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兴趣培养对于提高中专体育教学质量的作用
2017-11-14梁广钿
梁广钿
【摘要】兴趣是人学习的源动力,直接影响着人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中专体育教学不仅是锻炼学生身体的基础课程,更是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载体。而兴趣是学生开展终身体育的基础。因此,体育兴趣培养对于中专体育教学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体育兴趣培养对中专体育教学的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中专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路径。
【关键词】中专体育教学;体育兴趣;作用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158-01
伴随着时下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中专院校作为技工人才的培养基地,其重要地位愈发凸显。社会一线技工人才的匮乏,市场竞争的趋势,使得中等职业院校更专注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体育教学投入稍显欠缺。但是,现代社会竞争愈发激烈,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强度高,对身体素质要求高。因此,中专院校在技工人才的培养上不仅要加强其专业技能塑造,更要强化其身体素养,强其技能,健其体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更好的胜任未来职业道路需求。而这些都需要体育教学的强化,需要体育兴趣的支撑,本文正是从体育兴趣着眼,阐述其对体育教学的作用,提出中专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之径,切实提升中专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强健体魄的技工人才。
一、体育兴趣对中专体育教学的作用
1.体育兴趣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驱动人从事某一活动的动力,学习本就属于行为动机,个人感兴趣于某一事物,就愿意接近它、了解它,学习亦是如此。兴趣是人发自内心的行为动力。教学实践表明,具备体育兴趣的学生,更愿意投身于体育运动之中,能更为积极的参与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中有着极高的表现欲望与运动欲望,希望在体育运动中习得体育技能,掌握体育技巧,更加愿意自主学习。
2.体育兴趣有助于学生体育成绩的提高
学生体育成绩是验证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基本依据,而学生体育成绩又与学生参与体育训练、体育活动的程度紧密相关。研究表明,具有体育兴趣的学生,更为注重体育锻炼,重视体育课程与体育训练,重视用科学手段开展体育运动,积极领悟教师训练意图,希望通过体育训练提高身体素质与运动水平。因此,对体育感兴趣的学生,对上体育课也有浓厚的兴趣,总是表现出积极学习的良好态度,体育训练效果佳。而对体育缺乏兴趣的学生,则不愿意上体育课,在课上往往表现出消极懈怠、冷漠无视,不愿意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体育训练效果差。即可见,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积极主动性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质量,而兴趣作为学生积极性的助力剂,对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
3.体育兴趣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中专教育旨在培养适应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工人才,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技工的高强度作业要求其应具有强健的体魄,而终身体育这一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更是指导人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体育锻炼,不断提高身体素质。而体育兴趣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动力,更是将体育融入日常生活的基础。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会促使他们更为主动的参与体育锻炼,并将其转化为内在意识与日常行为,在心中树立其终身体育意识,继而转化为每一天的体育实践锻炼,实现“终身体育”。
二、中专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路径
1.基于职业需求,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中专教育以培养适应于社会职业需求的技工人才为中心,中专体育教学也应基于学生专业,结合就业需求开展体育教学,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以电梯安装维修专业学生为例,由于他们在未来工作中需要攀高作业,因此,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协调平衡能力与身体力量,对此,该专业学生需着重培养其身体协调性与力量性。体育教学中则应基于此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开展锻炼学生身体协调性能的体育活动,渐趋培养他们在这方面的体育兴趣。通过专业导向性教育,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是提升中专体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2.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当前中专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在于中专体育教学内容乏味、陈旧、传统、教条,缺乏对学生年龄、心理的针对性研究,内容设计脱离学生实践,导致學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体育教学效果。对此,中专体育教师应立足于中专生年龄、身心特点、身体情况、具体爱好、发展动向等,结合专业职业需求,参考教学大纲,编排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如,体育知识与体育游戏相结合,体育活动与素质竞赛相结合,利用可激发学生兴趣的体育活动开展教学,易于学生接受,且能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兴趣。
3.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现代教育愈发提倡学生主导地位,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说教式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中专体育教学需求。鉴于此,中专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着力创新教学方式,开展互动教学、游戏教学、分层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排球教学中,若是单纯采用枯燥技术,必然显着枯燥乏味,为此,可利用“搬家游戏”开展教学,即借助不同移动技术,搬运不同位置的排球,比赛某一组或个人成绩,从而激发学生对排球联系的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体育课堂中,教师还可教学生跳韵律操,在课间休息或即将下课时全班跳起韵律操,在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舞姿中激发学生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上完每一堂体育课。
4.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每个学生身体素质、可承担的身体负荷也不同,为减轻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压力,应开展因材施教,开展差异性的分层教学。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按照统一标准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活动,但是有的活动运动量大,身体单薄的学生很难完成,由此导致这些学生渐失对体育课的兴趣,更有甚者对体育课产生畏惧排斥心理。因此,现代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以因材施教为理念,开展分层教学。具体而言,教师充分了解本班学生身体状况、运动时可承受的负荷,运动技能强弱等,将学生分为A、B、C组,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例如,在练习800米跑时,教师可按A、B、C组将各组学生安排在6、3、1组,这样便能按照学生体能差异,更好的完成跑步练习,顾及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施展体育才能的机会,从而激发全体学生体育兴趣。
三、结语
中专体育教学不仅是引导学生积极锻炼身体的基础课程,更是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课程。文章通过分析体育兴趣培养对于提高中专体育教学质量的作用出发,阐述中专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路径,以体育兴趣,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促使学生养成积极自主的运动习惯,切实提高中专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征.以体育兴趣培养提高中专体育教学质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2:124.
[2]马鹏.体育兴趣培养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6,1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