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学校体育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2017-11-27樊泽民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100816
樊泽民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100816)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体育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标,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发展步伐,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发展的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上升,青少年校园足球引领学校体育深化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形成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类学校落实政策、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亿万学生积极参与的中国特色学校体育工作新格局,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教育质量提升和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学校体育的重要支撑,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强大的青少年体质健康支撑。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体育工作站在新起点、取得新成效
1.明确理论指引,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青少年要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和学校体育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许多重要批示、指示,把中国体育事业推向了新高度,把中国学校体育工作提到了更高的地位上,为学校体育工作改革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身体是人生一切奋斗成功的本钱,少年儿童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家庭、学校、社会都要为少年儿童增强体魄创造条件。让他们像小树那样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1]。习近平总书记用政治家的眼光审视体育,把体育强国梦纳入中国梦体系中,他指出,“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2]。习近平总书记有着特殊的体育情怀,不仅是体育迷,还身体力行参与体育锻炼。他说:“说到体育活动,我喜欢游泳、爬山等运动,游泳我四五岁就学会了。我还喜欢足球、排球、篮球、网球、武术等运动。冰雪项目中,我爱看冰球、速滑、花样滑冰、雪地技巧”[3]。2017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强调,“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4]。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等领导同志多次批示要求加强学校体育和校园足球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和要求为学校体育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
2.丰富拓展功能,学校体育已成为国家外交、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重要内容。体育是综合国力的体现,是国际交流与竞争的重要形式,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是人文交流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体育已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展现“习式外交”风采的“新常态”,也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的重要主题。在国际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体育进一步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向全球展现了一个热爱体育的中国领导人形象,让世界看到了一个主动融入、交流开放、虚心学习的大国风范。在国内,习近平总书记以十分亲和的态度,用体育进一步拉近了与人民的距离,拉近了与亿万青少年学生的距离。目前,学校体育在中外人文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中外八大人文交流对话机制都把学校体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3.强化顶层设计,发展学校体育的政策和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体育工作的目标、思路和任务,系统规划了落实学校体育国家战略的政策要求、制度规范和工作机制,为发展学校体育开启了非常重要的“政策窗口期”。近五年,颁布实施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高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等质量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年度报告办法、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管理办法和评估指标体系等管理规范,为提高学校体育质量、实施绩效评价、改善办学条件等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依据。
4.切实落实政策,把学校体育融入全面深化改革和教育综合改革大格局。通过“八个纳入”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把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二是积极推动地方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地方政府教育规划。三是把学校体育纳入教育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着力推进和监测青少年身心健康。四是纳入“立德树人”主渠道,体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五是纳入学校考试制度改革,强化学校体育在中考、高考评价中的分量。六是纳入督导检查内容,实行学校体育专项检查。七是纳入全民健身计划,把青少年学生作为全民健身的重点人群。八是纳入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学校体育扶持政策。
5.多措并举推进,切实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围绕教会学生运动技能、组织体育比赛竞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标,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组建13个体育教学改革和运动项目教学联盟,大力推广田径、足球、篮球、排球、网球、游泳、武术、体操等运动项目,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运动技能。制订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国家标准,加强普通高校体育学类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推进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实行质量监测和动态调整。设立学校体育人文社科基地,加强体育教学和民族体育文化研究。督促各地制订体育教师配备规定,加大体育教师补充力度,力争到2020年全国中小学配齐体育教师。积极鼓励优秀退役运动员从事学校体育工作。制订体育教师从业运动技能标准,实施体育教师专项培训制度,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执教能力,重点培养一批体育学科骨干教师、体育名师。
6.打牢基本基础,学校体育的条件保障更加有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例试行基本标准》,把学校体育办学条件纳入教育质量监测和教育督导检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和学校体育工作“挂牌督办”制度。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实行“一票否决”。对学校体育成绩突出的地方、部门、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各地在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建设项目过程中,着力加大学校体育教学设备器材、场地设施和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学校体育办学条件。各地和学校按照《学校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控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校园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完善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实施由政府购买学生意外伤害险的办法,探索学生体育安全事故第三方调解处理机制。
7.积极探索新路,学校体育教育综合改革取得重点突破。为进一步落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和《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把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作为成就中国足球梦想的奠基工程、立德树人的育人工程、学校体育改革的探路工程,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引领学校体育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和关键抓手。经过两年多的实践,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遵循人才培养和足球发展规律,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普及足球运动,充分发挥了足球的育人功能,培育了健康足球文化。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到20218所,试点县(区)达到102个,改革试验区达到12个。校园足球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和奠基中国足球长远未来的作用不断显现。
8.推动形成合力,社会各界支持学校体育的氛围更加浓厚。巩固、发展学校体育优良传统,巩固政府、部门、社会、学校、学生和家庭多维联动的中国特色学校体育发展格局。完善青少年体育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共同推进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自觉行动,各地纷纷出台学校体育发展规划、行动计划、促进措施,完善体制机制,狠抓政策落实。进一步调动了企业、社会组织、媒体等参与学校体育工作的积极性,营造了支持学校体育的良好氛围。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学生及其家长更加关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体育锻炼情况和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
9.取得扎实成效,学校体育综合育人功能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学校体育工作注重顶层设计的开创性与基层探索的可行性的有机结合,实现了顶层设计开拓与基层探索创新的良性互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和运动技能,着力满足广大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推动学校体育不断改革发展创新,有力保障了亿万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进一步发挥了学校体育工作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激励学生弘扬追求卓越和突破自我的精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育人价值,学校体育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素质作出重要贡献,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学校体育发展道路。学生的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持续增长,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二、当前学校体育工作面临的形势
当今世界,加强学校体育是世界各国的一致选择和共同行动。当前,学校体育工作既面临着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全民健身、发展体育产业等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底子薄弱、保障不到位、发展资源不足等现实挑战。我国有3亿多少年儿童、2.6亿学生,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关系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是每个家庭最大的愿望和期盼。事关亿万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学校体育工作,只能加强,也必须加强,坚决不能削弱。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发育和体质健康水平持续提高、稳中向好,身体素质不断改善。但与中央的要求、与人民群众和广大学生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这种差距既有工作上的差距,也有条件保障上的差距。
体魄不强,谈何栋梁!当前,学校体育工作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1.从发展水平看,基于我国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反映在学校体育工作上表现为不同区域、地域和校际之间学校体育工作发展不均衡、不协调。
2.从教育工作整体看,当前学校体育工作仍然是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短板,主要制约因素是学生课外锻炼的内在动力不足,学校体育的外在激励不强,学生体育科学知识不足,学校体育办学条件落后。对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和活动时间不能保证、体育教师短缺、场地设施缺乏等问题依然突出。
3.从问题表现看,学生“小胖子”“近视眼”数量多且低龄化倾向明显;学生运动和睡眠不足,“跑不动,跳不远”,特别是大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等继续下滑。
4.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亿万学生不断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有限的体育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的个性化需求还不能得到有效满足。
5.从全民健身设施的配备看,社区配备的体育锻炼设施多以服务中老年人为主,适合青少年放学后参与体育锻炼的设施设备严重不足。
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既有学校的因素,也有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因素。
三、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体育工作要与中央的要求对表对标,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学校体育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跳出学校体育看学校体育,立足全局抓学校体育,围绕中心干学校体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实现价值功能向“使学生终身受益”转变、运行机制向“依靠制度保障”转变、治理方式向“激励多方尽责”转变,做到重点强化国家标准执行、重点强化教学改革举措落实、重点强化课外锻炼与竞赛、重点强化质量监测评价、重点强化办学基础能力,着力实现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提升、运动技能提升和综合素质提升,不断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和科学化水平。
1.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准学校体育工作的定位。习近平总书记“体育强国梦”“全民健康”“健康中国”“体育强则中国强”等重要观点、重要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学校体育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学校体育是学校中的体育,是教育中的体育,是面向人人的体育,是以育人为宗旨和根本的体育。学校体育不仅仅是身体运动,还是生活方式、教育手段、精神载体,是增强健康体魄、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时代性、广泛性、学科性、系统性和价值趋向性等特点。学生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能为竞技体育水平的提升贡献力量,但提高竞技水平不是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促进学生体魄强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才是学校体育的旨归。
2.服务国家重大体育发展战略,积极参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体育工作面临着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备两项重大任务。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就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努力方向。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深入开展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中华体育精神教育,既支持各级各类学校服务东京奥运会备战,也积极推动亿万学生上冰雪、参与冰雪运动,让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成为学校体育育人的重要动力源。落实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型综合性体育运动会申办和筹办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1〕24号)精神和要求,通过打造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这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学校体育盛会,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工作环境,促进地方和学校更加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推动更多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3.树立“补短板、促均衡”的思维和理念,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均衡发展。体力就是国力。青少年一代的体力、智力和综合素质就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生命力旺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教育工作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学校体育和美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流的体育和美育不仅创造学生健康优雅的身心姿态,而且培育学生的健全体魄与审美精神,是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当前,德育、智育得到了重视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学校体育和美育依然薄弱。只有进一步强化“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均衡发展”的理念,以整体思维系统谋划学校教育工作,跟进有力举措,才能切实补上学生素质教育中体育、美育的短板,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4.深化探路工程,推进校园足球内涵发展。推进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的战略转移,由学校申报转向推动学校创建,力争到2025年再创建3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实现建设5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目标。深化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和试点县(区)建设。落实校园足球普及发展与提高水平并重的思路,在扩大足球人口基数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校园足球的竞技水平。试点并推进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建设工作。持续推进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竞赛体系建设,实现校园足球内涵发展。
5.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强化激励机制。评价体系是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指挥棒”。要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继续把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初中和高中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推进高考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以评价手段引导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体育和课外锻炼,自觉增强身心素质。
6.下大力气改善学校体育办学条件,夯实发展基础。没有学校体育的现代化,中国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要采取有力措施,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切实解决影响学校体育发展的师资、场地、器材等基础办学条件不足的问题,打牢学校体育发展的基础,为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出学校体育的贡献。
7.切实发挥家庭、社区的重要作用,实现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互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学校体育,更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据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指数评估报告显示,近些年来,学生健身的家庭环境持续改善,说明家长和家庭更加支持孩子锻炼身体,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社区环境却非常差。社区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延伸和补充,要激发体育部门和社会组织潜力,补齐社区体育的短板,这是未来促进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事业的重点。孩子的健康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内涵,近些年,家长支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有了,态度更积极了,但身体力行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推动家长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在孩子参与体育方面积极行动起来。
8.坚持优良传统,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体育工作有一些很好的健身传统要恢复或坚持,比如做眼保健操、课间操、保证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锻炼时间等。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健康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影响健康的因素当中,行为和生活方式占60%以上。中华文化历来强调健康养生、祛病健身。要从小抓起,以中小学为重点,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促进广大学生关注健康、重视健康,提升学生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形成健康文明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1]春风化雨润童心——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各地和教育系统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综述[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4-06/01/content_418081.htm?div=-1,2014-06-01.
[2]习近平看望勉励中国体育代表团奥运健儿——一马当先 万马奔腾 快马加鞭 马到成功[EB/OL].人民网,h tt p://p a p e r.p e o ple.c o m.c n/r m r b hw b/html/2014-02/08/content_1387999.htm,2014-02-08.
[3]习近平体育观:常将体育运动智慧运用到工作中(1)[EB/OL].人民网,http://news.china.com/domestic/945/20140714/18630198.html.2017-07-14.
[4]坚定跟党走 为祖国展才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之一[N].光明日报,http://sh.people.com.cn/n2/2017/0504/c134768-30135292.html. 2017-0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