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平五高二年级《跨栏
——栏间节奏跑》一课的设计思路

2017-11-27陈子霞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361023

中国学校体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栏架跨栏节奏感

陈子霞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361023)

一、指导思想

本课利用“跨栏的栏间节奏跑”教材进行教学,教会学生在障碍栏架面前,能够采用“高重心快频率”的栏间跑动作,自信、有效、果断的进行跨越,从而提升安全避险能力,将灾难来临时的逃生教育在教学空间与教学时间上进行有效延伸,让学生将理论上所学的逃生知识通过体育实践课,转化为自身的逃生技能,这种课型在“生命安全”教育领域中既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和尊重学生需要的重大举措。

二、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跨栏项目源于英国牧羊人的运动,它是田径场上最为紧张、刺激的比赛项目之一。要求运动员不但具备较强的栏间跑能力,还要能熟练的应用过栏技术,方能取得好成绩。

节奏感是人对节奏感觉的心理效应,由听觉引起的运动神经的节奏冲动,是一种本能的无意识的官能活动,它的形成,是需要一个漫长的培养过程。鉴于此,作为逃生技能单元的第1次课,我们先学习栏间节奏跑技术。

步入高二年的学生,随着体育经验的增长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逐步趋于稳定,为跨栏单元的学练奠定良好的生理与心理基础。但毕竟跨栏是一项技术难度较复杂的项目。因此,本次课的设计,首先从器材上进行改进,利用新型可调节高度的栏架代替传统的栏架进行障碍的设置,让学生在练习上毫无顾忌、大胆尝试,先在宽度障碍中克服恐惧、培养自信,过心理关;继而设置难度值层层递进的练习,挑战技能,过技术关;最后收获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值。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内容:水平五高二年《跨栏——栏间节奏跑》,本单元设计八次课,本次课为第一次课。

教学重点:一小、二大、三中。

教学难点:高重心,快频率。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掌握跨栏“一小、二大、三中”的节奏及高重心快频率的栏间跑特点,并懂得利用该动作在危险中进行逃生。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结合不同难度的设置,发展学生速度、力量、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跨越障碍、快速逃生的生存技能。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究学练中,克服恐惧、培养自信、提升安全避险能力,确保生命安全。

五、课的流程(见下图)

六、教学过程

(一) 开始部分(约3分钟)

教学内容:课堂常规+队列队形的训练。

组织方法:成四列横队。

组织要求:集合快、静、齐;明确本课内容及要求;做好四面转法练习。

练习次数:后、左、右,每个方向各2次,随意穿插。

安全防范措施:检查服装、鞋子及安排见习生,提示学练安全。

设计理念:常规练习中,提高队伍的精气神。

(二)准备部分(约7分钟)

1.教学内容:纵横交错热身跑

组织方法:成左右间隔2m、前后间隔4m的四列横队。

组织要求:聆听音乐,节奏跑动。

练习次数:(纵向2圈+横向2圈)×2组。

安全防范措施:兼顾队形,避让障碍物。

设计理念:让学生在“纵横交错跑”中体验危险来临时错综复杂的逃生环境,尽量避免对逃生路线的迷茫、逃生过程的冲撞及逃生过程中的陌生与冷漠。只有当学生切身参与学习过程,感知感悟其中的动作技能,渗透珍惜自己、关爱他人的价值观,才能产生切身的体悟与生命憧憬。

2.教学内容:行进间韧带拉伸操

组织方法:在左右间隔2m的障碍群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行进间韧带拉伸练习。

组织要求:充分拉伸韧带,活动各关节,尤其是髋关节。

练习次数:共6节,每节4×8拍。

安全防范措施:动作协调,不过度拉伸,以免拉伤。

设计理念:只有科学的、不冒进的教学才符合教学生态,拉伸韧带,活动各关节,尤其是髋关节的灵活性,才能为基本部分打好基础。

(三)基本部分(约30分钟)

1.教学内容:看知识展板、动作挂图与示范,听完整动作及本课重点讲解,布置思考题。

设计理念:利用知识展板,将跨栏跑的关键技术及跨栏跑在生活中的运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教师的讲解示范,引导学生知晓:当危险来临时,体育课学练并掌握的跨栏跑技术,能让自己及他人赢得逃生的时间与机会,从而提升生命安全指数。教学中,学生对该教材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了主观认知之后,学习激情就会被点燃,课的良性开端即刻就被开启。

2.教学内容:体验中寻找节奏感练习

组织方法:4人一组,每组过4个宽度障碍(前后相距1m),每个障碍前后间距4m。

组织要求:在无序中寻找有序的节奏,确立摆动腿。

练习次数:共3组。

安全防范措施:跨越宽度障碍时,尽量不踩到地上的障碍物,以免伤及踝关节。

设计理念:大胆采用“3~5步”的节奏跨越3道宽度障碍,寻找有序的节奏,确立摆动腿与出发点。

3.教学内容:视觉中提高节奏感练习

组织方法:4人一组,每组过高度为0.4m的4个障碍,障碍之间标有3步节奏的标志,学生踩着标志点进行练习,在返程中大步跑过9个小障碍。

组织要求:尽量踩上“一小、二大、三中”的标志点,提高节奏感,但要避免“跨步跳”的错误动作出现。

练习次数:共3组。

安全防范措施:返程中大步跑过9个小障碍时,应等前一位学生进行过半之后,才可出发。

设计理念:让学生尽量踩着地上植入的若干标志点,初步培养栏间“一小、二大、三中”的节奏。

4.教学内容:听觉中强化节奏感练习

组织方法:4人一组,每组过高度为0.5m的4个障碍。

组织要求:心中有音,动作有形,快速跨越4道高度为0.5m的栏架之后,在返程中快频率跑过绳梯。

练习次数:共4组。

安全防范措施:返程跑绳梯时,应等前一位学生进行过半之后,才可出发。

设计理念:借鉴音乐学科对节奏感培养的路径与方法,巧用可调高度的栏架,练习时,让学生心中默念“1、2、3”的节奏,做到心中有音,动作有形,进一步强化节奏感。

5.教学内容:分层中优化节奏感练习。

组织方法:4人一组,80%的学生过高度为0.6m的4个障碍,10%的学生挑战“勇敢者之路”(过真正的栏架),10%的学生根据自身身高及素质水平,进行高度与栏间距都相应降低标准的练习,以巩固动作技能。

组织要求:(1)深化步长“一小、二大、三中”的分布原理后,找准栏间距,优化节奏感;(2)对于动作原理还不太清楚的同学,建议结合展板内容进行自主学习

练习次数:共4组。

安全防范措施:练习时,前一个学生跨过2个栏架后,后一位学生才可以出发,避免发生碰撞。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栏高及栏间距中,优化节奏感,提高自信心。

6.教学内容:课课练(收腹屈腿跳越障碍练习)

组织方法:4人一组,各小组分别利用7个障碍,自行设置练习环境。

组织要求:收腹屈腿,弹性着地。

练习次数:7个障碍,共3组。

安全防范措施:着地时注意屈膝缓冲

设计理念:通过课课练,加强学生腿部力量与爆发力,为学好本单元内容,做好体能铺垫。

(四)结束部分(约5分钟)

1.在音乐伴奏下,做瑜珈放松练习

设计理念:通过深呼吸和拉伸放松练习,让学生尽快从兴奋状态恢复到安静状态,让学生身心放松。

2.教师针对本课学练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设计理念:与课前呼应,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既培养探究精神,又为整堂课的技术知识进行总结与深入探讨。

七、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75%~85%学生基本掌握栏间跑的节奏,并能用3步连续跨越障碍;预计本节课练习密度:55%~60%;运动负荷:中上等;最高心率:170次/分钟;平均心率:110次/分钟。

八、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防、解决方法

问题一:有惧怕心理,不敢过障碍

纠正方法:用宽度障碍代替高度障碍与用趣味可调节高度栏架代替传统栏架两种方法,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

问题二:栏间跑节奏紊乱

纠正方法:用视觉与听觉两种训练手段,提高强化学生的节奏感。

问题三:栏间跑不是跑,而是跨步跳

纠正方法:采用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栏间距练习,用语言强调加大摆臂幅度,高抬大腿,直至改正动作,再慢慢加长栏间距离。

猜你喜欢

栏架跨栏节奏感
我也了不起:王宝盈
请叫我“跨栏怪”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我的村庄(外一首)
最高的跨栏
跨栏比赛
障碍接力
巧制跨栏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