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问题及对策

2017-11-15张媛

商场现代化 2017年20期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问题

张媛

摘 要:内部审计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企业組织各项业务和控制情况进行单独评价,以此确认企业资源是否得到合理使用,相关程序、标准和规定是否得到落实,企业目标是否得到实现,从而有效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而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企业内部审计覆盖面,使内部审计能够满足于企业管理的各项需求,对企业管理的成本控制也能够起到一定改善作用,但是企业内部审计外包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极其不利于企业管理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就针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为提升企业管理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有效参考价值。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问题;对策

企业内部审计是一种客观、独立的监督活动和评价活动,对于加强企业价值和企业内部控制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背景下,我国企业越来越注重内部审计的整体水平,但许多企业本身的内部审计在专业领域和人力配置方面存在一些薄弱之处,很难满足于企业管理和各项业务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就采取内部审计外包形式,将一些非核心业务和非专业领域的内部审计进行外包,以此解决内部审计的劣势状况,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企业对于内部审计的职能要求越来越高,有些企业选择增加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设投入,而有的企业就会选择将部分的内部审计外包给相关服务机构,使企业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企业建设和发展中,以此有效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因此,针对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外包形式

通常在进行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过程中,企业都会针对内部审计的外包形式和外包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合理决策,以此保证内部审计外包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同时,一般在内部审计外包的决策中,企业规模和性质的不同都是外包方式选择中的重要考虑因数,有些企业会选择整体外包,有些企业也会选择部分外包,这就需要根据实际状况进行合理采用。就目前来看,我国内部审计外包形式主要分为补充外包、审计服务和咨询、内外合作审计及整体外包等。

1.补充外包。主要就是将一些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外部服务机构,而主要的核心业务依旧是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处理,充分体现出外部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中的辅助作用,既能避免影响到企业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能有效减少外包成本。

2.审计服务和咨询。主要就是借助于外部审计人员的服务和咨询功能对企业内部审计的人员配置和整体结构进行优化和完善,在整个审计外包中,外部审计人员充当着顾问角色,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

3.内外合作审计。主要就是通过企业审计人员和外部审计人员共同建立内部审计项目组,内外部的审计人员负责不同的任务,而且内外部的审计人员可以在工作中相互沟通和辅助,这种外包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审计效率,也可以保证审计工作的整体质量。

4.整体外包。主要就是将所有的内部审计工作交给外部服务机构进行,而企业自身则不再设立审计部门,并保留内部审计主管对审计业务进行监督和沟通,从而有效减少审计部门的建设投入,使企业内部的运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问题

1.决策风险

有些企业在进行审计外包过程中,常常会忽略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在选择外包形式的时候无法正确分析外包内容和外包目标,无法准确把握外包的可靠性和风险性,而且也不具备科学的评判标准,导致整个外包决策过于依赖管理层的个人经验和主观意识,最终使得外包方式存在不合理、不科学情况,极大增加了内部审计的外包风险。

2.漏审风险

在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背景下,外部审计人员与企业仅仅是一种业务委托关系,所以外部审计人员无法充分掌握企业的内部现象。而且大多数的外部审计机构负责多个企业的审计业务,这就使得外部审计人员的工作量相对较多,很容易在工作中出现疏忽状况,继而造成漏神问题。此外,外部审计机构的人员流动也相对较大,无法保证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3.机密风险

随着企业内部审计外包决策的深入实施,外部审计人员会接触到企业更多的内部信息,甚至是接触到一些核心机密,若是外部审计人员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很可能就会出现舞弊行为和信息失真等现象,最终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经济风险,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问题的具体对策

1.合理选择外包形式

在企业内部审计外包业务的开展过程中,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管理情况和发展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比如在小型企业资源和成本存在较强的局限性时,可以采用整体外包形式,以此降低资金投入量,确保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在企业没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或是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在经过岗位培训之后也无法完成审计任务的时候,也可以考虑采用整体外包形式。若是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内部审计能力,且经济能力相对稳定的时候,应积极考虑补充外包、审计服务与咨询以及内外合作审计等方式,从而有效确保内部审计外包的科学性及可靠性。

2.正确选择外包机构

根据现状来看,我国外包审计机构的情况较为复杂,外包机构的门槛相对较低,这就使得各个外包机构的整体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化现象,所以企业在进行审计外包的时候要选择实力较强的专业外包机构,这就需要企业详细做好信息工作,准确掌握各个外包机构的基本情况和市场口碑,以便能够针对那些信誉不良、资质不高的外包机构进行排除,并结合企业的经济能力对外包机构的收费标准进行合理考虑和选择,以此确保审计外包能够兼顾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从而有效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整体效益。

3.强化外包管理理念和风险意识

为确保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有效进行,企业应充分认识到风险识别和外包管理的影响作用,若是无法准确把握内部审计的外包地位,无法正确选定外包形式、外包内容和外包形式,不仅会极大削弱企业资源的使用价值,也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外包风险,甚至直接造成审计效率较低和失败的状况。因此,企业的管理层必须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意义,详细掌握内部审计相关的管理理念,并针对内部审计外包做好风险评估,以便能够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外包的整体价值,使企业内部审计的外包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使企业的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得到保障,从而有效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外包中的主要问题就是决策风险、漏神风险以及机密风险等等,为有效确保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应合理选择外包形式、正确选择外包机构、强化外包管理理念和风险意识,从而有效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效率和质量,使企业的管理质量得到有效保障,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坤.论我国内部审计外包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801:164-166.

[2]李九妮.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37S1:50-53.

[3]李文佳.企业内部审计外包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6:17-18.

[4]李卉.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问题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0:118-119.

[5]侯嘉喆,曹婧.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问题的研究[J].河北企业,2017,07:46-47.endprint

猜你喜欢

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问题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企业竞争中供应链管理的作用
基于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风险及应对措施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中国外包市场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