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10-25张丽霞
张丽霞
摘 要:思维导图是由英国的托尼·博赞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辅助思考工具。它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结合了全脑的概念,包括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等。思维导图不仅作为辅助思考的工具,贯穿大脑信息加工的各个阶段,同时作为处理知识及学习知识的有效的新方法,直接应用到知识学习过程中。实验证明:思维导图为学生提供了思考框架,其知识表征方式及过程对知识的表达与理解,与数学教学有共通之处,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发挥思维导图在预习、复习、笔记及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有效的知识网络,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 数学教学 思考工具
一、思维导图在预习中的应用
课前预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对多数学生而言,所谓数学预习,就是浏览教材内容,对教材有初步印象,这样的预习显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笔者尝试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首先让学生在白纸的中央画一个椭圆,用一两个词写上本节内容的主要知识点,作为中央主题,然后从中央主题出发向外画分支(分支多少视内容而定),将每一小节的关键词填到主分支线上,当主分支线上还有更细小的分支时,则重复上述操作。在绘制草稿图形时,学生的大脑处于快速思考的状态,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阅读。完成所有关键词填写后,接着在思维导图上做好相关的标记。例如,在各分支上用彩色笔标注上“已明白”、“有疑惑”、“完全不明白”等,也可以使用“√”、“×”、“?”等符号来标记。如图1所示即为学生预习实数时的一幅思维导图。
用思维导图来进行预习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在阅读时能够集中精神,在短时间内把握住阅读内容的要点,理顺自己的思路。同时,标记的使用能让学生在听课时有的放矢,提高听课效果。另外,通过检查学生的思维导图,教师能够迅速找到学生对该内容的思维障碍点,确定重点与难点,使讲课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如图1所示,教师可以明确学生对无理数的概念的理解存在盲点,如何将无理数精确地表示在数轴上,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中要突破的。
二、思维导图在复习中的应用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对运用思维导图这种方式进行复习总结都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在复习中,首先,学生独立对整章知识进行总结,根据自己的理解,理清数学概念、规律及其区别、联系,区分重点难点,画出思维导图。其次,教师批阅学生交上来的作品,把握学生对整个章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对其在思维导图中体现的思维错误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第三,在复习课堂上抽取部分典型的作品,先由大家讨论该思维导图的优劣,进行补充与深化,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与提升,由于初中生的思维水平有限,教师的提高主要是将本章知识与已有知识进行联系,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形成知识网络,便于提取。各章、各单元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让学生自己找出联系,把所有的思维导图编织成自己的知识网,整个过程也是其乐无穷的。[2]
除了按章节复习之外,还可以按照知识分类复习,如函数知识,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三个主要分支,每个主要分支再细分为函数概念、函数图像、函数性质及应用等,这样当思维导图完成时,学生也有了一个十分清晰的函数知识框架。[3]
三、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记笔记
传统的直线型笔记仅仅是对教师课堂内容的机械的不完全的复制,相互之间没有关联、没有重点,而且很多学生忙于记录,没有时间真正地去思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改变自己是课堂主角的地位,久而久之,养成了学生记忆知识而不是思考知识的习惯,形成了思维惰性。而如果我们用思维导图来替代传统笔记,情况又会怎样呢?我们先来看一下思维导图相对于传统笔记的优势:
①节省时间:上课时,学生只需要记下关键词即可;复习查阅笔记时,看到的只是关键词,让学生的精力都放在重要的内容上,节省大量时间,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②充分开发右脑机能:在以往的理科教学中,老师更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右脑的使用。而思维导图色彩鲜艳配有图像,还有大脑愿意接受的发散图示,比传统笔记生动有趣。学生在记录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有效地刺激了右腦的使用。在学习时左右脑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大脑机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③容易记忆:思维导图符合大脑发散型的思维方式,而且大脑对于图像的接受度远远要高于符号,更容易记忆。
四、思维导图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积极倡导与组织实施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使用思维导图,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发展。
教师要选择一个任务可以分解,具有探究价值的内容。活动开始前明确目标,并对任务进行详尽的描述。在小组学习中,成员首先自由发挥,按照任务要求独立完成思维导图,画出主干和基本框架,然后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讨论,比较优劣,在已有的分支上添加新的内容或者从已有的分支想到新的分支,选代表将讨论结果绘制成一幅联合思维导图,最终完成任务。这样不仅老师可以通过每个小组的思维导图对小组的合作学习加以评价而且通过合作学习会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训练发散型思维,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使合作学习真正落实到实处。
实际上思维导图就是一种促进思维的工具,学生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达到终生学习的目的。当然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很多有待研究的地方,我会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逐步渗透,真正实现高效减负的目标,让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终生学习。
参考文献
[1]托尼·巴赞著.张鼎昆,徐克茹译.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景敏,张波.基于思维导图方法对职前教师极限概念理解的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6,(5).
[3]东尼·博赞.大脑使用说明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5一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