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漫谈

2017-10-21张彦霞

魅力中国 2017年40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原则问题

张彦霞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与深入,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内容。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是一种强有力的教学手段,数学教师应该从课堂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具有启发性、可行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探索问题。数学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乐学习惯的很好的教学手段,所以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情境创设,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创设数学情境的原则加以概括,并且针对初中数学教学情境渗透与融合中的问题归纳、总结了完善初中数学教学情境渗透与融合的策略,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数学;情境教学;原则;问题;策略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教学情境能够贯穿于课堂始终,既能是课程的开始,也能是课程的中间或结束。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引导学生获得学习过程的体验,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一、创设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原则

(一)生动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应遵循生动性的原则。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数学原理,通过直观形象的情景设置来进行诠释,从不同的感觉渠道向学生大脑传输数学信息,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结论。

(二)实践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应遵循实践性的原则。很多初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投入到生活的,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当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对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知识或者是对数学故事的讲述落在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上,教学生用学会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悬念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应遵循悬念性的原则。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兴趣,让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是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因此,情境的创设就不能离开学生的兴趣,只有创造悬念性比较强的教学情境,才有利于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问题的学习和探究之中。

二、初中数学教学情境渗透与融合中的问题

(一)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比较低

在传統教学方式的影响下,某些时候,教师虽然创设了比较生动的教学情境,但还是比较难以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数学问题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导致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还是没有兴趣去学习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也逐渐降低,在不知不觉中,就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二)教学情境创设缺乏新意,千篇一律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这就使教师在教学情境的创设方面有了新的挑战。但是,部分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创新能力比较有限,导致部分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千篇一律,缺乏新意。长此以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就变得越来越困难,给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带来不良影响。

(三)教学情境创设只顾追求新意,不考虑实用性

和千篇一律的教学情境截然相反的就是教师只追求教学情境创设的新颖性,而忽略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考虑它的实用性。这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虽然具有新颖性的特点,但是,由于受限于自身的理解能力,大多数学生并不能真正理会教师进行教学情境创设的真正目的,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会使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三、完善初中数学教学情境渗透与融合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时,借用数学故事、数学典故

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数学故事和数学典故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特别是用熟知的人物,但又不知道人物具体事迹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典故,更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致受到激发,有利于维持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比如在讲述勾股定理时,可以引用古典数学巨著《九章算术》的知识,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博大精深的数学知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时,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在初中学生的认知中,生活中经常接触和用到的知识就是他们最熟悉的部分,有些知识甚至已经在他们头脑中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教学情境创设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加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更能促进数学知识的教授。

(三)创设教学情境时,注重师生互动

新课标提出进行互动性强的教学的要求。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情境创设,教师需要转变自身高高在上的思想观念,与学生建立人格平等的关系,师生之间要一起进行数学理论的学习和探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认知状况和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教学中更多地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促进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四)创设的教学情境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普遍都比较看重在教授之前利用创设情境来引入知识,而不看重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情境来辅助教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学生不同阶段的理解能力创设内容各异、难易有别的教学情境,这样能够促进学生维持学习热情和掌握数学知识。

总之,成功的初中数学教学不在于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得多少,而是能够让学生养成并学会探索数学知识的习惯与方法。教学情境的渗透与融合要更多地服从于教学内容,服务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同时也要服务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数学、锻炼能力、全面发展,成长为知识、能力、情感和谐共进、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原则问题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