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和特征分析与临床研究

2017-11-14刘翠红荣根满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8期
关键词:抗凝血肿溶栓

刘翠红 荣 阳 荣根满

(1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抚顺 113008;2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医务处,辽宁 辽阳 111000;3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医务科,辽宁 辽阳 111000)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和特征分析与临床研究

刘翠红1荣 阳2荣根满3

(1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抚顺 113008;2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医务处,辽宁 辽阳 111000;3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医务科,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方法将422例脑梗死患者按其病后有无出血转化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分析HT与合并脑微血栓(CMB)、血压、溶栓治疗及抗凝治疗等因素的关系,并分析实验组的134例脑梗死患者急性发作后出血转化时间及出血转化前病情,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结果实验组在CMB、血压、溶栓治疗及抗凝治疗等因素上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且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血肿型的出血转化时间在2周内的比例、出血转化前血压在160 mm Hg以上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患者发病后易出现出血转化,此时病情较重,严重威胁生命,因此应该早期诊断治疗。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脑微血栓;临床特征;危险因素

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该病发生后易出现出血转化现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脑梗死区域内发生继发性出血,即又称为“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T)”[1-2]。HT疾病病情较为复杂,有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表现,严重者会发生脑实质血肿[3-4],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因此如何早期诊断该病的发生及如何控制该病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的422例脑梗死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HT与合并脑微血栓(CMB)、血压、溶栓治疗及抗凝治疗等因素的关系,并分析实验组的134例脑梗死患者急性发作后出血转化时间及出血转化前病情,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422例脑梗死患者的相关信息,男240例,女182例,年龄53~80岁,平均年龄62.5岁。422例患者均经过CT及MRI检查最终确诊,并排除其他可疑疾病。

1.2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将422例脑梗死患者按其病后有无出血转化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从而分析HT与合并CMB、血压、溶栓治疗及抗凝治疗等因素的关系,并分析实验组的134例脑梗死患者急性发作后出血转化时间及出血转化前病情,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处理:对此数据采用SPSSV17.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从而分析HT与合并CMB、血压、溶栓治疗及抗凝治疗等因素的关系,具体结果见表1。

从上表结果中可以得出,实验组在CMB、血压、溶栓治疗及抗凝治疗等因素上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且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HT与合并CMB、血压、溶栓治疗及抗凝治疗等因素的关系[n(%)]

2.2 分析实验组的134例脑梗死患者急性发作后出血转化时间及出血转化前病情,总结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脑梗死患者急性发作后出血转化时间及出血转化前病情分析

从上表结果可以得出,血肿型的出血转化时间在2周内的比例是85%,非血肿型在2周内的比例是44.7%;血肿型出血转化前血压在160 mm Hg以上的比例是70.1%,非血肿型比例是20%,因此两组结果间存在显著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脑梗死出血转化是指脑部缺血后,机体血液再次发生灌注而引发的再次出血,是急性脑梗死的典型并发症,应引起高度重视。HT疾病病情较为复杂,有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表现,严重者会发生脑实质血肿,且在临床上分为血肿型和非血肿型。脑微血栓、血压、溶栓治疗及抗凝治疗是脑梗死患者发生HT的危险原因,其中CMB及梗死面积与HT的相关性最大[5-7]。针对脑梗死疾病来说,溶栓疗法、抗凝治疗是现代缺血性脑卒中的基本治疗和重要预防方法,而这些方法很可能是引起脑卒中后出血转化的高危因素,因此分析发生出血转化的高危因素对于选择有效的治疗措施,取得良好的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减少和避免其他疾病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医务人员应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做好预防工作[8-9]。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的422例脑梗死患者,分析HT与合并CMB、血压、溶栓治疗及抗凝治疗等因素的关系,并分析实验组的134例脑梗死患者急性发作后出血转化时间及出血转化前病情。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CMB、血压、溶栓治疗及抗凝治疗等因素上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血肿型的出血转化时间在2周内的比例、出血转化前血压在160 mm Hg以上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在诊断出脑梗死疾病时应密切观察治疗时患者体征、及时检查关注是否发生出血转化,以减少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的发生率,从而减少患者病死率。

[1] 慕容洋洋,江山,龙虎生.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与前瞻性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16,55(1):31-33.

[2] 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633-639.

[3] 张悦,荣阳,荣根满.凯力康联合凯时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7):883-886.

[4] 张爽.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D].吉林:吉林大学,2012.

[5] 于利平.脑梗死出血转化41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5,14(25):3099-3100.

[6] 洪梅,荣阳,荣根满,等.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分型与诊断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2):68-69.

[7] 邵桂满,荣阳,荣根满,等.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特征与病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9):36-37.

[8] 凌国喜,荣阳,荣根满,等.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9):36-37.

[9] 蒋玲,荣阳,荣根满,等.大面积脑梗死的体征和影像学诊断价值与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7):86-87.

[10] 刘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研究,2015,23(19):53-55.

[11] 王洋,荣阳,荣根满,等.脑梗死急性期致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2):64-65.

R743.33

B

1671-8194(2017)28-0075-02

猜你喜欢

抗凝血肿溶栓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
Mutually Bene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