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综合能力

2017-10-21方云定

魅力中国 2017年40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

方云定

摘要:美术综合能力作为学前教育学生教育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推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着手,提出提升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有效对策,以期为其他研究者提供更多参考资料。

关键词: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综合能力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的教育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培养出了更多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但是,从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基本情况来看,人才缺口仍较大,仍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力度。特别是在新课改的深化改革背景之下,为了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育。美术能力对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其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直接影响其授课水平和教育能力。因此,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培养,使得学生具有更高的创造力,能更好、更快的适应幼儿教师工作。

一、美术综合能力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要意义

社会的不断变化促使社会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教育发展趋势的不断变化,要求教育工作从小抓起,要从学前教育就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作为幼儿较为喜爱的一门课程,能有效提高幼儿对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美术教育来传授幼儿基础知识,促使幼儿对美术充满兴趣,从而提升了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水平。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美术知识和一定的艺术想象力,以此满足幼儿教学的美术教育需求,将生硬死板的美术知识形象生动的表达出来,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学习的快乐。由此可见,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有效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综合能力的途径

(一)对学前教育美术专业课程进行适当的整合

1.将绘画技能和文学素养培养相结合。由于学生年龄段的差异,会存在接受知识的方式存在不同。学前教育作为幼儿学习生涯的基础阶段,其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比较低,需要幼师以具有亲和力、创造力的方式来进行美术课程的教学。而绘画教学活动是通过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绘画的形式来展现自我的创作思想的一种活动。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绘画技能,并可以与自己的文学素养结合起来,通过唱儿歌、讲故事与绘画相结合的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创作能力和丰富其想象力,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是符合幼儿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的。所以,学前教育在强化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将绘画技能与文学素养的培养相结合,进而在后期教学活动当中,不仅能提高幼儿绘画能力,也能为幼儿文学素养的培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2.将手工制作与环境布置相结合。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就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使得幼儿能在幼年培养起正确的审美观。同时还通过美术教育活动来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基本的美术操作能力,进而具备初步的美感,发现生活之美、环境之美。由此可见,在幼儿美术教育当中,手工制作是非常重要的。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也应具备良好的手工基础,以此方便后期美术手工制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此过程当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可以将手工制作与环境布置结合在一起,使用手工制作的产品来布置幼儿学习环境,进而实现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联,实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串联,充分发挥出美术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综合能力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

1.不断优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课程和考核体系。要想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首先就应该加大美术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课时占比,从而充分保障美术课程的学习时间。只有通过大量的学习和实践操作,才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美术能力根本途径。同时,还应该不断优化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考核体系,将考试考核与实践考核结合起来,并明确美术能力培养在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当中比重,进而激发学生培养综合能力的激情,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制度保障。

2.积极参与各项美术活动来提升美术综合能力。由于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课程安排较少,特别是各种实践活动安排较少,使得美术能力培养流于形式。同时,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美术素质的培养也不够重视,使得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过于注重文化成绩和笔试成绩,忽视了对美术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育过程当中,教师应相应新课改“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号召,积极开展各项美术活动(比如作品展览、黑板报设计、班级活动等比赛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灵活使用现有的教学设备,通过布置课后绘画任务的方式(比如幼儿园环境模拟设计、幼儿活动区域美化设计等等)来提高学生的美术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予以培养。

3.灵活使用模拟仿真教学模式。模拟仿真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性强、动态性高和协作性佳的教学模式,其可以广泛使用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各个课程当中。因此,在美术课程教学当中,可以由双师型教师来进行美术教学指导,通过小组教学的形式来模拟学前美术教育的教学活动,并基于教师的教学案例分析和现场点评来不断提升学生美术课程的教学能力。通过模拟仿真教学模式,学前教育专业能有效拓宽自己的教育理论,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且综合体现了学生的美术能力,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同时,通过模拟仿真教学还能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克服学生在实施教育活动时的紧张情绪和慌乱心理,帮助学生尽早适应幼师岗位。

4.合理安排学生进行见习教育。为了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尽早适应岗位,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开展相应的见习教育活動。通过学生直接见习各种学前教育工作,使得学生能直接感受到幼师岗位的魅力,并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从而增强学生对学前教育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热爱之情。同时,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反思能力,为学生日后适应岗位积累丰富的经验,为学生日后学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论

综上所述,美术综合能力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美术综合能力的培养予以重视,应从整合美术课程、优化美术课程、开展见习教育等多个方面着手来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从而推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推动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樊钰辉.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16,(09):129-130.

[2]蔡丹亚. 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教学活动设计能力的策略[J]. 职业教育(中旬刊),2016,(08):62-64.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