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改善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状态焦虑中的作用研究

2017-10-16辛茂江黄文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7期
关键词:精神病家属研究组

郁 涛 辛茂江 黄文燕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云南 昆明 650224)

护理干预在改善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状态焦虑中的作用研究

郁 涛 辛茂江 黄文燕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云南 昆明 650224)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改善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状态焦虑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科2016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6例老年精神病患者直系家属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家属给予口头宣教,一组家属使用护理干预(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老年精神病患者直系家属特质焦虑问卷(T-AI)及状态焦虑问卷(S-AI)调查情况。结果结果得知,研究组护理后T-AI评分(13.44±4.05)分、S-AI评分(27.65±5.51)分,对比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采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家属焦虑状况,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护理干预;老年;精神病;焦虑

在临床上,精神病属于多发病、常见病,老年患者身体功能均不断下降,患病后严重的影响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1],家属在长时间受到经济及精神压力的情况下,情绪会有所变化,多表现为抑郁、紧张、焦虑等,为了帮助患者家属减少焦虑心理的发生,给予其有效的心理干预是必不可少的。本次主要是针对我科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在2016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将我科收治的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46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23例一组,本次研究符合伦理学依据。

23例研究组家属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12∶11,年龄最大为79岁,最小为61岁,平均年龄(70.09±2.24)岁;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6例、高中9例、大专及以上8例。23例对照组家属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13∶10,年龄最大为80岁,最小为62岁,平均年龄(71.20±2.11)岁;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5例、高中8例、大专及以上10例。研究组与对照组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均差异不明显,P值>0.05,可进行科学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家属使用口头宣教,对疾病的相关内容进行口头讲解,告知其家属应注意的事项。研究组家属给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及心理支持。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家属护理前后特质焦虑问卷(T-AI)及状态焦虑问卷(S-AI)的情况,人们情绪体验由T-AI评定、即刻的应激情况下状态焦虑由S-AI评定,并进行分析、对比,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低越好。

2 结 果

结果可知,研究组护理后T-AI评分为(13.44±4.05)分、S-AI评分为(27.65±5.51)分,与对照组对比,明显更低,P<0.05。具体见表1。

表1 对比2组家属护理前后T-AI与S-AI评分情况

表1 对比2组家属护理前后T-AI与S-AI评分情况

注:研究组家属护理后T-AI与S-AI评分对比对照组有较大差异(P<0.05)

分组(n)时间T-AI(分)S-AI(分)研究组(n=23)护理前37.79±4.6648.69±8.03护理后13.44±4.0527.65±5.51对照组(n=23)护理前37.40±4.4948.52±8.11护理后21.30±4.3145.82±7.96t值-6.379.00P值-0.010.01

3 讨 论

家属心理压力一般来自于患者疾病的不断发展,精神病患者病程长,极易出现复发情况,家属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后[2],由于患者预后较差,其家属极易产生焦虑情绪,关注家属的心理需求对患者疾病也有一定的影响,给予常规口头宣教,效果一般,不能有效的帮助家属控制不良情绪,所以,本文在实施健康宣教的同时进行心理支持,具体如下。①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以入院时及出院前宣教为主,入院时宣教包括责任护士介绍与环境宣教[3];出院前宣教包括用药相关知识宣教与出院指导。帮助其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知识(读不通)、不熟悉环境引起不良的焦虑情绪,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介绍,能帮助其了解医院综合技术能力,增加家属安全感,减少焦虑情绪的出现;鼓励家属积极参与健康宣教讲座,由心理专家对患者家属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后[4],指导其有效的疏导方式。②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应对家属进行间断性心理支持,家属在探视前后可进行口头心理疏导,定期对家属进行电话访问,根据家属对患者关心的情况,给予心理支持,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礼貌服务,对患者及家属有同情心,与患者家属之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5],互相信赖,指导患者家属进行自我心理疏导、宣泄、放松、调整,听取其焦虑感受的倾诉,告知家属情绪对患者疾病影响的关系,增强家属帮助患者康复疾病的信心,使用心理调适手段,对焦虑情绪进行控制。

此次研究中,对46例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实施护理干预后,在护理效果方面,研究组护理后T-AI、S-AI评分分别为(13.44±4.05)分、(27.65±5.51)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综上: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实施护理干预后,其家属焦虑状况有明显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陈丽萍.精神病患者老年家属的心理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8):99-100.

[2] 贺楚梅,沈静,倪敏,等.循环质量反馈模式对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0):1416-1418.

[3] 陈爱学,苏雅芳,姚明荣,等.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应激与家庭负担和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5,14(4):311-314,318.

[4] 王兆芹,殷德华.精神病病人家属相关知识调查[J].护理研究,2016,30(2):190-191.

[5] 赵春阳,周英,潘胜茂,等.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希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广东医学,2013,34(4):603-605.

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7-0283-02

猜你喜欢

精神病家属研究组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精神病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都有精神病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