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风险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其炎症因子指标、VAP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2017-11-16罗玉兰
罗玉兰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风险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其炎症因子指标、VAP发生率的影响,希望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风险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抽取2015年5月-2017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風险患者94例,按照患者的护理意愿进行分组,每组47例。第一组采用常规护理,第二组采用优质护理,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炎症因子指标、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长、住院时长以及住院费用。结果:对比发现,第二组经护理后患者的炎症因子指标、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长、住院时长及住院费用均优于第一组,对比第一组和第二组各项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措施运用于防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关键词】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优质护理; 炎症因子; VAP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7.0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7-0139-02
机械通气是争取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方式,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患者在无肺部感染的情况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超过48 h以内或以上,出现医院内感染性肺炎,对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是使用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1-2]。本文抽取2015年5月-2017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风险患者9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主体,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风险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其炎症因子指标、VAP发生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5年5月-2017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风险患者94例,按照患者的护理意愿进行分组。94例患者中,20例患者为心血管疾病,19例患者为神经系统疾病,15例患者为腹部外伤,21例患者胸部创伤,10例患者创伤性休克,9例患者为其他疾病。94例患者均有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风险因素,患者的插管时间均>7 h,并且患有原发性肺部疾病,均未接受抑酸剂的治疗。第一组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21~75岁,平均(44.37±3.08)岁。第二组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20~73岁,平均(43.54±2.4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第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讲和用药指导。第二组在第一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其具体的措施如下:(1)入院护理。定时为患者更换被褥、床铺等物品,将病房温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每日开窗通风,每天开窗通风至少两次,每次最少要通风35 min,室内温度要维持在20 ℃~25 ℃,湿度在45%~50%,每日至少进行两次室内消毒,为患者营造清洁、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严格实施手卫生的制度,每张病床都要具备快速手消毒液,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以前要严格实施七步洗手法,在护理结束之后,手上没有体液的使用酒精型快速手消毒液;手上有体液污物的要使用抗菌型洗手液对手进行清洗,最大限度地保证无菌护理的开展。(2)感染护理。医护人员在对患者施以机械通气期间要帮助患者处于半坐卧位,将床头抬升35°~45°,膝下支架摇升5°~25°,可防止食物返流及误吸,并降低回心血总量,减弱心脏压力,提高肺活量。每7天换置呼吸机管路1次,若有污物时要立即进行换置;湿化器内使用灭菌注射用水,每日换置1次,并注意水量。将冷凝水集液瓶放在管路的最低处,在辅助患者改变体位时,要一直将螺纹管放置于人工气道口水平之下,减弱呼吸机管道受到外部感染的风险,改善通气功能。(3)口腔护理。每日对患者开展3次口腔护理,依据患者口腔内的pH值选取恰当的口腔清洁剂,患者的pH值较高要使用1%~3%的硼酸溶液进行擦洗,pH值较低的使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擦洗,pH值中等的则使用1%~2%的过氧化氢溶液或生理盐水进行擦洗,患者在进食以后要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口腔,口腔中出现溃疡病灶要立即进行治疗,绝对不能忽视。(4)湿化护理。除了加热湿化呼吸机之外,还需要进行人工湿化。以患者的痰液黏稠度作为依据,每30~60分钟在气管内滴入1~2 ml的生理盐水。不仅可解决患者气道干燥的问题,还利于患者排痰。但是滴入的时候需要注意,需要以患者的病情作为判定的标准,才能进行。(5)吸痰护理。患者呼吸道内分泌物多,则需要进行吸痰护理。并且需要根据患者病变的位置选择左侧位或者右侧位。侧位的时候角度维持在45°~60°,轻拍背部1~2 min,通过咳嗽或者是吸痰技术进行痰液清除。如果患者分泌物过于黏稠,则可以先将1~3 ml的生理盐水滴入患者气管之内,拍背1~2 min,之后通过冲洗液及痰液混合震动,给予100%氧气1~2 min,之后再进行吸痰。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炎症因子指标、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长、住院时长以及住院费用。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后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比较
第一组经护理后的VAP发病总人数为46例,总发病率为97.87%;第二组经护理后的VAP发病总人数为11例,总发病率为23.40%;两组总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后两组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第二组经护理后的炎症因子指标优于第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护理后两组机械通气时长、住院时长及住院费用比较endprint
第二组经护理后的机械通气时长、住院时长及住院费用均优于第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ICU病房的患者病情危重且变化迅速,需要在治疗过程中运用各种治疗设备。机械通气技术是常见的救治技术,呼吸机在抢救生命、减少死亡率方面意义重大,但是也出现很多并发症[3-5]。因机械通气感染肺炎被称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且这一疾病是进行机械通气期间出现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6-7]。在患者住院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入院护理、感染护理、口腔护理、湿化护理、吸痰护理,通过这些护理干预有效促进患者相关症状得到更好改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治疗效果产生辅助作用,能够促进总体疗效得到显著提高[8-12]。本次研究中,进行优质护理措施的第二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指标、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长、住院时长以及住院费用均优于第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本次研究结果与范婷[5]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措施运用于防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参考文献
[1]姚冉.优质护理对COPD气管插管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4):33-35.
[2]张晓,朱巧云,毛青,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5):154-156.
[3]田嘉.优质护理程序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87(22):2490-2491.
[4]余婷婷,庭开梅.优质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07(13):1166-1168.
[5]范婷.重症监护病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优质护理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38(11):123-124.
[6]周蓉.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综合护理干预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9(24):151-152.
[7]纪秋红.集束化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风险病人炎症和卫生经济学指标干预的效果[J].全科护理,2015,107(23):2287-2288.
[8]王玲,张永利.集束化护理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J].西部医学,2015,13(2):299-300.
[9]罗芳,徐艳玲,杨丹凤.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及患者炎症指标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4,54(8):915-918.
[10]李芳玲.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8(34):262-263.
[11]張俊鲜.分析ICU重症监护室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EB/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5):134.
[12]张艳萍,李静.ICU实施护理集束干预策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6):208-209.
(收稿日期:2017-05-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