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辅导员在高校心理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017-10-21李洵

魅力中国 2017年40期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心理健康教育高校

李洵

摘要:做好大学生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核心一环,它有利于大学生在校的成长和发展, 有利于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对班级管理工作更好的进行。当今的高校辅导员工作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对于辅导员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辅导员不仅是青年大学生政治思想上的导师,也是学习和生活上的亲密朋友。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是重要的教育工作之一。高校里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事件不断发生,如果对这些心理上的症结问题不能进行及时和有效的疏导、干预,就会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高校辅导员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素养,同时与专业心理助人者要有良好的交流与协同工作,积极推进对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工作,将心理危机控制在难以萌芽的状态。

一、高校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

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基本工作职能有三个组成部分,具体上讲可分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指导工作和日常事务管理工作。辅导员作为班级工作重要的领导者和组织者,高校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有很大一部分由辅导员落实下来的,辅导员的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个教育教学的工作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大学生虽然智力发育相对成熟, 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思想和认识见解,但心理上尚未完全成熟,如何管理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当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的改变、价值观念的更新以及对行为模式的冲击等等情况,青年大学生可能会因为一时难以适应,产生困惑、迷茫甚至是无所适从的心理现象,心理负担加剧,产生心理危机。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面对这些突发的问题和情况,能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心理疏导的人就是辅导员。高校辅导员最了解青年大学生的成长需要,在教育管理中能及时发现学生可能的心理问题,并对其第一时间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所以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体系中,对于促进青年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 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互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 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我国大学生的现实情况, 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谈心活动,帮助青年大学生恰当地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与健康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大学生在思想和精神层面得到提高。在平时的思想政治的教育中滲透进入心理素质的教学内容,使之形成互动,优势互补,良性循环。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人性化发展, 传承热心关怀人的优良传统,体现人性与人文关怀。再者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能促进政治思想教育实践的科学发展,通过教授大学生合理的进行心理健康调适的知识和技巧,培养大学生优秀的个人心理品质,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整体科学化、高效化。

(二)运用心理学思想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对于大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不仅限于管理和调动学生各个方面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在于为学生尽可能的创造锻炼和发展的机会,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这样的班级管理既好开展又易得到大家的支持。辅导员在与学生的交流相处过程中,积极储备和加强自身的心理学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教学水平,积极运用心理学技术和思想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和潜移默化的健康教育,激发学生主人翁意识,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班级管理事务中,进而对整个班级其他工作的管理产生的积极促进作用。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的程度与自我认识活动控制水平正相关。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更容易对信息变化做出积极响应。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提高个人心理健康意识同时提高学生自我主动意识和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并能够关心、监督和教育他人,为今后踏入工作岗位打好与人交际的基础。通过加强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学生内心疾患,防止因为心理因素造成恶性事件的发生。通过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少走弯路,调动学生积极进取,遇事能够知难而上,对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高校辅导员自身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其基本前提是其自身要有健康的心理。平时的工作中高校辅导员要保持愉快工作的心态,不要过于操劳,懂得缓解自我工作的心理压力。这样,辅导员自我的健康身心状态对于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有利于保持工作的平衡和有序的开展。正所谓“只有健康的老师,才能有健康的学生”,拥有良好健康身心状态的辅导员,通过了解学生情况,分析不同学生的思想特点以及心理状况,运用心理学技巧感染熏陶学生,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积极开展。研究分析表明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落实和开展有利于青年大学生形成优良的心理素质和构建良好成长环境,也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良好开展。因而辅导员的自身心理健康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是相互影响,互动发展的。

结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的发展,它们之间紧密联系、密切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和重要意义。加强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对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有帮助,对于学校班级管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影响也很大,对于成功开展班级活动和营造宽松和谐、团结友爱的班级人文环境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同时高校辅导员自身保持健康心理对于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新星.基于高校辅导员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协同教育伦理[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01:69-72

[2]赵洪章,陈新星.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中的地位与作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105-108endprint

猜你喜欢

辅导员工作心理健康教育高校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思考与探索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微信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创新运用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