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用“错误”资源 提升教学实效

2017-10-17陈喜英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圆锥圆柱错题

陈喜英

(莆田市荔城区麟峰小学,福建 莆田 351100)

妙用“错误”资源 提升教学实效

陈喜英

(莆田市荔城区麟峰小学,福建 莆田 351100)

课堂本来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出错是正常的,主要是教师要如何对待差错。在课堂中,把学生的错误当作生成的资源,再合理利用,数学课堂因错误变得有意义,焕发出生命力,数学课堂也就更加美丽。

数学课堂;动态生成;错误资源;发展保护

在数学课堂中,经常会产生错误,部分是教师在教学中预设的环节,还有部分是教学中随机产生的。在教师看来,课堂上学生的错误是教学的不足。在诸多课堂中,教师陶醉于学生的一路凯歌,视课堂中的错误为洪水猛兽。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课堂本来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出错是正常的,主要是教师要如何对待差错。在课堂中,把这些错误当作生成的资源,再合理利用,数学课堂因错误变得有意义,焕发出生命力,数学课堂也就更加美丽。

一、树立正确的“错误”理念,构建轻松的数学课堂

华罗庚说过:“天下只有哑巴没有说过错话,天下只有白痴没有想错过问题,天下没有数学家没算错过题的。”所以,要让学生知道,错误在学习中是不可避免的,要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不要把自己的错误当作耻辱,阐述自己的错误就是帮助学生共同成长!而作为教育者更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苛责、嘲笑学生,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充分尊重,自尊心得到切实保护。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愉快地参与学习的历程,以健康向上的学习情感投入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很容易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让数学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二、分析错误原因,帮助学生理清思维

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正确可能是一种模仿,但错误肯定是自己的亲身经历。错误自然而真实,也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对部分学生来说错误就像一道“鸿沟”挡在面前,作为教育者,只要伸出手拉一把,学生就轻松地过来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更要细心观察,深入了解、交流,认真找出产生错误答案的原因,帮助学生纠正对相关知识的错误理解,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在新授完《圆柱的体积》一课后,学生做完相关课堂作业交上来当堂批改。教师发现有一个学生列式都对,可结果只对了一题。因为课堂作业要面批,时间较紧凑,教师也没认真去看,对这个学生说:“算错了!再去重新计算!”不一会儿,这个学生拿着作业本急匆匆地回来了,大声地对教师说:“陈老师,没错,我又算一遍了!”听到学生这么说教师心里就火大,但是看到他理直气壮的样子,教师感觉可能有原因。于是,拿过学生的作业本认真查看计算过程,马上就知道了错误原因。这种类型的错误教师不是第一次碰到,为了避免其他学生和该生犯同样的错误,教师马上把该生的作业投影出来,让全班学生找原因。很快一个学生就发现:“老师!他在计算平方时,都是乘2来算的!”教师问那个学生:“你是这么算的吗?”那个学生回答:“是呀!可我那道题就对了呀!”(其中有一题是对的)刚才发现错误的学生立刻回答:“那个题目底面半径是2,2的平方和2乘2结果一样!”这时,这名做错题的学生才恍然大悟。课堂需要“点错成金”的教师,用心去捕捉错误资源,及时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为促进动态生成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彰显不同的价值

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应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去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能去挖苦、斥责学生,而要巧妙、合理地充分利用“错误”这一教育资源,使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和保护。去年有幸聆听吴正宪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一课,吴老师凭着专业敏感,巧妙地把学生杂乱无章的问题进行梳理,慢慢渗透“数与代数”的基本理念,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吴老师在新授环节中让学生试着用字母表示任何一年学生与教师的年龄(两者年龄相差25岁),学生都能用字母准确表示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吴老师看完学生的汇报后发现,没有学生提出本题在实际生活情景中是有取值范围情况。吴老师问:“这个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吗?”生:“可以!”吴老师不急于否定,而是微微一笑,说:“老师可以活1000岁,你信吗?”班里的学生立刻给予反驳。这时学生就发现了端倪,急忙纠正道:“老师,人不可能活几百岁、几千岁,这个字母不能表示任何数!”这时台下观课的教师送给这个聪明的学生热烈的掌声!这种熟悉的生活情境,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很顺利地理解了用字母表示数,体会到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的优越性,深刻理解用字母表示数在实际具体情境中是有取值范围的。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错误,来自生活、贴近生活,教学时又回到学习生活中去。“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只要合理利用,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作用。学生在学习中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出错是不可避免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错误有时会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是对学生的错误草草了事,继续按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教学呢?还是利用课堂上新的生成重新组织教学?教师应该选择后者,反思错误,变错误为资源,化腐朽为神奇,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发封存的记忆,让师生在课堂中共同成长。

四、预设错误资源,启发学生在错误中学会质疑

精心预设错误,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是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教学中不能百分百按照预设的环节走,经常会出现不同的观念、思想,甚至是不可预料的错误。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状况胸有成竹,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利用错误资源,促使学生会学。

如在莆田市荔城区麟峰小学的一次校本教研中,林海静老师在执教《圆锥的体积》时,学生分小组合作:在空圆锥中装满沙子倒入空圆柱中,可以几次装满。分小组操作,然后分析圆锥与圆柱之间的关系。生1:我们组分三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生2:我们组不到三次就把圆柱装满了;生3:我们认为圆锥体积是圆柱的四分之一。面对预料中的结果,林老师依然兴致勃勃地说:“既然结果都不相同,那老师也来做一做吧,大家可要认真观察啊!”接着,林老师将空圆锥装满沙子,倒入圆柱中,两次就装满了。面对这种结果,学生议论纷纷。当课堂陷入困境时,讲台旁边的一位学生说:“老师你用这个圆柱试一下……”结果三次刚好倒满,学生恍然大悟: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才是圆柱的三分之一。林老师在教学中能预设、能发现动态生成的亮点,通过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变“错误”为有效的学习资源。真正让错误价值发挥得恰到好处。在课堂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出错,这样对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

五、建立错题本,认识错误的根源,学会自我反思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即使是做过的题目也会出错。对于这些错误,如果能进一步分析犯错误的原因,透过错误发现问题,加以充分利用,便能使其成为再生资源,让“错误”美丽起来,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很多优秀的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和经验时,都会提到他们的“秘籍”——“错题本”。错题本是复习反思的重要学习材料。通过建立错题本,学生在整理过程中认真分析、寻找问题的症结。不仅让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时刻提醒自己,而且还让学生举一反三得思考许多类似的问题,杜绝在今后的学习中出现类似的错误,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错题本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用好错题本,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让学生学会反思,学生就会站在原认知的高度审视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在“错题”中淘金,是一种能力,经营“错误”更是一种“高明”!

善待学生的错误,或许是教师最美的机智和教育最大的技巧。教师在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时,要少一些愤怒与训斥,少一些责备与抱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修复学生因错误带来的挫折感。错误,不可避免,但不是终点,而是学生到达成功彼岸、掌握正确知识的一个支点。

[1]常金亮.如何利用学生在课堂中的“错误”[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2.

[2]司擎天.关于课堂答题错误的调查和启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3]郑荣娟,贺和平.小学教学研究.多给孩子一些权力[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陈志华)

猜你喜欢

圆锥圆柱错题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压强』易错题练习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圆”易错题
圆柱壳的声辐射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