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
2017-10-25隋逸
隋逸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开放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进入,使中国经济更有活力,但是同时,也使中国资源消耗增多,环境质量下降。本文首先梳理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然后在Grossman和Krueger对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研究基础上,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环境污染程度正相关,外商直接投资会加剧我国环境污染。随后从社会要求和法律依据两方面论证了外资企业承担我国环境污染责任的必要性。最后,为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向外资企业和政府提出建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环境污染 规模效应 结构效应 基数效应
一、前言
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产业转移的趋势逐渐加强,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中国成为国际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拉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创造就业机会,推动中国经济融入世界。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浪潮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改善,对环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在给中国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损害了我国环境。比如发达国家将能源工业、化学工业、制造业等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直接带动了中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就业率的提高,但同时造成了更多的三废污染。良好的环境是人民安康的基本条件,无法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将束缚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和谐良好发展。
本文立足现阶段中国国情,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依据,通过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来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经济发展之路。
现阶段外资企业对我国环境污染影响的现状分析
二、我国外资情况分析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格局下,国际分工逐步深化,资源配置在全球范围内优化,国际投资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随着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中国成为国际投资的重要目的地。本文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9—1986初始与起步阶段。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通过拉开了我国利用外资的序幕。这一阶段是FDI在我国的起步阶段,企业数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但增长极为缓慢。第二阶段是1987—1993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改革开放进程加速,这一阶段外资企业大规模进入中国,外商投资的领域更宽,方式也灵活多样。第三阶段是1994—2001低速发展阶段。在此期间我国取消了许多不合理的进出口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加上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我国外商投资者情况呈现低迷态势。第四阶段是2002—2014持续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加入WTO使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吸引外资的能力。外资企业数有下降趋势,但总体来说稳定发展。
从空间上看,不管是外资企业数还是实际使用外资金额都是东部地区最多,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少,其中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有吸引外资的地理优势,且东部地区的各省市大多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市场规模,劳动力等方面都有很大优势。
我国FDI的产业分布特征为:第二产业比重最高,占总比重的一半以上,其中以污染密集为特征的制造业外商投资最大;第三产业相对第二产业较小,居第二;第一产业与其他两个产业的差距较大,占得比例在三者中最小。
三、FDI对环境的影响
FDI的大量进入使我国的投资结构发生变化,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我国的环境。健康权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我国严重的环境污染对居民的身体健康有巨大的威胁。环境问题是发展的绊脚石,无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很难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被称为工业“三废”,他们是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其增加导致环境问题,目前我国主要环境污染问题有:(1)大气污染;(2)水土污染。
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效应是指外资的流入通过使经济规模发生变化,从而使环境状况发生变化,这种影响不仅仅是正面的或者负面的。
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使当地外资經济规模扩大,同样整个国家的经济规模也扩大,促进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居民对生存环境的质量要求,为了达到日益提高的环境标准,当地企业会增强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力度。另一方面,外资的流入使东道国经济规模扩大,这意味着在经济生产活动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成都也随之增多。所以,外商直接投资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环境也产生了危害。
从我国对外开放以来,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腾飞有推动作用,居民环保意识也有所提高。FDI的正面影响不可忽视,但是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会让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进一步对环境产生影响。如果外资对以技术为主导的行业投资比重较大,将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环境质量。反之,若投资高排放的产业,则会破坏环境。另外,在产业专业的过程中,跨国公司会将新的技术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新技术的进入对环境产生作用。FDI通过技术扩散和技术溢出效应,正面影响东道国的环境状况。
综上所述,外商的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环境影响是双方面的,其分别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对环境状况造成影响,可以看出,在我国,外商的直接投资一方面通过输入技术,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使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另一方面,通过投资高排放高污染的企业使我国的环境状况恶化,加之考虑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发达国家更倾向于将劳动力密集型和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过来,所以本文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的影响弊大于利,与我国环境污染程度正相关,外商直接投资会加剧我国环境污染,外资企业需承担我国环境污染责任的。
四、对策建议
通过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增大有关系,外资进入对我国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为了尽可能降低外资企业在生产中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提出以下建议:
(一)对外资企业的建议
1)外资企业要自觉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积极承担在东道国的社会责任,对于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有“谁污染,谁治理”的意识。要有长远发展眼光,不能只关注眼前利益。注重环保,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会赢得社会的尊重,提高企业社会形象。
2) 外资企业要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和国际社会行为准则,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恪守中国环保标准,同时遵守《跨国公司行动守则》等国际组织的相关规定。
3) 外资企业应提高管理和治污能力,绿色管理。在技术转移的过程中避免将发达国家淘汰的有害技术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加强供应商管理,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其环保能力,加强技术研发,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排污。
(二)对政府的建议
1) 合理引进外资,继续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机构。引进外资时政府要引导外资流向技术密集型的第三产业。2014年外商直接投资在第三产业的比重远超过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439.43亿美元,第三产业为830.36亿美元。外商减少对第二产业的投资,将投资重心逐渐转向科技含量高、污染少的第三产业有利于改善我国环境。但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以第二产业为主,截止2014年外资在第二产业的比重高达57.85%,所以目前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扔不平衡。继续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仍是政府的重要任务。同时也要合理分布外商直接投资的布局,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推动更多外资进入中西部地区。
2) 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环保标准,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因为我国相关环保法律和标准低于发达国家,所以部分跨国公司纷纷将不能在母国生产的污染企业转移到中国。所以提高环保标准,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惩治力度至关重要。对于外资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要一视同仁,不能为留住外资而牺牲环境利益。加快环境税立法的进程有利于改善外资企业逃避环境保护责任的现象。
3) 加强对环境的监管力度,打击相关部门贪污腐败。部分政府部门为提高政绩和吸引外资而降低环境标准,也有外资企业为了进入中国而向地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行贿。这些行为都会导致污染企业进入,破坏环境。政府应从自身做起,加强廉政建设,杜绝官员贪污腐败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邓柏盛, 宋德勇. 我国对外贸易、FDI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研究:1995-2005[J]. 國际贸易问题, 2008(4):101-108.
[2] 杨万平, 袁晓玲. 对外贸易、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时间序列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1982~2006[J]. 世界经济研究, 2008, 2008(12):62-68.
[3] 刘渝琳, 温怀德. 经济增长下的FDI、环境污染损失与人力资本[J]. 世界经济研究, 2007(11):48-55.
[4] 陈凌佳. FDI环境效应的新检验——基于中国112座重点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 2008(9):54-59.
[5] 张彦博, 郭亚军. FDI的环境效应与我国引进外资的环境保护政策[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4):7-12.
[6] 张德强. 外国直接投资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与融合——兼论我国如何平衡FDI与环境保护的关系[J]. 国际贸易问题, 2007, 297(9):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