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叉神经痛

2017-10-25陈群山黄浩

健康人生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继发性

文/陈群山 黄浩

三叉神经痛

文/陈群山 黄浩

陈群山

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擅长椎间孔镜手术、颈肩腰腿痛疾病、软组织疼痛的诊疗。先后在南京鼓楼医院疼痛科、解放军309医院疼痛科访问交流。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

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我们说的三叉神经痛一般指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痛”,这种在疼痛科常见的疾病,为什么会让老百姓谈虎色变,忌惮三分呢?

三叉神经是什么?

我们人体中有12对神经从大脑中发出,各司其职,我们称其为颅神经;三叉神经就是其中的第5对,它有三根分支,所以叫三叉;它掌管头面部大部分区域的感觉和少部分肌肉(如咀嚼肌)的运动功能。所以,一旦三叉神经出现了问题,那表现就是头面部的疼痛。

为什么会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我们说的三叉神经痛一般指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原因不明,目前比较被接受的学说是“血管压迫学说”,因为颅内的三叉神经和一条小动脉(常为小脑上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相邻,血管压迫到神经,使得每次血管的搏动都让神经受到损伤,神经逐渐发生了变性,就产生了三叉神经痛。于是,一种叫“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应运而生,就是把毗邻的血管和神经分开,在两者中间放个垫片。很多患者手术后症状立即缓解。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做了手术,也没有效果;还有在磁共振上查明血管未压迫神经,但依旧疼痛的患者。所以,“血管压迫学说”并不能完全解释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顾名思义是由其他的病因造成的三叉神经的受损而出现的疼痛。常见的病因有大脑的肿瘤如胆脂瘤、听神经瘤等,大脑外的肿瘤转移到三叉神经附近,颅骨的损伤或增生压迫到三叉神经等……

三叉神经痛的症状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率约为50/100000,就是大约2000人中有一人发病。多发生于中年以后,北方的发病率略高于南方,可能和天气寒冷有关。“痛”,几乎就是三叉神经痛的唯一症状,典型的疼痛为:面部、口腔内或者前额部剧烈的刀割样、撕裂样疼痛,疼痛时间持续数秒到数分钟不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有“触发点”或叫“扳机点”——就是在面部或者口腔内某个或某几个部位被触碰到以后,疼痛便会发生。这种触发可以是日程生活的动作,如洗脸、张嘴、咀嚼、刷牙、吞咽等,也可以是轻微的触发,如面部被风吹过。由于日常的进食、洗漱等活动即会引起剧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因此被冠名为“天下第一痛”。在疼痛的间歇期,就是疼痛发作完不痛了以后,患者与正常人无异;一般夜间睡眠时疼痛不会发作。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症状没有如此典型,疼痛区域仍为面部,没有触发点,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但没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这样剧烈。

疼痛科对治疗三叉神经痛最擅长的是“CT引导下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这种手术方式不需要开刀,更不需要把颅骨打开。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及预后

三叉神经痛首先是药物治疗。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等抗癫痫药物是首选。这类药物对三叉神经痛有特效,许多患者光靠药物就能控制疼痛;但是它的副作用比较大,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晕、乏力、嗜睡等,严重的有电解质紊乱、剥脱性皮炎等。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因为不良反应而无法继续服药,那就要考虑手术治疗。常规的手术方式是“微血管减压术”,就是通过开颅的方式,将神经与压迫它的血管分离。这种手术的好处是效果比较确切,能保留三叉神经的大部分功能,复发相对较少。但手术的并发症较高,包括听力减退、面部感觉减退,感染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

疼痛科对治疗三叉神经痛最擅长的是“CT引导下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这种手术方式不需要开刀,更不需要把颅骨打开。在CT的引导下,找到三叉神经各分支的位置,将穿刺针穿到预定的位置,对病变的神经进行射频消融,即破坏了神经的功能,患者就感觉不到疼痛了。这种手术的优点是不用开刀,创伤非常小;缺点是神经功能受损,麻木代替了疼痛,五年的复发率大概为50%,这类手术适合无法耐受开颅手术,或者老年病人。

其他手术方式,包括球囊压迫、伽马刀等,各有其优缺点。

猜你喜欢

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继发性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特殊类型血管神经压迫致三叉神经痛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脑池段MR形态测量研究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罕见病因分析及手术方法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基于“肝脾理论”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致继发性肝损伤
ICU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继发性青光眼应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老年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探讨
“能帮医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器人”在京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