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镇五年 开花结果

2017-11-10王跃

北京青年周刊 2017年44期
关键词:田沁鑫戏园孟京辉

王跃

那是2013年,首届乌镇戏剧节开幕前,关于在这个中国东南部的小镇办戏剧节的质疑声不少。如关东散人就曾发微博提出疑问:“乌镇为什么要搞戏剧节?乌镇要成为一个戏剧镇,长年有戏看吗?演出单位从哪儿来的?观众从哪儿来的?谁会长期在乌镇搞戏剧?谁会特地到乌镇去看戏?”转眼间已是2017年10月29日,第五届乌镇戏剧节在11天的狂欢后圆满落幕。

过往五年便是最好的答案。每年的十几天时间,国内外的顶尖戏剧团体会带着优秀剧目来这里亮相,戏剧人、戏剧爱好者们如约而至,即使普通游客也可以尽情享受这场误打误撞的文艺大party。

五年里,乌镇已拥有十多个可以演戏的场地。很多人都知道,乌镇西栅是陈向宏设计并一笔一笔地画出来的,而戏剧节之后,他建剧场就上了瘾。这里有斥资5亿元拔地而起的乌镇大剧院,有古香古色的沈家戏园和国乐剧院,诗田广场、水剧场这样浪漫的露天舞台,以及蚌湾和秀水廊一对双生小剧场……而任意一个码头、广场、庙前、转角空地都是天然的舞台,那些自由的、实验的、有趣的小戏随时在上演。

赖声川、田沁鑫、孟京辉、黄磊这些戏剧大家都在乌镇安了家,让戏剧与乌镇一起生长。赖声川宅邸旁边就是传统的沈家戏园,他说:“乌镇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我喜欢坐在河边想我的创作”。孟京辉说:“那感觉,东方与西方,内在与外在,现实与超现实,交融在一起。”他的“恋爱的犀牛”咖啡馆便傍水而居。田沁鑫的工作室偏居一隅,室内就是一个排练场,墙上贴满了24部大戏的海报,帷幕一拉开就是整面墙的镜子。黄磊的“似水年华”酒吧成为戏剧人的聚会之所,在这儿喝上一杯,一回头没准儿就看见了何炅、林青霞、袁泉、王学兵、韩童生……

今年,一个乌镇本地的小伙子一下買了18张戏票,他说,好戏都演到家门口了,当然不能错过!一位从苏州赶来的姑娘,去年和同学一起看了林兆华的《戈多医生或者六个人寻找十八只骆驼》,觉得“大导”耄耋之年依旧上台和观众们问好,很真诚!今年,她自己来看戏,排了一个多小时队参加何炅、黄磊的小镇对话,现场还被黄磊选中问了个问题,很是兴奋。在景区民宿打工的小聂,赶上放假一天,就排了青年竞演的票,看了三场小戏,第一次看戏的她觉得很有趣,一直笑个不停,后来发现何炅就坐在她斜后方,顿时端庄了许多,忍不住会偷偷瞟一眼。周末从上海来乌镇“团建”的陆女士,正巧碰上了戏剧节,同事们都当天回去了,而她决定在乌镇住一晚,看了一下午嘉年华演出,还幸运地在现场买到了《叶普盖尼·奥涅金》的票。资深文化记者王润说,她去年放弃了日本利贺戏剧节,但每年都要来乌镇,因为乌镇戏剧节她从首届就参加,像一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有感情,每年在这儿会会朋友,看完戏喝一杯,看外国戏还有中文字幕,多好……文化名人史航说,乌镇有天空,这里可以露天演戏——北上广都不能,只有乌镇有街头嘉年华——这是戏剧的起点,在这里,戏剧永远可以和自己的起点在一起。

黄磊说,五年前发起戏剧节,就是图好玩儿,是发于心的一个梦。但不断地往前走,人们逐渐体会到它所带来的能量,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戏剧节就像一颗善意的种子。种到了很多人心里,直到开花结果。”

endprint

猜你喜欢

田沁鑫戏园孟京辉
晚清伶人开办戏园管窥
晚清上海租界戏园为何能遵守国忌禁戏?*
陌生与间离——以孟京辉版话剧《茶馆》为例分析布莱希特的艺术理念
清中期北京戏园演剧生态初探
田沁鑫:回归自己的表达
中国先锋话剧的文体创新
田沁鑫:为戏剧置身出世入世间
从晚清报刊新闻看戏园治安问题
表达
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