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视角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研究
2017-10-23陈蕾张丽郭友倩
陈蕾++张丽++郭友倩
摘 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缺乏专而精的专职队伍和创新性方式,导致新媒体在高校资助育人方面存在不足之处。由此本文提出利用新媒体技术落实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四大措施,将资助育人功能与新媒体相结合,渲染校园资助育人氛围。
关键词:新媒体;资助育人;创新性;应用
一、利用新媒体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现状分析
根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95亿,占整体网民比例为95.1%。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新媒体因其独特传播方式和及时通信等特点,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和表达个人意愿、实现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大学生作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对象,他们的思想认知、行为方式、心理意识等受新媒体的影响会出现深刻的变化,这给资助育人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和蓬勃发展,运用新媒体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高校资助工者能普遍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这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工作模式。高校资助工作者充分运用新媒体的特点,打破以往单一化的工作模式,从一对一的教育交流向多元化转变,积极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易班、微博等进行资助政策宣传,学生资助咨询答疑、资助流程信息发布、资助结果公示以及信息监督等工作。同时,资助工作者开始借助新媒体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将新媒体运用到“自强之星”演讲比赛,“十佳励志人物”评选,“国家奖学金颁奖典礼”等主题活动,将资助育人功能与新媒体相结合,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榜样力量展示、励志典型故事宣讲、专题跟踪报道等,渲染校园资助育人氛围。
二、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不足
新媒体技术应用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高校工作者能抓住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将新媒体技术推广和应用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缺乏一支专而精的专职资助工作队伍。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者,由于自身工作事务繁忙,更多的将时间放在学生的日常管理教育工作中,更加注重事务性工作的完成,无法抽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对资助工作进行精细化操作,更多的是将新媒体仅仅作为一个发布信息的平臺,没有更进一步挖掘新媒体的创新性应用。
其次,作为创新性应用工具的新媒体技术,在用于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时,形式不够新颖,缺乏吸引力,虽然能及时抓住新媒体传播的特性,但是只是机械的把资助政策、资助流程、评选结果公示发布到资助平台上,创新性不足,这样就降低了新媒体创新性应用在资助育人方面的优势。吸引力不够,造成学生主动关注积极性的下降:沟通的不及时,没有形成有效的信息交互,甚至造成反作用的效果。
最后,作为资助育人对象的大学生群体,由于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明辨是非能力不强,思想认知、行为方式等方面会受到新媒体消极观念的影响,对资助宣传更多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到自身行为,缺乏主观能动性。
三、利用新媒体技术落实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措施
1.建立健全资助育人管理系统,加强资助育人工作的交互性
高校应健全资助网站,充分利用资助网站开展资助工作,将涉及到学生资助工作的奖贷助勤补免等,比如文件政策、程序、评定标准、要求、资助奖项种类及奖励措施等及时公布,为广大需要资助的贫困生提供可以畅通获取信息的渠道,让学生养成主动的习惯,避免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错过通知的现象发生,避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不清楚流程导致未受到资助的情况发生,营造良好的资助氛围。同时,利用网站的各种信息交互,建立沟通机制,加强对资助政策的宣讲,促进思想教育的宣传和引导,进一步增强受助学生的感恩心理,逐渐实现育人工作广泛化。
2.同步更新网络资助育人课程,促进资助育人工作的连续性
新媒体已然成为大学生群体中一个替代的交流工具,凭借新媒体双向交互等特点,开设资助育人网络课程。育人网络课程体系的建立应贯穿整个大学,从学生入学的理想信念教育到学生毕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都应纳入其中。重视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课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发掘励志感恩的课程,培养学生立志成才、乐于奉献、服务于社会的感恩意识;针对助学贷款的同学,开展诚信教育课程,培养教育学生感恩意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就职业规划课程而言,培养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精神、发掘自我潜能,增强就业能力。
3.项目式资助搭建实践平台,提升资助育人工作实践性
以“项目式”资助为核心,加强资助育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创新科技竞赛模式,提升资助学生就业能力;将资助过程和专业能力提升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自信心和加强主动学习的能力,将结果性资助变为过程性资助,杜绝学生消极的等、靠、要等思想,进一步增强其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同时,项目式资助能增加学生团体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助、自立、自强的精神,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能力。
4.打破传统资助育人工作模式,构建资助育人工作新体系
打破传统工作模式,构建立体化六位一体学生资助体系,以学生工作办公室为中心,建立同校资助管理中心、招生就业中心、心理咨询中心、教务处以及后勤中心等科室的交流合作。在大数据时代,通过多方联动机制,构建六位一体资助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深化资助内涵改革。资助管理中心和后勤实现资助学生经济帮扶日常化,招生就业中心实现资助学生就业帮扶全程化,心理咨询中心实现资助学生心理帮扶重点化,教务处实现资助学生学业帮扶预警化,由此来构建资助学生综合评价管理体系,建立综合管理系统,从共享数据库中确定多维资助方案,实现资助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新媒体创新性应用于资助育人工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将新媒体技术与资助育人工作相结合,积极落实六位一体学生资助体系,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利用数据进行客观分析,在确定资助方案的同时,让学生经历受助—自助—助人的过程,达到资助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ac.gov.cn/2017-01/22/c_1120352022.htm.pdf.
[2]曹迎春,刘伟,石靖,新媒体时代学生资助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集体经济,2017 年 01 期.
[3]何文秋,谢雷,新媒体视角下的新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系统设计[J],学校管理,2015年12月.
[4]叶青,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1月.
[5]蒋君毅.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创新研究[J].价值工程,2014(35):253-254.
[6]雷旭斌,试从新媒体视角探析新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系统[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19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