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型杂技人才的界定和培养

2017-11-07丁环美濮阳市杂技学校

杂技与魔术 2017年5期
关键词:团里杂技团杂技

◎ 文︱丁环美(濮阳市杂技学校)

复合型杂技人才的界定和培养

◎ 文︱丁环美(濮阳市杂技学校)

所谓复合型杂技人才,简单说就是指在杂技表演中身兼数职的人才,是相对单一型人才而言的。在杂技晚会上,我们可以看到,有的演员刚从《椅子顶》上下来,就又换了一身服装,去上《倒立技巧》了,然后又上《双爬杆》《大武术》等节目,这样的人才我们叫复合型杂技人才。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在杂技情景剧的演出中,他一会扮演猴子,蹦蹦跳跳去《钻圈》;一会又扮演小老虎、小鹿,在多个节目中演主角。这类演员往往有“跨界”的技能,是多面手,我们也叫他复合型杂技人才。一个演员如何界定他是否复合型人才,又该如何培养呢。

在各杂技团急需人才的今天,我们的杂技教育就应该培养这样的复合型人才。首先应该培养那些从事杂技事业意志坚定,百折不挠的“一根筋”人才。这种人才一般对团里有知遇之恩,一旦培养成功,就业之后就踏踏实实在团里工作,为团里作贡献,同时发展自己的事业。团里对这种人才,也应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如提前转正、提高薪酬、增加出国演出机会等。毕竟,他们都有归属感、荣誉感,在意在本单位取得的成就。

一、复合型杂技人才的界定

在杂技教育中,杂技的本体教育、技巧培育、基本功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现时代“跨界”教育也是必需的。一位杂技演员必须精通杂技,还要会舞蹈、戏曲、武术、艺术体操或魔术、驯兽、马戏等,这样的杂技演员才算是复合型人才,才能在晚会或杂技剧中独当一面。

一名杂技学员,在学校里要学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目,几个节目间没有冲突,能自然地“杂揉”在一起,如只要学会了顶功,那么不管是《椅子顶》《高椅》《倒立技巧》《单杆倒立》等一般都会演,但能跨项目的杂技演员就不简单了。濮阳市杂技团原有个节目《滑稽钢丝》,一位演员名叫尚永甫,是专门练顶功的,他不但能在软钢丝上“爬顶”“头顶”,还会在钢丝上骑无车座的单车,不用肩扛,只是倒立用两胳膊交替搅车,就能前进和后退。这个节目曾在1991年第三届全国杂技比赛中获得铜奖,这个节目的“头顶摆柳”“爬顶摆柳”“倒立搅车”等技巧至今仍是比较少见的。所以,界定这类人才,主要是看其所掌握的技能、所能表演的类型以及他对这些技能的理解和认识。

二、复合型杂技人才的培养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目经过嫁接,拼成一个节目,是一种创新,这种节目几乎各杂技团都有。如1987年上海团推出的《跳板蹬人》,就是将“小跳板”的弹砸与“蹬人”的蹬落组合在一起而成。又如六七十年代的《扛定车》,将“扛竿”技巧与“定车”技巧组合到一起而成。还有《扛排椅》《晃板杂耍》《车技花盘》《绸吊顶技》等,一听名称就知道是“混搭”型节目。这种创作手法在杂技界比较普遍,各杂技团都有类似节目,这是一种大家都认可的创作。这些节目在“混搭”的同时,也增添了新技巧,而新技巧是需要下功夫去学习的。

前面我们所认定的复合型杂技人才,就可以在这种“混搭”型创新节目创排中加以培养。首先,演员们应具有良好的基本功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给予多种技巧、技能的训练和研习,使演员拓展出新的技巧,具备多种表演技能,以适应不同节目类型的演出。这样,在实践中培养,在表演中提高,能够使演员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成长,成为多面手,成为复合型杂技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杂技教育也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以北京、上海、吴桥、濮阳等为代表的一批杂技学校正在探索中前进,各团的杂技教育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班级式的杂技教育正在成为一种时尚,杂技教育已经进入教学大纲、基本功教材、节目教材的新天地。

进入新世纪后,由于杂技主题晚会、杂技情景剧、杂技神话剧、杂技童话剧、杂技魔幻剧等的出现,杂技教育更是进入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时代。杂技教育的课件化、电脑化、视频化、电算化已在流行。只要杂技发展有了新的需求,杂技教育就应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走出一条培养复合型杂技人才的新路,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猜你喜欢

团里杂技团杂技
武汉杂技团杂技剧《英雄之城》
中国杂技团杂技剧《呼叫4921》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猫眼电影是怎么从美团里长出来的?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比翼双飞
角儿
老鼠演杂技
借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