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势利导 温故知新

2017-10-25于洪林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青蛙笔者能力

于洪林

[摘 要]

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具备跳出教案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课程的延伸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学空间的拓展是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教学机智;课程延伸;教学空间拓展

一、教学案例呈现

记得有一次,在给初中学生讲两栖动物的时候,笔者根据当时教学大纲的要求,循着教案中的教学设计,按部就班地把两栖动物的身体结构特点、生活习性、代表动物、进化地位等一一向学生们做了交代,授课进行得十分顺利。看了一下表,距离下课还有十几分钟的时间,很好,一切都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剩余的时间可以进行课堂讨论了。于是笔者开始组织大家围绕着两栖动物展开讨论,讨论的内容无非就是“除了青蛙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两栖类动物?”“两栖类动物与人类都有哪些关系?”“青蛙与鱼类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等。城里的孩子,虽然接触的自然环境并不是那么多,但除了课本之外,通过图书、电视、网络等途径所积累的这方面的知识却并不少。于是,围绕着上述问题倒也讨论得热火朝天。突然,有一位男同学站了起来,大声问道:“老师,要想在家里养青蛙,该怎么办呀?”这个新奇的想法一下子吸引了全班同学的注意力,短暂的安静之后,课堂又活跃起来,有的同学给他出点子,更多的同学对他的想法加以非议。说老实话,他的这个问题笔者也从来没有想过。正如有些同学说的,从来没听说过谁能在家里饲养青蛙。笔者的目光重新落到他的脸上,那张充满稚气的脸上略带几分调皮,但更多的是真诚和渴望。窘迫中正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科代表的一句话提醒了笔者。“你说应该怎么办?”再看他,似乎头脑中早已有了自己的主意,神情中略带着一丝得意。于是笔者就接过来反问他:“是啊,如果你要在家里饲养青蛙的话,打算怎么办呢?”他略微犹豫了一下,说道:“我想可以把它养在鸟笼中,然后在鸟笼里再放上一块肉……”话还未说完,就有同学嚷嚷开了:“青蛙吃活物不吃肉。”“对,青蛙是吃活物的。”“青蛙吃昆虫。”“青蛙是两栖动物,生活离不开水。”……只见他不慌不忙地说:“青蛙也许不吃肉,但肉可以招来苍蝇啊,笼子里的青蛙就可以通过捕食肉吸引来的苍蝇维持自己的生存了。再说,可以在鸟笼里放一个水碗呀。”……这节课就在同学们关于饲养青蛙的热烈讨论中结束了。

二、教学反思

课虽然结束了,但课堂上的那些情节却长时间地停留在笔者的脑海中,挥之不去。静下心来想一下,这节课按照当时的教学要求来评价是完全合格甚至是高质量的。但是,如果深入研究的话,确实还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果能够进一步精雕细琢,从教学的角度来看的话,这节课就会更加完美。笔者不时地在想,学习与生活的关系本来就应该是密切相关的。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学习活动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或许可以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这节课起码还可以引起我们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教师在授课时应具有一定的教学机智

这里的“教学机智”指的是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预先设想的那样顺利进行。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又善于向外界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上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插曲在所难免。面对这样的一群学生,教师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的话,一旦课堂上出现类似于上述的情节时,教师就会感到手足无措。用教师之间常用的話来说,就是“挂”到讲台上了。那么,如何处理课堂上出现的特殊状况呢?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一个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既取决于其自身的天赋,又会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因此,无论何人,都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通过学习来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经常性地对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教训进行梳理和总结,借此来提高自己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以这节课为例,实际上,对于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予以处理,比如将该生的提问作为讨论的题目布置给大家,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为自己赢得思考的时间;或是将此问题转问大家,通过“谁能回答这一问题”来暂时转移大家的关注,以此来为自己争取时间进行思考。当然,这节课中的实际处理方式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总之,教师应该通过不断的知识积累来提高自己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这样才能具有更多摆脱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窘境的本领,同时也增强了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二)教师在授课时应适当进行课程的延伸

温故知新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常采用的做法,但这种知新还应该加以进一步延展。以此课为例,教师就完全可以利用青蛙的身体形态、结构特点等来启发学生展开自己的联想。青蛙的一生要经过不同的生活阶段,各阶段的形态、结构特点也十分的鲜明,这些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由蝌蚪而联想到鱼,由青蛙而联想到爬行类,这些似乎也并不困难。前者如都有宽大的尾巴和相似的体型,都生活在水中,都用鳃进行呼吸等;后者如都有四肢用来在陆地上作为运动器官,都用肺作为呼吸器官等。这也就自然地引导学生温习了先前学习的鱼类的知识,同时,又顺理成章地对知识体系进行了延展,为即将学习的爬行类做了一定的铺垫。也可以通过蛙的生活史中一系列形态学方面的变化与昆虫生活史中一系列形态学方面的变化进行比较,从而对于学习过的昆虫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也向学生潜在地介绍了学习和研究的一种常见的方法——比较研究法。如果可能的话,教师也不妨简单地向学生渗透一些生物进化方面的知识,为他们勾画出生物进化的大致途径,即水生→陆生、简单→复杂。这对于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三)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教学空间的拓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则是在教学活动中更多地发挥着主导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行为的作用。那么,作为课堂上的主导者,教师在课堂上究竟应该怎样来引导学生,上述例子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生活中的知识是最易于把握的。通过生活中的一个个鲜活的范例让书本上的知识生动起来,让学生的学习空间开阔起来,这对于学生学习知识、把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来说,肯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再回到这节课的案例,针对那位男同学所提出的问题,作为教师如果只是把它看作是学生的恶作剧,则无疑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况且,即便是学生的恶作剧,做教师的也完全可以将其向正确的方向引导,化搅扰于无形。教师如果把它看作是一种知识的动态生成,能够因势利导,借此组织大家对青蛙的饲养问题充分地研讨、探究,在此过程中其生活习性、生理结构特点乃至于两栖类动物的共同特征等完全可以全面概括出来。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恐怕比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要深刻得多。而且,在讨论中还可以充分地拓展开来,如他提出来的方案是否切实可行,不可行的话其原因是什么,可行的话还需要提供哪些条件,等等。甚至教师可以把这个方案作为课外活动的内容,布置给感兴趣的同学,鼓励他们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回到家后进行实际操作,并予以认真记录,最后提交实验报告。尤其是要向学生强调,不论该实验成功与否,都要提交实验报告,因为他们已经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了。这样既可以加深他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又能够促使他们了解和掌握科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正确、科学的思维方式。而这些正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主张。endprint

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其实生物学科与我们人类的关系更为密切,不论是针对人类群体,还是每一个具体的个人都莫不如此。所以,学习好生物课是必要的,而正因其与每个人的关系如此之密切,所以学好生物课也是可能的,关键在于怎么教和怎么学。像那种平铺直叙地教和机械教条地学,不能绝对地说达不到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要求,但要想达到一个更高的教学层次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则显然是难以实现的。课堂上那位男同学虽然提出了让教师有些难以回答的问题,而且他自己的答案似乎也未必切实可行。但是,他却是在用心地去思考学习的内容。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陶行之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如果所有学生都能如那位男同学那样积极地用心去思考所学习的内容,这无疑代表了教师一个较高的教学水准,也标示着学生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学习境界。

前不久,几位大学同学相聚,天南海北地一通神聊之后,话题又转到了教学上。一位同在中学任教的女同学说起她去参加东北三省四市教学大赛的经历,并由衷地赞叹一位大连的生物教师所上的课。据她讲,这节课该教师并未像其他教师那样幻灯机、电脑、投影仪等轮番轰炸,其教具仅仅是一张化验单,由这张化验单说开去,把人体内的化学物质从其成分到其功能,一一道来,令人深深地叹服其学科知识的深厚和对课堂教学过程驾驭的能力。

其实,教学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贴近生活,融入生活,使学生深深地意识到,书本上的这些知识,其实离他们很近,就存在于他们身边。这种意识的养成自然会加大他们对知识学习和把握的亲近感和渴望。而那种把知识与生活割裂开来的做法,无异于将知识与学生之间增设了一道篱笆,人为地阻隔了學生与知识之间的客观联系。

身为施教者,我们必须用心去观察、体会、探索和思考,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可以更加精彩。

[参 考 文 献]

[1]王寰宇.影响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因素研究[J].教育探索,2013(4).

[2]张勇,徐文彬.课例研究与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发展[J].教育导刊,2014(3).

[3]关淑萍.谈教学反思能力在促进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意义[J].教育与职业,2006(3).

[4]张天扬.对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2(1).

[5]史贺君.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学机智典型案例释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9).

[6]王萍.教学智慧生成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4).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蛙笔者能力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小青蛙捉虫
谁能叫醒小青蛙?
青蛙便签夹
骄傲的青蛙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