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检查鉴别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价值分析

2017-11-16李凤霞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超声检查

李凤霞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接受超声检查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的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和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各3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微小乳头状癌组,对两组患者均实行超声诊断,比较超声检查在两组患者疾病鉴别中的临床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病灶回声情况、形态、边界和钙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小乳头状癌组的Vmax、RI和彩色血流Ⅱ型患者比例均较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对鉴别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具有一定价值,有助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 临床鉴别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7.0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7-0091-02

超声检查是一种利用人体对超声波的反射而进行观察的诊断方式,超声波照射到身体上,将组织和器官的反射波进行图像化处理,通过示波屏显示出来[1]。超声检查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多种疾病的诊断,取得了显著成效。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在临床诊断中容易漏诊和误诊,为了较准确地区分这两种疾病,研究以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和30例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经过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各3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微小乳头状癌组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5~73岁,平均(49.4±13.6)岁;结节直径为0.54~1.05 cm,平均(0.79±0.26)cm。微小乳头状癌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7~70岁,平均(48.2±15.4)岁;结节直径为0.51~1.12 cm,平均(0.83±0.19)c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使用东芝公司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型号:SSA660)为两组患者行超声检查,探头频率设定为4~13 MHz,患者检查姿势为仰卧位,保证颈部完全暴露,采用二维超声扫描患者甲状腺两叶和峡部[2],对病灶横切面、纵切面、斜切面进行仔细观察,观察肿块的大小、位置、形态、边界、内部回声、钙化情况等,得到清晰图像后,切换彩色多普勒超声[3],频率设定为5~12 MHz,观察患者病灶内部及周围的血液流动情况,并做好记录,测定动脉收缩峰值速度(Vmax)和阻力指数(RI)。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灶回声情况、形态、边界、钙化情况4项超声指标以及动脉收缩峰值速度(Vmax)、阻力指数(RI)和彩色血流分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可将血流形态分为4个等级,0型:没有检查到血流信号;Ⅰ型:在患者病灶周围有点状或者线状血流信号;Ⅱ型:在患者病灶周围出现树枝状血流信号;Ⅲ型:在患者病灶周围出现杂乱不规则的树枝状或者网状血流信号[3]。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超声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的病灶回声情况、形态、边界和钙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比较

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的动脉收缩峰值速度(Vmax)为(28.51±8.24)cm/s,微小乳头状癌组的Vmax为(42.09±10.15)cm/s,微小乳头状癌组患者的动脉收缩峰值速度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14,P<0.05)。

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的阻力指数(RI)为(0.52±0.18),微小乳头状癌组的RI为(0.65±0.23),后者血流的阻力指数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7,P<0.05)。

2.3 两组患者彩色血流分型比较

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组30例患者中有11例(36.7%)为Ⅰ型,13例(43.3%)为Ⅱ型,6例(20.0%)为Ⅲ型;微小乳头状癌组30例患者中有2例(6.7%)为Ⅰ型,21例(70.0%)为Ⅱ型,7例(23.3%)为Ⅲ型。微小乳头状癌组Ⅱ型彩色血流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4,P<0.05)。

3 讨论

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地方性甲状腺肿和散发性甲状腺肿晚期形成多发结节,发病率高达4%[4],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发展至后期可能出现疼痛、结节内急性出血等。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是临床常见的恶心肿瘤之一,所占比例高达50%,患者多為儿童或中青年女性[5]。患者体内的肿瘤生长速度缓慢,可在甲状腺内局限数月至数年,很容易被忽略。肿瘤的原发部位为腺内淋巴管,逐渐扩散至腺体其他部位和局部淋巴结。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种亚型,肿瘤直径通常不足1 cm[6],在诊断过程中很容易被列为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

这两种疾病均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均有结节,给疾病的鉴别造成了较大的困难。但是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基本为良性病变[7],很少有恶心病变出现,对人体危害较小;而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是一种恶性病变,如不能及时确诊和治疗,会发展恶化,威胁患者的生命。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有很大的差别,必须要提高鉴别的准确率,挽救患者的生命[8-9]。endprint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比较这两种疾病的差异,以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结节大多为高回声实质,形态规则,有清晰的边界,且多为边缘钙化,而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结节大多表现为低回声实质,不规则的形态,边界较模糊,微小钙化所占比例最高。两组患者的超声指标差异较大,在临床诊断中可作为依据之一。微小乳头状癌组患者的动脉收缩峰值速度Vmax较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组患者要大得多,表明微小乳头状癌组患者动脉血管的弹性大大减退,且阻力系数RI也远高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组,表明微小乳头状癌组患者的血管不利于血液的流动。此外,两组患者的彩色血流分型结果也有很大的差别,微小乳头状癌组Ⅱ型血流患者所占比例远高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在临床诊断中,单一指标作为诊断依据的误诊率、漏诊率较高,将几项指标结合可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应用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鉴别两种疾病,值得推广,在诊断过程中要仔细认真地辨别,避免误诊和漏诊。

参考文献

[1]白爱芳,张建蕾,张妮妮,等.超声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33):6538-6541.

[2]刘玉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鉴别特征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53):168,172.

[3]吕琼芳,李望辉.超声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別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92-93,96.

[4]迪利努尔·布力米提,李玲玲,高晓丽.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与常规灰阶超声联合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背景下微小乳头状癌的效能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38(8):1023-1026.

[5]刘明媛,郝艳香,李云川.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6):39-40.

[6]陈立斌,张盛敏,曹涌,等.二维超声评分法与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微小甲状腺结节的价值[EB/OL].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4,10(6):461-468.

[7]林丽晴.超声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23(7):716-717.

[8]张志春.超声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J].肿瘤影像学,2013,4(8):382-384,389.

[9]李鹏,玄国庆.CT在乳头状甲状腺结节微小癌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3(13):30-32.

(收稿日期:2017-05-17)endprint

猜你喜欢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在小儿急慢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上腹部横切面在产前超声诊断心房异构综合征中的价值
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
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诊断价值
足月妊娠超声检查羊水偏少时分娩方式探讨
肠系膜淋巴结炎与小儿肠套叠关联性的讨论
36例剖宫产瘢痕处妊娠超声表现分析
孕11~13+6周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在检出胎儿异常中的临床价值
孕11~13+6周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在检出胎儿异常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