋求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变革。

2“互联网+”理念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启示

2.1利用新媒体技术,扩大传播范围

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图书馆应该顺势而上,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做好阅读推广和图书推介活动。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都申请有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平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具有很好的效果,它迎合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图书馆应利用新媒体技术最大限度地宣传阅读活动,扩大宣传受众面。

2.2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读者需求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处理的数据集合,大数据具有强大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是一种技术革新、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新思维方式,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大数据具有5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低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图书馆利用大数据技术去发现用户的阅读行为、阅读需求和阅读习惯,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以满足读者当前和潜在的需求。

2.3跨界融合,谋求工作创新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理念,它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和社会交流方式,体现用户之上、个性化需求和体验为王。图书馆应借鉴互联网思维理念,引入“互联网”阅读模式,谋求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变革与创新[3]。笔者认为,图书馆在阅读推广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一切从用户需求出发,对推广对象的读者类型、爱好特征及信息需求类型进行分类。具体来说,图书馆在推广内容上要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在推广方式上要增加用户的参与感,增强用户的体验感。

3党校图书馆推广工作独特性分析

3.1党校图书馆读者群体的独特性

党校是轮训、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学校。党校图书馆面对的读者群体主要是接受培训的党员干部、理论研究型干部以及党校的教职工群体[4]。党校图书馆面对的读者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化政治理论水平,多来自社会各个行业的骨干力量,具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因其阅历、爱好、行业的不同,其信息需要也有所差异。对此,党校图书馆在读者服务、阅读推广、新书推介等环节应“量体裁衣”。

3.2党校图书馆馆藏内容的独特性

党校特殊性质的教育职能造就了党校图书馆馆藏体系的独特性。党校图书馆的馆藏图书以无产阶级革命家著作或围绕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的著作为主,与其他普通高校图书馆相比,党校图书馆不追求“大而全”的藏书结构。党校图书馆最具特色的资源是有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公开和内部出版的文献资料,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著作、马克思主义研究性著作、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等方面的图书,则不分版本、不分语种全面收藏。其学科优势是党建、党史、政治、哲学、经济等。文献收藏更加注重文献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时代性特点。endprint

3.3党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独特性

党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有计划的培训,提高学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结合新形势提高学员的政治思想观念和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党性,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校还承担着党的建设理论的研究,以及对党组织和党员状况的调查研究等任务。因此,党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相对其他类型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来说有其独特性,推广的形式以文献专题为主,内容更具有系统性、时代性、针对性以及深刻性特点。

4“互联网+”环境下党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

4.1建立图书馆阅读推广团队,加强阅读引导

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阅读推广的宣传渠道更加多样化,图书馆除利用讲座、海报、文献展览、优秀读者评选推广外,也开始利用門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QQ群等开展阅读推广活动[5]。阅读推广宣传渠道的多样化要求图书馆有一支多元化的阅读推广团队。为此,图书馆可以针对阅读推广活动建立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推广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将阅读推广服务融入图书馆读者服务,这有助于引导党校读者健康阅读。

4.2精心筹划,确保阅读推广活动效果

党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要实现推广内容和推广形式的完美结合,实现最大的推广效果。为此,党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要提前规划安排、策划方案、精密组织[6],使活动开展具有计划性、连续性、长期性,实现常态化。

5结语

阅读对于提升公民综合素养、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作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党员干部,更应在“全民阅读”活动中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引领社会风气,起到表率作用。因此,党校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下开展阅读推广及研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胡庆连.公共图书馆致力“社会阅读”推广的逻辑起点[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2):83-84.

[2]黄楚新,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5):5-9.

[3]阚德涛,钱军.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思路探讨[J].现代情报,2016(12):78-80.

[4]李岩.论党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特色[J].图书馆学刊,2016(1):52-53.

[5]刘淑琴.“互联网+”时代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6(5):114-116.

[6]周媛媛.“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方式[J].管理观察,2016(14):51-53.

(编校:马怀云)endprint

猜你喜欢

党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互联网+
党校图书馆开放性服务实现路径探析
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特色建设探讨
论如何拓展党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MOOC环境下党校图书馆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