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乡扶贫实效探讨

2017-10-23陈林芸易瑞捷

青年时代 2017年25期
关键词:发展瓶颈实效精准扶贫

陈林芸++易瑞捷

摘 要:本文以湖南省新宁县Z村为例,通过近一年的调查走访,详细呈现周家岭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和落实情况。精准扶贫工作实施以来,Z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扶贫产业开发初具雏形、当地居民经济收入大幅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大为改善。但该村经济基础薄弱,且地处衡邵干旱走廊,资源十分匮乏,此外部分村民欠缺上进意愿,抱有“等靠要”观念等原因,扶贫工作仍任重道远。

关键词:精准扶贫;实效;发展瓶颈

一、案例背景

Z村为典型的省级贫困村,位于新宁县南部紫云山脉高寒山区,地理位置十分偏僻,山体陡峭,地势险峻,加之土层浅薄以沙土质为主,水分流失较快,以致于村里缺水严重,农作物和树苗无法存活,Z村种植多以玉米等抗旱经济作物为主。

在精准扶贫视域下,要助力Z村脱贫摘“帽”、阻断贫困户返贫现象,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发展均不能落下,自2014年C校对口帮扶Z村后,取得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也依旧存在扶贫瓶颈。本课题组特选取Z村作为调研地点,深入探讨该地扶贫工作的开展。

二、现状分析

(一)扶贫成效及原因

1.扶贫成效:山乡喜变

(1)经济要想好,基建须先行。在Z村的建设中,目及之处印象为深刻的便是村里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工作得到扶贫工作队和村委会的高度重视。通过项目带动,村里新修机耕道2公里,新修灌溉水渠3000米,新建小水窖和肥料池9个,新建垃圾焚烧池1个,新建村民文化广场200余平米,完成约4.5公里村级道路硬化工程,完成了通宽带、通广播工程,建起了村远程教育机房和多媒体会议室,村道窄改宽、危房改造、环境综合治理整村推进等多个项目也已基本到位,农电改造也已全面完成。

(2)种养殖业齐头并进,生态旅游紧跟其后。通过发展种养殖业,发挥了脱贫示范效应,加快了全村经济发展,使Z村2017年全面脱贫的计划稳步实现。除此之外,該村目前正积极谋划旅游扶贫等项目,与湖南省旅游局合作开发以天然溶洞和崀山地貌为核心特色、葡萄园和有机蔬菜种植园为配套体验项目的生态旅游产业,打造有邵阳地方文化特征的生态旅游品牌。

(3)建立村校蔬菜直供机制,打造扶贫农产品销售平台。Z村在扶贫工作开展下建立了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但由于山区蔬菜运输不畅、销路太窄,出现了大量蔬菜的滞销现象,村民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据此,Z村与对口扶贫单位C校建立了村校蔬菜直供机制,形成了“农户+合作社+物流+高校”的供销流通模式,通过村校蔬菜直供机制,C校专门为Z村建立了线上线下综合销售平台,将Z村的优质有机蔬菜以市场价格按照需求量运送至某中转点,由C校后勤集团将蔬菜运回学校食堂。

(4)村民收入大幅提升,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经调研收集Z村数据并计算其同比脱贫率(本期发展水平与去年同期发展水平对比而达到的相对脱贫率),如下表:

表1 Z村同比脱贫率

Z村的脱贫人数从2015年的仅仅11户,到2016年一年脱贫75户,2017年全村(不含合并村)仅有3户成为精准扶贫对象,脱贫率从11.86%上升到96.15%,形成飞跃提升,体现Z村扶贫工作的巨大成效。与此同时,Z村贫困人口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1850元增到到2016年的3100元,收入大幅提高,达到国家脱贫标准2900元。按照村里扶贫工作开展的趋势以及效果,预计2017年Z村(合并后)可以全部脱贫而且人均收入可以达到4200元。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村民们有更多的物质消费机会,衣食住行开始从满足温饱向追求生活质量转变。

此外,Z村的危房搬迁工作基本已经完成,基本采取政府帮扶建造的方式,村内水泥平房已逐渐替代了摇摇欲坠的危房,危房改造率已经达到80%以上。

2.喜变原因探析

一方面,Z村能在短时间内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产业扶贫等项目,离不开驻村工作队、村委会和村民的共同努力。在扶贫攻坚过程中,村委会能够认清自身情况,驻村工作队能整合其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集中运用在项目建设上,而村民作为主体积极配合着扶贫工作,达到多方合力共谋脱贫的效果。

另一方面,由于农产品与高校的对口直销覆盖面较广,解决了村民农产品的销售问题,保障了其基本收入;而葡萄园产业的建设,不仅发挥其造血功能带来经济收益,还能为贫困户提供劳动岗位;基于“空巢村”的发展现状,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均在外务工能补贴家用。

(二)发展瓶颈及成因

1.发展瓶颈:山乡困变

(1)乡村学校的迷失,“读书无用论”盛行。往年回祖辈家中看望时,时常能看见村里学校的生机勃勃,能听见学校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但最近几年,老家的学校荒了——因为老师的流失和生源的减少关闭了。Z村似乎也没能逃出这个教育的悲剧陷阱。虽在在走访过程中有听到村民对于教育的肯定,但上限仅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由于村民缺乏长远发展的目光,难以负担起孩子上大学的学费,也无法得到家庭外的资金帮助,加上农村教育资源的缺乏,村里的孩子往往从初中就开始厌学,努力能考上大学的是极少数,最后大部分都在“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下高中毕业就外出打工,无法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形成代际贫困。

(2)村民思想保守,“等靠要”现象普遍。调查过程中发现村中存在一部分身体健壮、却戴着“贫困户”帽子的村民,也发现一部分对于自身发展毫无信心、缺乏斗志的村民。Z村发展葡萄种植产业之初,果实售卖只获得了19万元,这笔资金仅能还清贷款,无法给参与村民进行分红,因此部分村民感到不满,认为投资打了水漂。经济投资回报周期在某些村民眼里就是“今日做事,明日便想拿回报”,等不了母鸡下蛋前的饲养阶段,没有长远规划和投资的理念,导致葡萄种植园的扩展和后续投资受到阻挠。扶贫工作组对于生态旅游产业规划已久,也想方设法争取社会资源帮助旅游产业落地,但是村民们大都不相信旅游产业能实现较大的经济效益,对发展前景预期较为悲观,因此对于工作配合的少、响应的少,客观上阻碍了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落地。endprint

(3)精准扶贫难精准。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识别难精准。多数农户从未听说建档立卡的事情,对公共事务相对冷漠,且因为家庭困难,他们要么是外出打工,要么是身体残疾或疾病缠身无心过问,因此精准识别工作只能做个大概。第二,帮扶难精准。由于致贫原因的不同,贫困户对帮扶有着不同的需求。现阶段Z村对于一些渴望发展且有一定技能的贫困人口并未采取针对性的扶贫措施,缺乏相应的培训指导和资金支持。

(4)脱贫之后忧返贫。如果扶贫规划和策略不完善、不到位、不持续,脱贫人又返贫,那么今日脱贫也就丧失了其意义,违背了初衷。2020年政府专项帮扶结束,社会关注热点消散,驻村干部完成使命后返回原有单位,村委会没有各方强有力的帮助而力不从心,村民们灰心意冷,这时辛苦搭建的产业该何去何从?扶贫产业真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吗?而在扶贫工作迅速推进的同时,脱贫户会因病、因灾、因婚返贫,多方因素并存该如何维持其稳定性?

2.困变成因探析

我国农村的扶贫工作遭遇瓶颈,其主要原因既有农村地区一直以来的外部环境影响,也有农村居民的内在心理状况的影响。

外部环境影响。一方面,由于自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村庄形成以来,Z村等农村地区村民地处封闭的环境,走出村子的人也很少。长此以往,外面的新看法新认知进不来,村子里的人无形将自己封闭起来,思想慢慢固化,以至于尽管后来的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的思想传入,仍难以撼动脚下黄土所形成的本土民俗。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社会风气引导了对经济发展的热衷,贫困人口思想意识、主观能动性和发展能力往往被忽视。常此以往,大家只管自家、而靠国家。同时农村青壮年转移、留乡劳动力不足,双重作用下导致原有产业的劳动力质量得不到保证。加之农业的弱质性,使得村民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弱,而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全,影响脱贫效果质量。

內在心理因素。村民都有向好的欲望和追求,但是当现实不断地告诉他们“养猪种菜不赚钱,但国家不会亏我们的”,长此以往,出现了一批以好吃懒做、“等靠要”为生活常态的人,一套歪理也走俏起来,并占领了一些本就不是勤劳之人的心,由此恶性循环,无法摆脱贫困。而且教育投入的见效时间在10年以上,贫困村的贫困户们基本无法将有限的资金投资到看似“渺茫”的教育事业之上。

(三)精准扶贫取得实效的启示

经过实地调研和上述总结分析可知,要想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更加积极稳妥的开展并取得实效,真正实现山乡巨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坚持主攻产业脱贫,精准夯实经济基础;第二,致力加强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第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防止因病因灾返贫;第四,高度重视思想扶贫,激发脱贫内生动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展瓶颈实效精准扶贫
我国成人教育呈现瓶颈滞胀状态的原因分析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