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生殖道颗粒细胞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7-11-20黄礼燕刘金星黄安亮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胞质颗粒细胞子宫颈

黄礼燕,刘金星,黄安亮,杨 帆

女性生殖道颗粒细胞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黄礼燕,刘金星,黄安亮,杨 帆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 GC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1例子宫颈GCT及1例外阴GCT的临床资料、组织细胞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子宫颈GCT患者年龄38岁,因不规则阴道流血1年就诊。肿物位于子宫颈后唇,镜下肿瘤主要位于子宫颈肌层。外阴GCT患者年龄32岁,因发现外阴肿物1年,肿物增大2个月就诊。肿物位于右侧大阴唇,镜下肿瘤主要位于真皮及皮下。2例组织病理学特点相似,表现为增生的肿瘤细胞浸润邻近肌层或结缔组织,瘤细胞呈巢片状、条索状排列,瘤细胞体积较大,可见较多嗜伊红均质细颗粒。免疫表型:2例肿瘤细胞NSE、S-100、CD68及CD56均为强阳性,vimentin阳性,CKpan、EMA、GFAP、Myogenin、MyoD1、Syn、HMB-45、desmin、Caldesmon、α-inhibin和Sall-4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5%。肿瘤细胞胞质颗粒刚果红及PAS染色均呈阳性。结论GCT发生在女性生殖道者罕见,典型的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结合免疫组化标记可以明确诊断,需与外阴及子宫颈的其它大细胞病变鉴别。GCT最佳治疗方案是外科手术完整切除。

颗粒细胞瘤;女性生殖道;免疫组织化学

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 GCT)是非常少见的软组织肿瘤,该病可发生于人体各个部位,发生于女性生殖道者罕见。本文现报道2例女性生殖道GCT(子宫颈及外阴各1例),探讨其临床特征、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例1,38岁,因不规则阴道流血1年就诊。阴道细胞学涂片示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意义不明确)。妇科检查见子宫颈肥大,重度糜烂,肿物位于子宫颈后唇,触之出血。盆腔CT示肿块位于子宫颈后唇,阴道镜下行子宫颈病变活检。例2,32岁,因发现外阴肿物1年,肿物增大2个月就诊。阴道细胞学涂片正常。查体见右侧大阴唇肿物直径约1.5 cm,略高出皮面,不伴疼痛及瘙痒。妇科检查见阴道及子宫颈大体正常,阴道B超示子宫及双侧附件未见确切占位性病变,行外阴肿物切除。

1.2方法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常规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免疫组化染色采用EnVision两步法。一抗NSE、S-100、CD68、CD56、vimentin、CKpan、EMA、GFAP、Myogenin、MyoD1、Syn、HMB-45、desmin、Caldesmon、α-inhibin、Sall-4、Ki-67,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公司。

2 结果

2.1眼观2例肿瘤均表现为实性肿块,最大直径分别为2.0、4.0 cm,肿瘤边界不清,切面灰白、灰红色,实性,质中。

2.2镜检例1:病灶位于子宫颈肌层,周边形成不完整的假包膜。瘤细胞呈巢片状、条索状排列,细胞呈圆形及多边形,少数细胞呈梭型,细胞界限不清,似合体细胞(图1)。细胞核大小不一,核仁有时明显,核染色质细腻,细胞质丰富且富于细颗粒,核分裂象低,增生的肿瘤细胞局灶浸润邻近肌层。例2:肿瘤主要位于真皮及皮下,无包膜,与周边结缔组织界限不清(图2)。瘤细胞呈巢团状、条索状排列,瘤细胞体积较大,细胞界限不清,胞质丰富,可见较多嗜伊红均质的细颗粒;细胞核一致,圆形或卵圆形,未见核分裂象(图3)。肿瘤累及皮下组织,但未累及皮肤表层。

2.3免疫表型2例肿瘤细胞NSE(图4)、S-100(图5)、CD68(图6)、CD56均强阳性,vimentin阳性,CKpan、EMA、GFAP、Myogenin、MyoD1、Syn、HMB-45、desmin、Caldesmon、α-inhibin和Sall-4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分别为<4%、<1%。

2.4特殊染色肿瘤细胞胞质颗粒行刚果红及PAS染色均呈阳性。

2.5病理诊断例1为子宫颈GCT,例2为外阴GCT。

2.6随访2例患者术后未行其它治疗,术后分别随访1年、4个月,均无复发。

3 讨论

GCT于1926年由Abrinkossoff[1]首次描述,因其镜下与骨骼肌细胞的相似性推测为肌源性肿瘤,但该假说一直存在争议。近年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和电镜检查证实,GCT是来源于施旺细胞的神经源性软组织肿瘤。GCT临床少见,绝大多数为良性;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发病年龄11个月~85岁,多见于40~60岁,儿童发病率少,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2]。本组2例患者均为年轻女性,发病年龄偏小。该病可发生于人体的各个部位,好发于舌,其次见于皮肤及皮下组织、食管、乳腺[3-4],发生于女性生殖道者罕见。本文总结近10年中英文文献报道的女性生殖道GCT患者,总例数不超过50例。发生于外阴的约30例,发生于阴道的1例[7],文献报道发生于子宫颈的GCT仅2例[5-6]。外阴GCT患者多无症状,大多数因皮下无痛性孤立结节而就诊,可有皮肤色素沉着,偶伴有瘙痒及疼痛等不适,也可出现类似恶性肿瘤的表现如分泌物增多、表面形成溃疡。肿瘤直径一般小于4 cm[8-9]。本组外阴GCT发生于皮下的孤立结节,肿瘤未累及表皮,故无局部皮肤色素沉着、疼痛及瘙痒等不适,肿瘤周边无包膜,浸润周围组织,因此活动度低,其大体表现与发生于其它部位的GCT一致。子宫颈GCT为内生性的生长方式,局限于子宫颈肌层,周边形成不完整的假包膜,未突出于子宫颈黏膜上皮。肿瘤内生性的生长方式并伴阴道不规则流血,临床实践中易误诊为浸润性子宫颈癌。当肿瘤累及表皮时鳞状上皮出现假上皮瘤样增生,即出现子宫颈细胞学涂片轻度异常的结果。镜下外阴及子宫颈GCT组织病理学特点一致,瘤细胞主要呈巢、片状生长,瘤细胞体积大、多边形,细胞界限不清,胞质含较多嗜伊红细颗粒。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胞质S-100、NSE及CD68均呈强阳性。CD68染色阳性提示细胞内自噬溶酶体的集聚,电镜下证实细胞质含有大量自噬空泡,空泡内充满颗粒髓鞘样物、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微丝[10]。PAS染色胞质呈强阳性。

①②③④⑤⑥

图1子宫颈GCT肿瘤位于黏膜下,瘤细胞呈圆形及多边形,胞质丰富图2外阴GCT肿瘤主要位于皮下图3瘤细胞呈巢片状,瘤细胞体积较大,胞质丰富,可见较多嗜伊红均质细颗粒图4肿瘤细胞胞质NSE呈阳性,EnVision两步法图5肿瘤细胞胞质S-100呈阳性,EnVision两步法图6肿瘤细胞胞质CD68呈阳性,EnVision两步法

因GCT少见,且临床表现无特征性,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该病的唯一手段。镜下瘤细胞的主要病理学特征表现为瘤细胞呈巢、片状排列,瘤细胞体积较大,多边形,细胞界限不清,胞质丰富,可见较多嗜伊红均质细颗粒;细胞核大小不一,核分裂象少。典型的组织学特征结合免疫组化标记S-100、NSE及CD68均强阳性等特征可以明确诊断。临床工作中在诊断外阴及子宫颈的大细胞病变时应考虑到该病,需与横纹肌瘤、冬眠瘤、平滑肌瘤、嗜酸性细胞瘤以及大细胞鳞癌、黑色素瘤等疾病鉴别。免疫组化标记S-100及CD68阳性是GCT与横纹肌瘤、平滑肌瘤及冬眠瘤鉴别的关键;CK阴性是与嗜酸性细胞瘤鉴别的特异性标记;HMB-45阴性是与黑色素瘤鉴别的特异性标记。

外阴GCT占所有GCT的7%,多见于阴唇,偶见于阴蒂[11],子宫颈GCT仅2例,绝大多数GCT为良性,但有1%~2%的病例具有恶性行为[12],良性GCT复发后也可能出现恶性转化。恶性GCT组织学表现为细胞核增大,泡状核,核仁明显,核多形性,核质比增高,核分裂象增加,并出现肿瘤性坏死。此外,恶性GCT还表现为肿瘤生长快并浸润邻近组织及结构,免疫组化染色p53阳性率>50%以及Ki-67增殖指数>10%与肿瘤的恶性显著相关[13]。最佳的治疗方案是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肿瘤,但由于肿瘤一般无包膜浸润局部组织且具有恶变倾向,所以大多数学者主张完整切除肿瘤同时适当扩大切除范围。GCT虽然绝大多数为良性,但常常因为肿瘤边界不清或手术切除不完整而复发,因此建议长期随访。

[1] Abrikossoff A I. Uuber myome ausgehend von der quergestreifeten willkur-lichen muskulatur[J]. Virchows Arch, 1926,260:215-233.

[2] Barnes L, Eveson J W, Reichart P, Sidransky 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Pathology and genetics: head and neak tumors[M]. Lyon: IARC Press, 2005:217-219.

[3] Aoyama K, Kamio T, Hirano A,etal. Granular cell tumors: a report of six cases[J]. World J Surg Oncol, 2012,10:204-209.

[5] Yang F, He Y M, Yao X Y, Yang K X. Granular cell tumor of the uterine cervix. A case report[J]. J Reprod Med, 2013,58(3-4):177-180.

[6] Guo N, Peng Z, Yang K, Lou J. Uterine cervical malignant granular cell tumor[J]. J Obstet Gynaecol Res, 2012,38(6):944-947.

[7] 林 萍,王 贺,周顺卿,等. 罕见阴道壁颗粒细胞瘤1例报道[J]. 世界临床医学, 2016,7(10):240-241.

[8] 吴 瑾,唐良萏. 外阴颗粒细胞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医学信息, 2011,24(8):3949-3950.

[9] Mehta V, Balachandran C, Rao L, Geeta V. Giant granular cell tumor of the vulva[J]. 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 Leprol, 2010,76(3):263-265.

[10] 王全义,赵丽华,张仁亚,等. 颗粒细胞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J].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5,22(12):753-756.

[11] 张 艳, 赵银环,王 蕊,等. 细针穿刺诊断外阴颗粒细胞瘤[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5,31(12):1432.

[12] Schmidt O, Fleckenstein G H, Gunawan B,etal. Recurrence and rapid metastasis formation of a granular cell tumor of the vulva[J].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03,106(2):219-221.

[13] Fanburg-Smith J C, Meis-Kindblom J M, Fante R,etal. Malignant granular cell tumor of soft tissue.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clinicopathologic correlation[J]. Am J Surg Pathol, 1998,22(7):779-794.

时间:2017-9-18 6:23 网络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4.1073.R.20170918.0623.024.html

R 737.3

B

1001-7399(2017)09-1036-03

10.13315/j.cnki.cjcep.2017.09.024

接受日期:2017-06-25

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病理科 610041

黄礼燕,女,硕士,医师。E-mail: hly19870723@163.com

杨 帆,男,博士,副主任医师,通讯作者。E-mail: yangfan03@126.com

猜你喜欢

胞质颗粒细胞子宫颈
体外诱导猪颗粒细胞黄体化方法的比较研究
经阴道子宫颈常规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评估孕晚期早产中的应用*
子宫颈扩张双球囊与欣普贝生在孕晚期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
人卵巢颗粒细胞随年龄增长衰老的相关研究
大腿肌内颗粒细胞瘤1例
补肾活血方对卵巢早衰小鼠颗粒细胞TGF-β1TGF-βRⅡ、Smad2/3表达的影响
Vav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survivin胞内定位表达在胸部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多细胞系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细胞组学试验法的建立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