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演“肩上芭蕾”的感受

2017-11-07胡韬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杂技与魔术 2017年5期
关键词:芭蕾练习者杂技

◎ 文︱胡韬(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图︱作者提供

我演“肩上芭蕾”的感受

◎ 文︱胡韬(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图︱作者提供

长久以来,提到“肩上芭蕾”这四个字,与它划等号的几个词汇基本是“力与美”“刚柔结合”以及“跨界融合”。而奠定“肩上芭蕾”在国内和世界杂技界如此地位的,并不是其高难度技术技巧的优势。在杂技世界里有太多挑战人体难度极限的技术或独有的完整节目,它们都绝不亚于“肩上芭蕾”。但是大家对“肩上芭蕾”的美好印象有许多,“美”“惊艳”“可观性强”。还有另外一个角度的诠释“艺术成分高”“综合感染力强”等。这些评价都正确,也很给力。这是从一个观众的视角能够直观看到,并用心体会到最积极的效果。今天我想同大家分享一些作为“肩上芭蕾”练习者以及演绎者亲身经历的一些过程和不同的心理感受。

12年前,我结缘了“肩上芭蕾”,老师就因为我长得天生壮实,是块干底座的好料,于是选择了我,于是我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湖南省杂技团里第一个练习“肩上芭蕾”的演员。我的搭档,她当然是位女性朋友,她属于力量和柔软度兼备的优秀演员,只是个子稍小。

刚刚接触这个节目的时候,我是相当自信的,毕竟练习杂技以来我在力量方面就有天生的优越感,再加之不服输的性格,促使我在杂技道路成长的过程中始终能将力量这一优势保持着,并有持续向上的趋势。这也是老师坚持让我练习“肩上芭蕾”的重要因素。当然,搭档是非常重要的,彼此之间配合一个技术,底座力量够不够,是直接可以影响到尖子心理的,毕竟在做很多危险技术时,尖子的生命安全是完全掌握在底座的一念之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底座有没有责任心注定了“肩上芭蕾”节目的寿命长短。而尖子做动作是否卖力,被托举或被抛接是否提着气去完成,里面的差别也很大,配合得好底座很省力,动作呈现出来也很轻巧。反之,就会出现各种笨拙丑态或者反复失误。在漫长的练习过程中,如果拥有一个好搭档,至少可以让彼此少吃三分之一的苦。肩上芭蕾对练习者的要求也相当苛刻,比如说:身材、柔软度、平衡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都得有上等表现,所以这些特点都需要在枯燥无味的训练中彼此创造出来。

此时,我更应感谢我的那位严谨而富有相当经验的老师,她曾经是一名国内相当优秀的杂技演员,演出节目众多,演技精湛,多次在国内外赛场上获得大奖。我能在这样一位强悍而又优秀的老师名下当学生,是种幸福,更是一种幸运。

学员时期,老师给我跟搭档安排的训练时间是:5∶30-8∶00、8∶30-11∶30、14∶30-17∶30。假如训练得不尽如人意或者赶时间需要突击某个技术动作,老师会在晚上再加练几小时,而且老师对动作的要求非常严格,训练密度又大。要知道“肩上芭蕾”是相当耗体力的节目,这种训练强度几乎可以让任何人都不会有太多闲情雅致去做别的事情,能休息就抓紧时间休息,脑子里只有两件事最重要:训练、睡觉。因为明天跟今天一样累,亦或者会更累。每天的具体训练内容其实也简单:老师教会的技术动作反复成功练习五至十次,然后换下一组动作继续相同的数量,假如一切训练得顺利,那就可以按时顺利的下课了。可问题就出在“数量”这个环节了,训练过程中,老师可是把数量把控到“点”上了。前面讲过一个技术动作成功完成了五次至十次就算是过了。但关键是老师已经把握住我们正常训练体力极限的点,一个动作每次坚持到还剩一两次就能完成时,才发现力量已经到了自认为的极限了,怎么提神都完成不了后面这一两次。就这样,今天还有几组要求训练的动作都没接触到,这一堂课可能就耗在这个自认为力量不足而无法完成的动作上面了。大家可能会想,练不动就休息,等力量恢复了再去完成。这个想法在我的脑海里每天都没放弃过,直到老师的一句话让我从此打消了这个念想。“在真正的舞台上,面对成百上千观众,观众会因为你暂时的体力不足而原谅你?会允许你休息片刻等体力恢复了再接着继续欣赏你的节目?”是的,如今身在舞台才真正明白,不只是观众因素,真正上了舞台人的心理神经会比平时更加紧绷,肌肉也会随之加速僵化,基本功不扎实,原本台下能够完成的节目,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身体上的变化,一切会变得没有平时训练那样容易掌控。老师非要逼着我们完成剩下的一两次数量,其实还有两个潜在目的,第一层是:挖掘学员的潜能以及鞭策意志品质,在自己都认为没能力完成的状态下,逼迫着强行完成。一旦成功了,就不只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自信心的提升。这种自信比别人嘴里夸奖出来的要来得刻骨铭心得多。另一层是:自己身体达到极限后再努力一把实现自我超越,这时我已经能够用实力相信自己是可以完成这种数量的。涨功、涨力量也就是靠最后这极其困难的两次的坚持才最出效果。到这里,才算是从心理、身体上都能有余地的驾驭这个技术动作。

一般来说“肩上芭蕾”的组成结构是:由各个小技术动作和舞蹈形体姿态组合而成,这个组合才称之为一个组合动作。完整的“肩上芭蕾”节目就是由5至7个这样的组合动作组成。而表演时间大约限制在5至7分钟。这种节目组合现象跟其他许多杂技有所不同,它更加讲究表演的流畅性,技术的连贯性以及音乐的融合性。因此有人把“肩上芭蕾”称为“跨界型表演”。它需要演员尽量在把持高技术能力的前提下,表演更贴近舞者般的灵动,再通过舞蹈的结合,尽量掩盖因平时枯燥无味的训练里有意无意间带来的惯性的机械化、模式化的一些小动作。在此基础上,更需要演员听得懂音乐,肢体跟得上多变的音乐节奏。也许这正是大家所讲的“综合艺术”。

“肩上芭蕾”是个多元化的节目,因此才能够更好地融入各种多元化的大小舞台以及各种不同的剧目、剧情。比如,我所演绎的“肩上芭蕾”会经常应海外国家邀请参与各类商业和访问性表演,无不受到国外友人们的赞赏和尊重;再比如,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型杂技剧目《青春如画》《芙蓉国里》《梦之旅》都有我演绎的“肩上芭蕾”的身影。“肩上芭蕾”本身就是很前卫并且充满魅力的艺术作品。也是它给我增添了一个演员所追求的光彩和荣耀。

今天,我依然凭借着“肩上芭蕾”活跃在国内外舞台,给喜欢杂技艺术表演的朋友们展现它的无穷魅力。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群众能够关注杂技艺术表演以及“肩上芭蕾”这样的优秀艺术作品,因为我们一直在不停地努力着,包括下一代的“肩上芭蕾”练习者们,也在稳步的学习中不断上升。我相信,他们能够很好地传承“肩上芭蕾”这个节目,并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我,给中国杂技艺术添砖加瓦,同时也让湖南杂技艺术生生不息。■

猜你喜欢

芭蕾练习者杂技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因为你的表演,我爱上了芭蕾
春天的芭蕾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我爱芭蕾
老鼠演杂技
健美操训练中舞蹈意识的培养方法探析①
冰上瑜伽
“绳子拉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