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其教育教学培养
2017-11-26吴静陈华施丽琼
吴静+陈华+施丽琼
摘要:高职院校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工作的开展,良好的人际沟通交流能力不仅可以减少工作障碍,还可以减少医患纠纷,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并结合学生的职业需求,探讨语文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构建专业、课程、学生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关键词: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路径
语言表达能力是核心的通用职业能力之一,从生理学的观点看,除了器质性疾病导致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其他情况都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改善的。医院的工作人员并不是面对机器操作,而是要为患者服务。在工作过程中,除了专业技术过硬,还要明确医学伦理,懂得社交礼仪,会运用沟通技巧,能准确地把专业术语用通俗的话向患者传达,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专业以外的素质要求。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可以满足医患沟通的需求,还能够减少医患矛盾,有效规避医疗纠纷。笔者针对高职院校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现状展开分析,并探究培养路径,以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现代医疗改革的要求
随着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医学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的发展需求,培养新型医学工作者已经成为现代医疗发展的重点之一。我国近年来逐渐将“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强调“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四个环节的必要性,这些医学功能的转变对现代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加全面的要求,要求医学生在具有医疗技术的同时,还要集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于一身,具备最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医学职业能力。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医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应该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全面推进,要坚持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基础地位不动摇。
2.语言表达能力对医学生的重要性
医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中,要与患者、患者家属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要在沟通中掌握患者的病情等有效信息,以此进行诊治,因此注重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家庭关系、个人饮食习惯等均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这些非生物因素要求医生能够在与患者的交流中探查出来,能够通过简单的描述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从而进行具体的医学行为。因此在现代医学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
客观上看,高职高专的医学生学制普遍是在校两年、实习一年,在校学习的时间比起其他类型的专科院校来说要少。高职院校已经形成了一切以专业课为主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人文教育类课程种类和学时非常少。所以,统筹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实践达成语言能力培养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调查问卷
1.调查过程
以我省的四所高职院校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每所学校随机抽选100人,共计500人,对研究对象进行表达能力现状的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调查问卷500份,有效率为100%。应用沟通技能量表和人际沟通满意量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观察学生的得分情况。沟通技能量表涵盖表达动机(是否具有沟通表达意识)、交互作用(是否表达到位)、表达技巧(是否具有沟通技能)、自我沟通(沟通满意度)四个维度,维度的中间值为3。问卷调查总计30个题目,每项3分,表达总分为90分,80~90分代表具有优秀的沟通技能,70~79分代表沟通技能有待提高,小于70分说明缺乏有效的沟通技能。
2.调查结果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具有优秀沟通技能的学生占18%,沟通技能有待提高的占30%,缺乏有效沟通技能的学生占52%,P1和P2数值均小于005,说明两组数据存在显著的差异。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水平较低,超过一半的医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技能,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现代医学教育的缺失。
从表3可知,学生的“表达动机”排在第一位,其次分别是表达交互作用、自我沟通、表达技巧等,四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均明显低于中間值3,说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四个维度均存在问题,分别是表达动机不强烈、语言沟通表达不准确、沟通技巧不熟练或缺失以及忽视双向沟通等问题。
三、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
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观察到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1.表达动机不强烈
在现代医学教育中,很多学生缺乏强烈的表达动机,表达意识的缺失导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低下。由于现代医学教育很大程度上将教学重点放置在医学知识的学习上,而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大多是被动接受,从小学阶段到大学阶段主动发言的人数越来越少,部分学生的表达动机越来越薄弱,越来越不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在公共场合,由于平时缺乏语言锻炼,表达动机不强烈,医学生容易出现怯场或词不达意等情况。
2.语言表达不准确
从调查中可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学生在医学专有名词的表述上不统一,表达的语义含混不清,难以明确表达出话语的实际意思。另外,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方言,导致学生的理解出现较多的问题,如医学用语、语法不准确,思路混乱,在相互交流中无法准确理解话语含义。
3.沟通技巧不熟练
研究可知,部分医学生缺乏沟通技巧,在人际交流沟通方面不能快速、简练地组织语言,进行语言表达。语言沟通技巧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医学生的实际工作,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4.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造成的问题
医学生的语言表达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这恰恰与医疗改革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相违背。在工作实践中,医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忽视患者情绪的变化,无法接收到患者提供的情感信号,导致医患心理距离不断拉大。另外医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进行语言表达,也可能会忽视患者语言中的疾病信号,不利于医疗工作的开展。endprint
四、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路径
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就业的必要选择。在现代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訓,强化锻炼,将语言知识与沟通技巧内化为医学生的个人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注重阅读与写作训练
我们在与人交流时,有时能听清别人讲的每句话,但不清楚他到底要表达什么,其实这是讲话人没把语言、语义和语序搞清楚,导致语言表达中的内容和逻辑不清楚。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培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对阅读效果的检验。写作训练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是提高语言组织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综合性的实践训练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缜密的思维,规范文字表达方式,还可以通过应用案例了解医院的基本工作流程和规范,明确医疗卫生单位的文档流转程序,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2.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动机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实践,为学生补充医患关系等相关知识,让学生自愿、自主进行语言表达,实现自主交流。在学生语言表达技能和人际交流能力的培养基础上,可以邀请医院的资深医护人员担任职业规划导师,让其针对医学生进行语言沟通交流的培训,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或通过演讲、辩论、模拟求职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
3.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语言训练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整合利用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教学资源应用环境,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专业的特点,开设专业性表达技能的培训课程或情景模拟课程,让学生积极参与模拟活动,并对其活动实践进行评分,指出其不足之处,以便发现、改善学生的不足,提高其语言沟通、交流能力。
4.注重口语表达与文档表述的区别
互联网为学习带来了很大方便,学生也热衷于通过网络获得学习资源,并通过社交网站表达想法,但是网络带来的也不全是正面的影响,特别是用拼音输入法导致的同音字和网络用语,在强调主题词规范、语义明确的医学专业领域,容易带来医患之间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造成事故。近年来,区域卫生信息化(RHIN)成为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热点。RHIN要求医院信息系统能够向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系统提供完整、准确、及时的医疗事件报告,医院信息系统也应该具有门户应用功能,以便病人通过网络获取个人长期的医疗记录。因此要强调工作中应用文写作的规范性。在口语表达中,要以患者和非专业人员能理解的方式,给专业名词加上常识化的解释。
五、结语
要想使医学生适应职业要求,高职院校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交流能力,立足于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现状,针对其语言表达的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专项教育,并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以促进医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瑜,王大军,俞璐.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5(5):766-768.
[2]刘志红,张菲菲.医学生语言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19-20.
[3]李冬宁.卫生高职院校医学生人文课程中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实践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12).
[4]李书国,彭艳,叶明,等.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8):150-151.
[5]穆冬雪,冯莉莉,崔彦菊,等.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与培养[J].才智,2016(32).
[6]苏琳涵,余占海.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1(22).
[7]樊华,陈大志,金中奎.提高医学生临床病例分析和汇报表达能力的教学实践[J].才智,2012,13(3):60-62.
[8]李国建.关于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4):8-9.
[9]杜舟,黄萍.关于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58-59.
[10]李小艳,陈国栋,欧阳瑶,等.患者及家属视角下关于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不足的分析及改进措施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50):216-2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