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体育精神升格为学校文化
——成都市华阳中学“育体育人、强体健心”的“教体结合”实践探索

2017-11-27本刊报道

中国学校体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华阳田径运动员

本刊报道

创建于2001年的成都市华阳中学,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学校“育体育人”的体育理念,以“强体健心”特色发展为引领,在着力抓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阳光体育的同时,主动引进有竞技体育潜质的学生运动员,进行“教体结合”的实践探索,将竞技体育的精神内化、升格为学校文化,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素养,从体育思想、管理机制到人才选拔、培养机制的渐进式变革中,内生、释放了体育的教育力量。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国家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学校、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学校”“国家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基地学校”“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一、人本关爱,孕育“育体育人”理念

华阳中学“教体结合”的实践探索可以追溯到建校初期关于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认识。当时,学校教师来自四面八方,许多人依然认为“升学率就是一切”,体育在学校的作用和意义普遍存在认识误区。包括一些体育教师也认为,体育就是上上体育课,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体育比赛。特别是建校不到一学期,就取得了县高中排球比赛男子冠军和女子第3名的佳绩,在随后的全市各类比赛中都取得了前6名以上的好成绩,学校田径队在县市的各类比赛中也频频获奖。

在此情况下,学校在全校开展了“人本关爱”教育思想的持续讨论,体育教研组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在深刻理解素质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基础上,逐渐达成共识:体育运动项目和学校教育联系非常紧密,是开展学生体育教育工作的一个延伸和补充,也是学校经常性体育教育工作的一个内容。运动项目的开展,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学生的毅力、体力、智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正式实施以后,在对“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的深度解读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体育本质上首先是一种教育,要育体育人。重视教育的人应该重视体育,不重视体育的人就不能说懂教育,至少不能说完全懂教育。

二、专家把脉,确定“强体健心”思想

给每名学生都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使学生在学校成人、成功、成才,让学生全方位得到发展,通过近3年的考察,华阳中学于2003年底正式启动了女子曲棍球项目,由于该项目属于较为小众的奥运项目,加上方法得当、措施得力,在2004年夏天获得了全省冠军和全国亚军,很快成为了学校的品牌项目。

女子曲棍球项目虽然是奥运项目,但毕竟只是少数人才有机会参与。如何借鉴女子曲棍球项目的成功经验,寻找新的突破,华阳中学在摸索、试探、酝酿。2006年,华阳中学与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合作创办“奥林匹克田径学校”,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探索全新的“教体结合”发展之路。

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应该是如何通过体育教育引领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不是将所有学生按照同一模式,引向同一方向。“奥林匹克田径学校”将只注重运动技能的“运动员学生”变为了运动技能与文化知识并重的“学生运动员”,以前的“以体育训练为主,文化学习为辅”变为了“以文化学习为主,突出专业训练”,青少年竞技体育基础训练与文化学习共同提高,一种全新的“教体结合”模式初见端倪,并开始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2007年8月,华阳中学队首次参加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的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获得了8金4银,金牌总数雄居榜首,同时获得了女子甲组团体冠军,男子乙组团体第4名,团体总分第4名,居西部参赛各队之首的好成绩。

华阳中学的体育特别是“教体结合”的实践探索,一直得到全国知名心理学家、四川省首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学校首席专家顾问的关注与指导。在女子曲棍球和田径项目走到一定高度后,陈安福教授尖锐地指出:单纯地讲强身健体,那是体育的初级阶段;简单地讲“教体结合”,也是低层次的。只有将体育上升到“育心”的高度,育体育心,强体健心,才是体育的高级阶段。

在陈安福教授和众多体育专家的指导下,学校的竞技体育不断加强心理训练。在女子曲棍球和田径等竞技体育训练中,遵循运动员心理方面的差异,注重运动员的心理活动,注重心理交流。针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采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促使学生运动员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而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运动行为,在训练和比赛中促进其心理过程的不断完善,获得较高水平的心理能量储备,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和创造优异成绩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育人共识,助力“教体结合”全新道路

由于体制造成的历史原因,教育部门对竞技运动员的特殊性认识不够,而体育部门对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很少问及或无能为力,双方都从本系统的利益出发,难以将文化教育和体育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导致大多数的“教体结合”流于形式,急功近利现象较为严重。

华阳中学与四川省田径学校反复讨论,决定充分利用田径学校的优质训练资源和华阳中学的优质教育资源,试图走一条全新的“教体结合”的发展之路:变“运动员学生”为“学生运动员”,变“以体育训练为主,文化学习为辅”为“学训并生,突出体训”,探索青少年竞技体育基础训练与文化学习共同提高的有效途径。

教育人与体育人达成了“教体结合”的共识,孕育了“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人才共育、特色共建”的华阳中学奥林匹克田径学校(以下简称“奥校”),全力打造四川省体能综合素质训练基地,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优秀田径体育后备人才,实现华阳中学、四川省田径学校和学生运动员三方共赢的最终目标,让学生运动员快乐地学习、严格地训练和健康地成长,为他们进入专业运动队或升入高一级学校提供更坚实更宽厚的平台,使学生在“教体结合”中成为他们自己的赢家。

四、双重管理,拓展“教体结合”发展空间

“奥校”由华阳中学和省田径学校共同组成奥校管理机构。华阳中学校长担任执行校长,同时派出一名干部担任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田校校长担任分管训练的副校长。由华阳中学教务处、德育处、年级主任、体育教师、班主任和田校教练共同参与学生运动员的训练、学习、思想、心理等过程管理工作,基本实现了双方管理层面上的无缝对接。

对“奥校”学生实行初高中“三三学制”,在华阳中学完成初中和高中的学习。周一至周五上午第1~4节、下午第1~2节和晚自习第1~2节为文化课学习时间,学习内容与所在班同步并接受班主任的管理。同时要求参加所在班级的各类文化课考试或测试,成绩计入所在班级统一考核。

而训练与日常生活管理:奥校训练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第1节课前和下午第1~2节后。训练由田校专职教练进行指导和管理。学校设立专门的“奥校”学生食堂和公寓,对奥林匹克田径学校学生运动员实行住宿、生活的统一管理。有专门的运动员公寓楼,由省田径学校负责领导、教练员为主,华阳中学德育处、总务处、年级组、班委会、班主任、科任教师协助,按照华阳中学的生活管理要求,对学生进行管理。省田校还有专门的食堂,有专职食堂工作人员,食品统一配送,确保学生体能需要和饮食安全。

专职教练长驻华阳中学,按照田校和奥校各项规章制度,负责学生的训练和生活管理,从所指导的学生运动员的文化成绩和运动水平两个方面综合考核,改变了以往单纯追求运动水平提高的片面做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运动员的文化成绩和综合素质。

强化学生运动员的管理与教育。通过2所学校的领导、教练和教师对学生运动员的“跟踪”管理,全面掌握运动员的信息,及时了解学生们的思想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每名学生发放1本《学生管理手册》,每周交到班主任处,记录学生每周的学习、纪律表现等情况,次周交给教练员查看后签字,始终对学生运动员实行“动态管理”;高中部每周将省田校学生《上课考勤表》的记录情况,交给省田校,教练员会对旷课学生及时进行处置;省田校教练员曾经应初中部年级主任的要求,到初中部办公室轮流值班,协助管理运动员的纪律情况;让学生运动员进行主体参与式管理,实现训练、学习、生活的自律和他律,促进自主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华阳田径运动员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计数:田径小能手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血浓于水
嵇康·绝响
运动员
“华阳柔印”成为中国柔印业领军者
Sports Day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