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现代婚恋观探析

2017-10-23张鹏

青年时代 2017年25期
关键词:恋爱婚姻互联网

张鹏

摘 要:恋爱、结婚是社会一直以来的课题,它关乎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同时是现代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人们的婚恋也需要与时代的步伐相一致,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传统社会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婚姻自主、从门当户对到现代的爱情至上,从轻易不离婚到离婚率逐年上升,无不显示着现代婚姻的变化。而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从,互联网也开始影响了人们的爱情观、婚姻观,网络对于婚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恋爱;婚姻

一、互联网时代下的婚恋观

婚恋观是指青年对于恋爱和婚姻的价值以及如何对待恋爱和婚姻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也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在当时的社会群体的婚恋问题上的反映。也就是简单地说,婚恋观可以看做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自20世纪中叶开始,人类社会就开始了进入 “后工业社会”的步伐,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内,随着电脑的出现并迅速得到普及,互联网时代也在电脑的普及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的基础中形成的。而互联网作为一种社会变革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现代人的生产、生活、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颠覆。其中归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婚姻家庭和价值观,它的变迁受所处时代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透过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可以看到婚恋观的变迁、变革以及发展。

互联网时代是大数据、云服务、物互联的时代,不仅传统的商业模式被打破,传统社会的价值观也同样开始破碎。互联网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互动性和虚拟性,所以,互联网的出现扩展了婚姻形式和内容,改变了人们的择偶观、家庭观、离婚观。人们在选择恋人时不再拘泥于身份、不再为父母之命是从,同时对待家庭关系出现了新的拓展,对待离婚也持更开放的态度。

二、互联网时代下的恋爱观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连接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打破了传统的观念,创造新的发展生态环境。在网络时代,信息是重要的因素,信息的流通性强,社会的距离被逐渐缩小。人们对待恋爱的态度也在发生着改变,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互聯网的开放性打破了人们择偶的地域限制。

中国有句古话“千里姻缘一线牵”,电脑的出现就成为那条月老手里的红线,是许多不可能的姻缘在一起,是人们的择偶地域大大扩展。在网络的空间里,语言、地域不再是问题,使得人们的择偶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人们扩大了择偶空间,增大了人们选择合适婚姻对象的可能性。不仅仅是距离,择偶的时间也更短了,交流也更自然了。

第二,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打破了传统恋爱观,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性。

由于传统社会信息闭塞,个人选择十分少,大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而网络时代信息信息技术的发展空前加快,人们了解信息、传递信息的渠道增多、速度变快,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双向互动性也变得更强。这就打破了传统文化提倡群体本位,以家族、国家为核心的婚姻观,人们开始自主决定自己的恋爱。最重要的是网络的发展,使人们有机会了解西方人道主义思潮,性解放思想,自由主义思想和女权主义思想,这些思想对人们现代的恋爱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冲击着人们固有的、陈旧的、封建的婚恋价值观。而网络科技的发展,使这些价值观又借着传媒的繁荣,作为日常文化形态融入了们的生活方式之中,自主恋爱已经成了时代的主流。

第三,互联网时代下恋爱的偶然性。

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网络社群成为新的社会群体,网缘成为继血缘、业缘、地缘之后的又一新的人际关系。计算机和网络的出现,使人们拥有了公共或私人的生活领域,也就必然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网络带来了人际关系的多样化、沟通形式的便利化、空间距离的缩短,使世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传统的地缘、血缘式婚姻彻底失去了“市场”。在网络时代,由于人们开始走向自主选择的多元化,成功扩展了人们择偶的方式。《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这一类相亲节目的兴起、百合网的走红无不显示着了现代恋爱、婚姻的偶然和不确定性。在节目中,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碰到心仪的女性和男性,而恋人的选择也有了很多可能。经常可以听到人们把缘分更多的挂到嘴边,可以看出,人们现代婚恋在渐渐不依靠传统的熟人社会,传统社会的人际婚恋网正在瓦解。同时QQ、微信、人人网等聊天工具正式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也加大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陌生人之间不在陌生。很多人上网的最初,不是为了找情人和恋人,而是出于其他的目的。但是由于这类聊天工具的多样化和成熟的交流平台,不同的男女很容易找到共同的话题进而产生爱的火花,形成男女朋友。这就使在择偶过程中多了一份不确定、多了份可能性。男女之间的关系确定也不在像之前选择范围小或者由父母介绍。可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择偶时间更短、距离可以更远、交流可以更自然直接。所以说,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选择伴侣的时间更短、频率更快,也加大了现实生活中恋爱结婚的不确定性和自主性。

三、互联网时代下的家庭观

互联网在发展而人们的对待家庭的观念也在随之转变,传统婚姻制度的稳定性在瓦解,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走进了现代婚姻,所以现在不能用传统的视角看待婚姻。面对婚姻,选择权不在交在父母手里,而男女结合也不只是为为传宗接代、家族延续,而转变为了追求共同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对于养育子女的目的不再是延续宗族、继承家业,而是为了联结夫妻关系,增进夫妻感情,保证婚姻的稳定性和情趣。在这种前提下多种形式的婚姻出现,现代婚姻形式在扩展,试婚、网婚、闪婚、同居、网络家庭等婚姻形式开始出现并兴起,人们通过不同的渠道寻找理想、稳定的婚姻,不在急于一时结婚。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带来的不仅是社会的发展、物质的进步,还有人际间交往的物化。所以,人们会有孤独、寂寞、无聊的感情,即使热恋的情侣也在劫难逃,而为了排解孤独、寂寞、无聊、紧张、恐惧的情绪,索性建立一个“准家庭”,为自己在这个“非人性”的城市空间寻找一个可以停靠的港湾,在网络上寻找自己理性的伴侣和婚姻。而互联网的发展正好提供了这种契机,网婚是在真实的婚姻以外的一种虚拟的、只存在于网络生活之中的婚姻生活。人们在网上模拟想要的婚姻生活,想要通过网络这种形式寻找稳定可靠的婚姻。对于未婚者他们可以通过网婚这个平台进行模拟婚姻,学习将来家庭生活的必备技能,为正式的婚姻关系积累经验。endprint

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家庭关系还出现了新的变化,它呼唤着一种新的夫妻关系、代际关系的产生。传统的中国社会强调出嫁从夫、尊卑有序,然而面对网络新生代往往比老一代接受信息更快,在这种情况下反社会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互联网的引起了新的家庭关系的变革,新的家庭关系向更平等、开放走去。

四、互联网时代下的离婚观

在互联网时代下,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感受和利益,真正成为了自己婚姻的主宰,社会舆论的约束作用不在如从前那般,家庭干预的力量和教育功能大大降低。由于网络的出现,信息的发达与传播速度加快,人们把离婚不在视为洪水猛兽,一种不可做的行为,一种可耻的行为,在大众中的接受度也在提高,无论是离婚者还是看待离婚的人们都持有更加开放的态度。这是网络信息发达,从而导致多元化标准的家庭道德评价体系,以至于人們的离婚观念也随之变化。人们对离婚能作比较理性的判断,以一种宽容的态度看待,其中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离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结束无法再继续下去的婚姻是对人性的尊重和解放。面对越来越多的离婚和再婚,人们的态度变得更加坦然和理性。

然而互联网的发达也对婚姻和家庭带来了很多挑战,使离婚率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互联网有成为夫妻矛盾集中地的趋势,生活中会出现因迷恋网络或者网络中的恋人而疏远现实生活中家庭成员这种情况,造成家庭中夫妻情感冷淡。在互联网时代,对于情感的表达也出现了颠覆性的变革,这也就衍生了网婚、试婚等婚姻形式。在互联网这一虚拟的空间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理想的方式寻找伴侣、结婚,以满足其在现实生活中的缺憾,在虚拟的空间内解决婚姻中的问题,但却可能忽视现实中的问题从而影响婚姻的稳定性。就比如“网婚”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给现实婚姻带来了危机。最典型的例子有人因沉迷于虚拟的“网婚”,不与现实生活中的家庭成员互动、沟通,沉浸于虚拟世界中的浪漫情感,对身边的真实世界置若罔闻,对身边的真情实意视而不见,从而造成家庭成员情感淡化。而且“网婚”的感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能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移居网下,导致一夜情或者露水夫妻,从而直接导致现实婚姻破裂,甚至出现了以“重婚”为由状告配偶的法律案件。

在互联网的时代下,人们的恋爱、婚姻观发生着变化。互联网扩展了婚姻、家庭的形式与内涵,那么打破了传统的观念,走向自主、平等。

参考文献:

[1]杨静.论网婚[A].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恋爱婚姻互联网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大学生恋爱现状及其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
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