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2017-11-22莫美婷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20期
关键词:依从性血糖统计学

莫美婷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6月21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07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行为、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前自我管理行为评分、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饮食控制、运动等自我管理行为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同时能提高其运动、血糖监测等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 综合性护理;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血糖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20-114-03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and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O Meiting

The Poto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jiang City, Zhanjiang 52405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and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 Methods 214 T2DM patients from February 2016 to June 2017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107 cases in each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l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and blood glucose control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ere retrospectively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intervention, the score of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and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diet control and exercis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levels of fasting blood glucose(FBG), 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 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T2DM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blood glucose, increas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such as exercise and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Blood glucose

2型糖尿病是臨床常见的因内分泌代谢紊乱而引发的疾病,且患者多对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同时伴有紧张等情绪,促使血糖控制达标率欠佳,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健康安全[1-2]。因此,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提高其依从性对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3-4]。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6月21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07例。其中对照组中男59例,女48例;年龄36~73岁,平均(57.2±11.8)岁;病程8个月~17年,平均(5.02±0.73)年;初中及以下学历46例,高中及以上学历61例。观察组中男64例,女43例;年龄38~75岁,平均(57.5±12.9)岁;病程6个月~18年,平均(5.07±0.80)年;初中及以下学历55例,高中及以上学历5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endprint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5]内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的心、脑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异常;合并急性并发症、语言交流障碍者;患有精神疾病且依从性差。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院内随访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1)护理小组。组建由专业医生、护士及营养师组成的健康教育小组,详细、耐心的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积极主动的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定期针对疾病知识组织培训,以保证其掌握治疗知识,同时依据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2)心理护理。掌握其心理状态,以便及时缓解不良情绪而避免生成抑郁;通过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已成功的病例来增加患者自信心,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3)指导用药。严格遵医嘱用药,详细、反复讲解药物的服用时间、方法、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同时说明增减药物、更换或自主停药的危害;指导定期进行血糖测量,医生依据其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计划;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督促用药,同时定期上门访问,指导患者、家属掌握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当其出现严重药物不适时及时就诊。(4)生活方式。指导患者健康饮食,控制一天饮食和水果摄入,严格戒烟酒,并通过电话了解其饮食控制情况;讲解适量运动对预防并发症的意义,并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进行合理运动,指导患者学会依据自身现状而及时调整运动量,严禁空腹和过量运动。(5)血糖护理。通过详细讲解和示范血糖测量方法、注意事项等,促使患者掌握测量、记录FPG、2hPG的方法,从而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叮嘱血糖控制情况较差时咨询医生,必要时应到院就诊。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情况,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遵医用药、血糖监测,满分28分,1分:做不到;2分:偶尔做到;3分:基本做到;4分:完全做到,自我管理能力与评分呈正相关。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情况比较

两组干预前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饮食控制、运动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比较

两组干预前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FPG、2hPG及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血糖持续升高和代谢异常会造成组织器官等受损,严重时易诱发心、肾等功能不全,有效、持久的控制血糖是治疗关键,但长期治疗易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患者依从性,从而促使血糖控制率不达标[6]。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疗效显著[7-8]。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饮食控制、运动及血糖监测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FPG、2hPG及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习惯,督促进行适量运动等,提高了患者依从性,从而全方位的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有利于长久的控制病情,促进患者健康。护理延续性工作多开展于家庭,患者及家属严格遵医嘱执行护理是控制病情的关键,因此,家属应在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实施护理措施时主动参与[9]。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涵盖心理护理、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严格用药、血糖监测等护理模式[10-11]。首先成立专业咨询、解惑的健康小组,增加交流、知识培训及自我管理方法等可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增加其对护理工作的重视,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12]。通过交流及时疏导消极情绪,并介绍已成功的病例、纠正错误认知,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在用药前讲解服用时间、方法、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并说明遵医嘱用药对控制病情的意义,同时监测血糖变化情况,有利于依据控制情况来调整用药等,护理人员通过随访检查患者用药情况,并指导其掌握自救方法,可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13]。另外,依据患者的喜好来制定饮食方式,注重控制食物能量、维生素等的摄入,鼓励少食多餐、严格戒烟酒,并通过随访了解其饮食改善情况,有利于增强患者的饮食控制能力;指导患者依据自身情况来逐渐增加其运动量,严禁空腹和过量运动,从而增强患者运动管理能力,并有效预防并发症;指导血糖监测,教会患者正确的测量、记录FPG、2hPG和处理高低血糖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其血糖控制的自管能力[14-15]。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血糖监测等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园,任多富,丁萍飞,等.中国8省(自治区)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实施现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1):35-39.

[2]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4):277-283.

[3] 嵇加佳,刘林,楼青青,等.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现状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5):617-620.

[4] 童于真,童南伟.从循证证据看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管理[J].中华内科杂志,2016,55(2):158-160.

[5]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10):893-942.

[6] 高蕾莉,纪立农,陆菊明,等.2009~2012年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与血糖控制状况调查[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7):594-598.

[7] 赵世莉,刘玉华,徐琴.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60-63.

[8] 陈枫,陈艳梅,赵莉君.个体化、综合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河北医药,2014,36(9):1429-1430.

[9] 姜莹莹,董文兰,毛凡,等.我国六省份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水平及自我效能评价[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48(8):710-714.

[10] 张晋峰,张晓娟.2型糖尿病病人家庭延续性护理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5,29(9):1142-1144.

[11] 刘灿灿.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9):1203-1205.

[12] 徐灵莉,蒋娟,兰花,等.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重庆医学,2015,44(13):1784-1787.

[13] 欧雪群,兰艳梅,韦连素.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178-180.

[14] 殷雪莲,邹玲,吴建亚,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37(12):1909-1911.

[15] 贡浩凌,戴莉敏,刘媛,等.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4):399-403.endprint

猜你喜欢

依从性血糖统计学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减肥好难!餐后血糖大幅下降更易饿
大数据的统计学基础分析
统计学教学与实验实践的一体化整合初探
糖友:记得做好血糖日记
省属地方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