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紧线斜角挂线法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40例
2017-11-24王菁,石荣,黄娟
王 菁,石 荣,黄 娟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一次性紧线斜角挂线法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40例
王 菁,石 荣,黄 娟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目的 观察研究名老中医陈民藩教授一次性紧线斜角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优势。 方法 选取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虚挂疗法,观察组采用陈民藩教授一次性紧线斜角挂线法,观察2组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并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2个月的直肠压力测定及盆底肌电。 结果 观察组愈合时间、术后4周的创面愈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2个月的肛管测压中的静息压与最大收缩压以及盆底肌电图的中值频率、变异系数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采用陈民藩一次性紧线斜角挂线法手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疗效显著,优于虚挂疗法。
高位单纯性肛瘘;紧线斜角挂线;虚挂疗法;陈民藩
肛瘘是肛肠科临床常见疾病,是指肛门直肠因肛门周围间隙感染、损伤、异物等病理因素形成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异常通道[1]。肛瘘的发病率占肛门直肠疾病的1.67%~3.75%,国外为8%~25%[2]。肛瘘不能自愈,手术是治疗肛瘘的唯一方法[3]。其特点是治疗周期长,复发率高,术后极易影响肛门括约功能和精细感觉,所以肛瘘的治疗,特别是高位肛瘘的治疗,一直是困扰外科界的棘手难题[4]。针对如何在治疗病灶的同时又能保护肛门括约功能的问题上,外科界一直难以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我科陈民藩教授采用一次性紧线斜角挂线治疗高位肛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201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肛肠科常见诊疗指南》[5]中高位单纯性肛瘘的诊断标准,高位单纯性肛瘘内口在肛隐窝,仅有一个瘘道,走行在外括约肌深层以上。
1.2 纳入标准 ① 符合诊断标准;② 年龄22~70岁;③ 肛门既往无手术史;④ 术前肛门括约功能正常者;⑤同意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 非原发性肛瘘或外伤所致的括约肌外瘘;② 放射性肠炎、炎症性肠病、肠结核等引起的特异性肛瘘;③ 合并直肠或肛管恶性肿瘤;④ 合并心脑血管、泌尿、血液系统等原发性疾病者;⑤ 孕、幼、未成年人者。
1.4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肛肠科住院的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44.80±14.36)岁,平均病程(6.01±1.21)月;观察组中男 21例,女19 例,平均年龄(43.70±13.41)岁,平均病程(5.23±1.31)月。2组性别、年龄和病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手术方法
2.1 手术前期操作 ① 行椎管内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侧卧位,用碘伏常规消毒术野肛周皮肤、肛管和直肠下段粘膜,铺巾。② 肛内指诊、术中探针探查结合术前影像,了解瘘道走行及高点位置。③用探针从外口处探入(无外口者,于肛周皮肤红肿明显处作切口),在外口处作扩大切口,瘘道的低位部分沿探针放射状垂直切开至齿线处,修剪创面。
2.2 对照组 在手术前期操作基础上采用虚挂线法。用探针探查,如有明显内口,则于内口处将探针引出,导入橡皮筋挂虚线引流。如无明显内口,则于相应肛窦部做一人造内口,导入橡皮筋挂虚线引流。对于齿线以上的瘘管,予以搔刮冲洗,顶端旷置。适当修剪创面,彻底止血,用凡士林油纱填塞创面,塔型纱布包扎。术后每日换药1~2次。术后视创面生长情况,待创面肉芽生长至挂线部位时,抽去橡皮筋。
2.3 观察组 在手术前期操作基础上采用一次性紧线斜角挂线法。探针在齿线上主瘘道顶点处向直肠肛门腔呈锐角(30~45°)斜入做人造内口(具体穿刺角度根据穿越组织的厚薄,考虑脱线后创面引流通畅为准),导入橡皮筋一次性持续紧线。适当修剪创面,彻底止血,用凡士林油纱填塞创面,塔型纱布包扎。术后每日换药1~2次。术后一般10~14 d橡皮筋挂线自行脱落,若超过14 d未脱落者,每日换药时予紧线处理直至挂线脱落。
2.4 创面愈合率 比较2组术后3周、4周创面愈合率。自手术次日开始,第21、28天用直尺测量创面最大长径和宽径。多个切口者,以计算较大切口面积为准。出现上皮后,以上皮爬行的边缘为界进行测量。
创面面积=最大长径×最大宽径;创面愈合率=(原始面积-创面面积)/原始面积×100%。
2.5 创面愈合时间 从手术日起到创面完全愈合所需时间。
2.6 直肠压力测定及盆底肌电 评估肛门括约肌功能,对患者手术前、术后2个月进行肛门直肠高分辨压力测定,分析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检测数值;评估测定盆底肌电图。
2.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 结 果
3.1 创面术后3周、4周愈合率比较 见表1。
3.2 2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见表2。
3.3 2组术前、术后直肠压力测定及盆底肌电比较见表3。
表1 创面术后3周、4周的愈合率比较(x±s)%
表2 2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x±s)d
表3 2组术前、术后2个月直肠压力测定及盆底肌电比较(x±s)
4 讨 论
对于简单的肛瘘,肛瘘切开术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但是应用于复杂性肛瘘存在术后肛门失禁的高风险的缺点[6]。高位肛瘘的治疗国内医者大多采用低位切开挂线疗法,总体疗效满意,但是存在住院时间长、挂线脱线时间跨度大、术后疼痛时间久的不足,且不易在根治疾病与保存肛门括约功能之间达到最佳的平衡。如何在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肛门精细感觉及肛门括约功能的同时,尽量减少患者的术后痛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恢复日常工作和生活,是目前国内外肛肠科医师努力奋斗追求的目标。
陈民藩教授认为在众多的高位肛瘘手术中,对瘘管高点采用“虚挂”方法的目的在于引流,通过对高位瘘管的旷置,以期创面肉芽填充腔隙愈合,对部分特殊病例为了保存肛门括约功能,甚至存在终身挂线引流的情况,虚挂引流的瘘管一旦出现引流不畅或堵塞,就需要再次扩创引流处理。一次性挂线紧线处理的手术方法是在中医传统挂线疗法的基础上融合了陈老自身独特的挂线技法,术中探针在瘘道高点向直肠腔内做人造内口挂线时,挂线探针采用30~45°的角度向直肠腔内突破,这一特殊的挂线角度,有利于挂线在术后10~14 d顺利脱线,直肠腔内挂开的瘘道近端引流通畅,避免创面近端与相邻直肠壁形成“台阶”样的落差,防止直肠内液体在近端创面潴留,影响创面引流。在一次性挂线紧线方法在挂线脱落后2~3 d进行指诊,可发现挂线创面近端与相邻创面平顺而无“台阶感”。本研究观察组在术后4周的愈合率及创口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术后2个月肛门括约肌功能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国内不同地域、不同流派对于肛瘘的挂线疗法存在差异。如何通过现代化的研究评判标准使之规范统一,是中医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本研究是对陈民藩老中医治疗肛瘘技法的小样本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将来后续的大样本研究中以期将陈老的经验进行标准量化并推广发扬光大。
[1] 汪建平.中华结直肠肛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776.
[2] 黄乃健.中国肛肠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729.
[3] 钱海华,金黑鹰,张波,等.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高位肛瘘和高位脓肿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9-11.
[4] 孟荣贵,喻德洪.现代肛肠外科手术图谱[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2-63.
[5]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0-11.
[6] VAN KOPEREN P J,WIND J,BEMELMANW A,et al.Longterm functional outcome and risk factors for recurrence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 for low and high perianal fistulas of cryptoglandular origin [J].Dis Colon Rectum,2008,51(10):1475-1481.
R657.1
B
1000-338X(2017)05-0014-02
2017-08-26
福建中医药大学校管科研课题(XB2012002)
王菁(1979—),男,副主任医生,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肛肠疾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