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情感教育走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2017-10-21邹时玲

魅力中国 2017年40期
关键词:联系实际创设情景

邹时玲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同时,充分发挥各项情感因素,不断充实教学成果,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能够推动学生的学习、生活发展。情感教育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妥善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通过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和发展学生丰富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创设情景;联系实际;注重兴趣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主观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国家长期教育规划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发展。其中的德就是指思想品德。但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程在教学中老师只重视思想品德知识内容的教学,而缺乏对学生心理、情感、思想等的教育,导致学生出现应付考试、死记硬背的情况,未能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程设计初衷的要求。其实,关键的地方在于各方没有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呢?

一、进行情景的创设,将情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传统的理论知识传授已经满足不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应该对教学情景进行创设,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的感受知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在学习《了解祖国,爱我中华》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走进新时代》歌曲,并引导学生大声歌唱,让学生融入到“开创未来”的情景中,让学生产生“开创未来”的责任,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相关内容进行掌握,只有在这样才能肩负起“开创未来”的职责。

二、创设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促进教学效率

教师的情感、言行直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教师渊博的学识,课堂上生动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的面部表情、恰当的形体动作都能赢得学生的亲近,都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灵距离,都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教师以亲切、温和、和蔼可亲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能给学生营造一个愉快、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氛围中学习,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增强记忆、发展思维。例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错误,教师不应板着脸,甚至挖苦、讽刺,而是亲切地引导其找到答案,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无压抑感,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给予鼓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对于贫困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更应如此。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真诚地给学生以鼓励、支持,创设和谐融洽的情感氛围。

三、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的情感因素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诱导学生

思想品德课中蕴含着很多情感因素,借助课程资源中的“思想驿站”“活动平台”和“扩展阅读”等板块,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社会情境和他们的亲身体验为载体,采用提问探究、合作参与、观察体验、分组讨论、漫画欣赏、小品演出等多种教学方式,开展趣味性、实验性教学活动,诱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营造学生愉悦的学习情绪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在上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2站的“结识新朋友”这课时,我充分利用社会观察模板中描绘学生互相交流的场景,让学生进行模仿交流,促进陌生的同学之间敢于表达、互相了解的心理体验;又如,利用交往清单活动,让学生注意自己经常会忽略的细节,从而强化个人参与人际交往的心理感受,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理论联系实际,拓展情感教育的范围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教师不能把教学活动局限在课堂上,要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把学生的眼光引向课外,使他们从生活中、从身边发生的事中巩固所学知识,获得情感教育,树立正确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比如,当前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而且与人类的生存、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课中有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在讲授完这部分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调查报告:先观察自己周围存在的污染环境的现象,然后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它们的危害,并寻找解决的办法,最后写成小报告。通过调查活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了身边很多污染环境的现象,如在公共場所的墙壁随意涂画、剩饭、不节约水电等,这些现象都引起了他们的反思。

五、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用兴趣激发感情

初中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有点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就会尽全力的去完成,所有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目标,激发他们对思想品德学习的动力;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都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对思想品德教学感到枯燥,导致教学效果得不到提升;而应用情感教学法可以转变这种教学现状,比如在《感受法律的尊严》这一教学中,课本知识的教学太过理论,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模拟的案例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小明在展销会买了一双鞋,穿了三天之后鞋子的跟就掉了,结果拿到展销会去更换,可是展销会已经结束了,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办?在这样的模拟案例中,学生会陷入思考,并结合消费者权益法的相关规定找到解决的答案,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知识就在他们身边,学好相关的知识能让他们更好的面对生活,从而对相关的教学内容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利用相关的法律知识解决问题非常有必要,不仅提升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质量,还促进了学生情感的激发。

将情感教学法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不仅能够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得到进一步地增强,而且能够将学生的品质进行提升。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在日常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中,将情感教学法的最大作用进行发挥,同时用自己的热情对学生进行鼓励与感染,才能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

[1]吴红金.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情感教育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2]姜丽钧.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联系实际创设情景
浅谈如何在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学中联系实际
探究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途径
刍议情感教育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016年全国高考物理联系实际试题赏析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谈谈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卓越课堂追求“四性”
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新课改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