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刮法对健康人心包经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2017-11-24阮灵秀张学君

福建中医药 2017年5期
关键词:刮痧血流量心包

傅 萍,阮灵秀,张学君

(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不同刮法对健康人心包经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傅 萍,阮灵秀,张学君

(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传统刮痧,经络刮疗,激光散斑技术;微循环血流灌注量

传统刮痧疗法是利用特制的牛角刮痧板,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依据循行经络或病变特点,涂抹刮痧油等介质在体表进行刮拭[1],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目前多项研究证明,传统刮痧的作用机制与改善微循环密切相关[2-4]。经络刮疗法则是用牛角板在经络穴位上顺经进行无痛无痕的快速刮疗,无出痧,无外用佐剂,利用皮部与经络的关系,遵循“经络以通为用”的原则,自李定忠教授的“经络皮部按摩梳理法”发展而来,在多种临床常见疾病治疗中均取得良好疗效[5-7],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实验通过比较传统刮痧疗法与经络刮疗法对心包经(大陵至郄门段)血流量的变化,观察2种刮法对局部微循环的影响,为今后经络刮疗的机制研究提供初步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 英国Moor公司制造的MoorFLPI激光散斑成像仪,参数:检测激光波长785 nm,测量空间分辨率576×768点,达49 000像素/cm2,时间分辨率达25幅/s;仪器与计算机联机,数据通过图像采集卡进入计算机,由随机程序MoorVer 2.0进行数据采集和显示,并由程序进行回放和处理。本实验仪器参数设定为高分辨率,时间滤波为100帧/sec,采集频率为25 Hz,曝光时间为8.3 ms,每次连续采集5幅图像,间隔4 s,将5幅图像的血流量进行平均处理。

1.1.2 刮板及刮痧油 刮板选用边缘光滑、边角钝圆、厚薄适中的牛角刮痧板,介质为刮痧油。

1.2 一般资料 选取健康大学生志愿者20例,随机分为传统刮痧组和经络刮疗组各10例。2组在性别、年龄上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x±s)

1.3 方法 受试者暴露左侧上肢皮肤,保持清醒安静10 min。实验室内无阳光直射,无红外辐射存在,保持暗光状态,室内温度控制在(26±1)℃,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试验时间均为8时至12时。将仪器的镜头置于左上肢内关穴区域正上方,距上肢40~45 cm,调整仪器镜头的焦距、放大倍数和光圈,使散射信号处于最佳接收状态。测量和记录刮前心包经(大陵至郄门段)血流量。

1.3.1 传统刮痧组 ① 刮痧前准备:患者卧位,充分暴露左上肢,用湿巾擦拭干净,将刮痧油均匀涂抹于刮试部位;②刮痧角度:刮痧板与皮肤成45度角;③ 刮痧部位与穴区:上肢手厥阴心包经曲泽至大陵区域;④ 刮痧力度和频率:以志愿者能忍受为度,以皮下出现微紫红色或紫黑色斑点、斑块即可,本试验只刮痧1次。

1.3.2 经络刮疗组 ① 刮痧前准备:患者卧位,充分暴露左上肢,用湿巾擦拭干净,不外涂刮痧油;②刮痧角度:刮痧板与皮肤成45°或90°;③ 刮痧部位与穴区:上肢手厥阴心包经曲泽至大陵区域;④刮痧力度和频率:频率快,约为3次/s,刮疗范围呈面状,刮疗力度以皮色基本不变、无痛或微痛、皮肤微热为度,不出疹,每经刮20次,本试验只刮疗1次。

测量和记录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 0、5、10、20、30 min心包经(大陵至郄门段)血流量,全程按时间顺序共记录6次。实验过程要求受试者保持平静、不说话或少说话状态,勿出现情绪变化。

1.3.3 统计学方法 用仪器自备的MoorFLPIV 2.01软件对心包经(大陵至郄门段)进行血流分析。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2 结 果

传统刮痧组的血流灌注量较刮前明显增加(P<0.05),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血流量逐渐减少;经络刮疗组血流灌注量较刮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 见表 2。

3 讨 论

传统刮痧疗法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可使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微量血液外溢,产生连续良性刺激,加强局部微循环,从而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8]。《素问·皮部论》曰:“欲知皮肤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经络刮疗通过顺经轻快刮拭,对皮部的络脉进行轻微的刺激,疏通经络,进而引起经络系统的整体调节作用,以达到一个阴阳平衡的状态。本试验运用最新型激光散斑成像技术对心包经(大陵至内关段)的血流量进行测量,其优势在于可采集一定长度范围的血流量,且无副作用,有利于直接研究经络在不同刮法下血流量的变化。

表2 2组在刮前及刮后不同时间段血流灌注量比较(x±s)

血流量的改变能够反映机体微循环的功能状态,是研究微循环的重要参数之一[9]。本研究一方面验证了传统刮痧疗法可改善局部经络的微循环,另一方面初步证明了经络刮疗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传统刮痧疗法有所不同,但本次实验仍存在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① 扩大样本量,减少结果出现的偏倚;② 在测量刮疗局部经络段血流灌注量的同时,对远端经络段也进行测量,进一步验证结果;③在对经络刮疗的机制研究中,应加入内分泌激素等相关方面的指标检查,从多方面、深层次探讨经络刮疗的作用机制,更好服务于临床。

[1] 杨金生,阎孝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保健刮痧师(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104.

[2] XU Q Y,YANG JS,YANG I,et al.Effects of different scraping techniques on body surface blood perfusion volume and local skin temperature on healthy subjects [J].J Tradit Chin Med.2011,31(4):316-320.

[3] 沈爱玲,丁优,罗小光.通络刮痧法对肝郁血瘀型乳腺增生大鼠乳房微循环及血管生成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7):2521-2524.

[4] 徐青燕,杨金生,杨莉,等.委中穴区刮痧对本经同侧经脉线上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3,38(1):52-56.

[5] 吴方真,张学君,林栋,等.经络刮疗联合甲氨蝶呤及羟氯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1):21-25.

[6] 黄小滨.推拿配合经络刮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J].福建中医药,2016,47(6):22-24.

[7] 罗萍.经络刮疗治疗在校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6):99-101.

[8] 郭烨.刮痧疗法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7):55-56.

[9] 胡雯雯,李桂兰,郭义.经络与微循环相关性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0,3(3);231-233.

R244.4

B

1000-338X(2017)05-0064-01

2017-03-07

傅萍(1991—),女,研士研究生。

张学君(1981—),男,医学博士。E-mail:zhenjiuyi@163.com

猜你喜欢

刮痧血流量心包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刮痧疗法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
循经刮痧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头痛不用愁 刮痧来解忧
阻力递增踏车对年轻健康男性相关呼吸、运动肌肉血流量的影响
为什么刮痧要避开脖子这个区域
结核性心包炎心包穿刺患者的护理
三焦和心包相互关系的再认识
心包转移瘤的CT表现
奇异值分解法用于MR灌注成像脑血流量估计的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