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2017-11-14刘玉成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8期
关键词:脏器符合率B超

刘玉成

(辽宁省锦州石化医院 放射线科,辽宁 锦州 121001)

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刘玉成

(辽宁省锦州石化医院 放射线科,辽宁 锦州 121001)

目的本文就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所收治的90例腹部创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45例。实验组患者予以CT检查,参照组患者予以B超检查,将两组患者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较,对比其诊断符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对比参照组明显较高,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0.05),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对腹部创伤患者实施CT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及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腹部创伤;CT诊断;超声检查;应用价值

腹部创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多是由交通事故、摔伤等引起,患者发病后以恶心呕吐、腹痛、血尿以及便血等为主要表现[1]。如得不到及时诊疗,会引发器官衰竭、休克等不良事件,对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带来一定威胁。准确的诊断方法,可对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争取宝贵时间,以免延误治疗。本文为探究腹部创伤患者的有效诊断方法,对于我院近一年所收治的部分患者予以CT扫描检查,诊断结果较为理想,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分析:此次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腹部创伤患者,均经病理结果被证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45例。实验组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分布在17~62岁,中位年龄为(42.3±5.3)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15例,坠伤11例,摔伤8例,锐器所伤11例;就诊时间为2~6 h,平均(3.3±0.5)h。参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分布在16~65岁,中位年龄为(42.8±5.5)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17例,坠伤10例,摔伤8例,锐器所伤10例;就诊时间为1.5~5.5 h,平均(3.1±0.6)h。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进行对比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对于此次研究均有知情权,自愿参与,所签署的知情同意书已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检查方法:实验组患者予以CT检验,层厚以及层间距均设定为5~10 mm,扫描视野设定为50 cm;而后对患者腹部进行平扫,之后进行CT增强扫描,自患者膈顶部位扫描至肾下级,扫描过程中要对患者腹膜后腔、肠道的变化情况加以关注,如出现游离液体、血肿、腹内脏器裂伤情况则判定为阳性。同时应对患者实施吸氧、补液以及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由经验丰富的影像检查医师进行对检查结果进行读片。

参照组患者予以B超检查,应用我院使用的数字B型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探头设置为3.5 MHz。由医护人员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对其实施常规探针检测,观察患者的腹腔内有无积液,同时详细探查患者的受伤部位及其周围脏器组织。

1.3 诊断标准。CT诊断标准[2]:在患者的脏器包膜下存在月牙形或条形血肿,且在破裂血肿处可见低密度影,包膜、脏器内膜、后腹膜的密度表现均有所不同,则判定为实质性脏器受损。患者有胃肠壁血肿情况,并在膈下、腔内存在少量的游离气体与积液,则判定为空腔脏器受损。

B超诊断标准[3]:当图像显示脏器增大、变形时则为病变阳性;实质器官内存在不规则回声,并在周围有液性暗区,可判定为实质器官受损;如在影像液性区内出现不规则液性区,并且肠内蠕动有所异常,具有明显的积液肠道充盈症状,则可判定为空腔脏器受损。

1.4 观察指标:以患者的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将两组患者的CT检查结果或B超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统计两组患者的诊断的符合率。

1.5 统计学方法:此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整理及分析,诊断符合率采用百分比(n,%)表示,对比结果行卡方检验;其他计量资料以均数±表示,对比结果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病理诊断结果的比较:两组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结果为腹部创伤,包括脾损伤、胰腺损伤、膀胱损伤、胆道损伤、肾损伤、肝损伤以及肠系膜损伤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病理诊断结果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的比较:实验组中,共有43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相一致,CT诊断符合率为95.56%(43/45);参照组中,共有34例患者的B超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相一致,B超诊断符合率为75.56%(34/45);与病理诊断结果相对比,实验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对比参照组,明显较高,卡方检验结果显示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的比较(n,%)

3 讨 论

近年来,随之意外事故的不断发生,腹部创伤的发生率也有所上升;患者如未能得到准确诊断与及时治疗,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伤,还会增加其家庭负担。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腹部创伤疾病的重要手段,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4]。以往常为患者采用B超检查法进行诊断,但该方法的特异性较差,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B超检查可对患者的损伤部位进行局部断面,难于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全面诊断,故我院近年来主张为腹部创伤患者实施CT检查方法进行病情诊断。

CT检查方法具有人体内部三维模型构建功能,可使诊断结果更具及时性与准确性。CT检查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可将患者的腹内脏器情况清晰的展现出来,有利于患者腹部损伤程度的评估[5],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实施提供依据。该方法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应证,如腹内脏器损伤、腹腔穿刺、腹腔灌洗诊断患者;锐器损伤患者、非手术治疗但需行损伤情况动态监测患者等,均可行CT扫描,对其病情进行诊断、评估。在扫描过程中,实施平扫与增强扫描相结合,能够有效减少漏诊、误诊情况,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率[4]。尤其是对脾损伤的诊断,通过增强扫描能够将脾包膜裂隙、腹腔内积血现象清晰的反应出来;还可显示出胰腺断裂或裂口部位的损伤程度,这是B超检查无法比及的[7]。此外,在对腹部损伤患者进行检查时,影像学医师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严密观察,如病情危急要进行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治。

此次研究中,参照组腹部创伤患者予以B超检查方法,实验组患者予以CT扫描检查法,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与病理对比的符合率为95.56%,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5.56%,且P<0.05;这足以说明CT检查方法对腹部创伤患者的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CT检查在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有效减少漏诊、误诊情况,值得推广。

[1] 陈庆华,李峻,陈建峰,等.急诊CT平扫对闭合性腹部创伤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0):1547-1548.

[2] 张永利.分析腹部严重创伤致腹腔间隙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C].//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第二次高峰论坛,2015:1-2.

[3] 叶晓青,陈健,谭旭艳,等.全腹部64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诊断创伤所致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78-80.

[4] 茅旭平,陆建东,许冰弦,等.CT平扫在腹部闭合性创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1):102-104.

[5] 范惠敏.CT与急诊床边超声对创伤患者腹部损伤诊断的时效对比研究[J].医学信息,2014,28(31):46.

[6] 郑忠勤,徐燕.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4):636-637.

[7] 童元法,严科龙.C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4):643-644.

R656

B

1671-8194(2017)28-0053-02

猜你喜欢

脏器符合率B超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多脏器功能衰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基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评析新冠病毒致多脏器损伤作用及中药干预作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写字的尴尬
在达古雪山巅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