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应用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10-16周秀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7期
关键词:循证血压常规

周秀娟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江苏 邳州221300)

循证护理应用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周秀娟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江苏 邳州22130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约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临床分析的对象,以随机方式分为常规组(n=45)和循证组(n=45),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而循证组予以循证护理进行干预,观察及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循证组患者护理后收缩压(120.3±10.5)mm Hg、舒张压(76.8±10.6)mm Hg与常规组收缩压(147.6±11.4)mm Hg、舒张压(97.6±11.7)mm Hg相比明显较低,P<0.05;循证组患者护理后用药依从率93.3%、运动依从率80.0%、饮食依从率91.1%与常规组40.0%、31.1%、33.3%相比明显较高,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循证护理;高血压;效果

高血压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伴随人类在生活水平上的持续提升,致使生活环境和习惯以及饮食结构等不良,诸多因素使得高血压的发生率正在不断升高。高血压患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将其血压得以控制的效果显著增强成为患者机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得以保障的重点。在现代临床的研究之下结果证实,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长期用药治疗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能影响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因此,本次临床研究主要对高血压的患者予以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将血压得以控制的临床效果提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约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临床分析的对象,患者在临床上的诊断皆依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将患有严重性并发症、内科疾病类患者一律排除在外,90例患者对本次研究的参与皆表示愿意,对其研究进行自愿式配合。运用随机方式把患者们分成常规组(n=45)和循证组(n=45),常规组患者中男女比为25∶20;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57.4±8.5)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3±3.4)年;合并症:糖尿病24例,冠心病21例。循证组患者中男女比为26∶19;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7.5±8.4)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5±3.4)年;合并症:糖尿病25例,冠心病20例。对比两组间的一般资料,并不存在十分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即P>0.05,该数据在统计学中缺少分析的临床价值。

1.2 方法: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实现干预,主要是对患者予以常规用药临床指导以及对病情进行监测等基础护理。

给予循证组患者循证护理:①循证问题提出与循证护理方案确定:在科室中选择护理经验丰富、护理水平较高的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小组予以组建,其成员应该和患者间予以及时性沟通,以便掌握他们对于护理需求实际状况,并结合根据临床护理经验,提出循证护理问题;问题提出后,组内成员应该对有关资料进行及时查阅,且与护理的实际经验进行有效结合,将循证问题对应最佳的护理方式总结出来,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制定针对性循证护理内容。②循证护理实施: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及时根据患者实际理解水平及学历水平等,采取多种方式对临床患者予以高血压有关教育知识的宣教,对于高血压的病发主要机制和实施的治疗方案或是注意事项以及予以预防的关键措施等教育知识加以及时宣教;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护理,将其不良情绪有效的排除,对其产生的疑问进行积极、正面的回答,将心理压力显著减轻,将安慰以及鼓励增多,有利于将他们对治疗依从性的提升;同时予以用药相关知识教育,及时告知患者相关降压药物用药知识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的重要性,避免患者擅自停药;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指导,为患者制定针对性饮食计划,以清淡易消化、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食物为主,严格控制盐分和糖分摄取量,戒烟限酒等;加强对患者的运动指导,为患者制动针对性运动计划,避免运动过量[1]。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实施护理干预之后的血压变化、治疗的依从性进行统计以及对比,包含:用药和运动以及饮食三方面的依从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皆予以SPSS21.0软件完成统计学部分的处理,运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且检验方式采取t检验;运用率(%)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且检验方式为χ2检验,组间对比的差异以P<0.05作为标准,则其在统计学中具有分析的临床价值。

2 结 果

对比2组的血压变化,见表1,循证组收缩压、舒张压为皆比常规组低,实施t检验之后,2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且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循证组患者护理后用药依从42例、运动依从36例、饮食依从41例,常规组分别为18例、14例、15例,循证组患者护理后用药依从率93.3%、运动依从率80.0%、饮食依从率91.1%与常规组40.0%、31.1%、33.3%相比明显较高,χ2=41.667、21.780、31.954,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表1 比较2组的血压变化

表1 比较2组的血压变化

组别总例数收缩压(mm Hg)舒张压(mm Hg)循证组45120.3±10.576.8±10.6常规组45147.6±11.497.6±11.7t-11.8168.838P-<0.05<0.05

3 讨 论

高血压临床发病率较高,患者在静息状态下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患者在长时间高血压状态下极易引起患者心脑血管损伤,引起患者出现机体代谢功能异常,或产生多器官的功能性障碍,进一步引发很多种类的并发症,对患者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对患者增强临床上的治疗,对其血压状况予以控制成为并发症产生率得以有效降低的关键,也是对其生命安全进行确保的重要基础。

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实,有效的护理过程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防治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本次研究对循证组45例临床患者予以循证护理进行干预,其结果显示为:血压水平得以显著降低和常规组展开对比,刘金凤[2]的有关研究报道的成果和本文的结果相一致,证实予以循证护理可以对患者自身血压显著改善及控制的临床效果。循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基础上,形成的科学化、合理化及高效性护理内容[3]。当前研究结果显示,环境因素、饮食因素、心理因素等均是影响高血压发病的因素[4]。因此,此次循证护理过程中,根据各影响因素对患者实施护理过程。给予患者心理护理能促进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疏解,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愈的信心;对患者予以高血压临床教育知识的宣教,可以将健康教育知识以及对疾病的认知提升,促使其对治疗更加积极展开配合;临床患者病程较长,常需长时间用药控制血压,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能促进患者持续用药,避免擅自停药或滥用药物影响血压控制效果;运动和饮食状况均是影响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给予患者饮食指导能避免患者不良饮食引起的血压升高,给予患者运动指导能促进患者通过运动控制血压,提升机体免疫力[5]。采取循证护理时,护理内容更符合患者需求,且护理内容更加科学有效,能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血压控制效果。

综上,循证护理在高血压临床患者实施的护理干预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将血压得以控制的效果提升,有利于患者将生活良好习惯养成,基于以上在应用中具有的优势,可以在临床上予以广泛性推广。

[1] 亓剑凤.循证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规范化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8):35-37.

[2] 刘金凤.循证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4):124.

[3] 窦金霞.循证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21(1):127.

[4] 陶晓葆.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552-553.

[5] 陈桂云.循证护理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5):73-74.

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7-0239-02

猜你喜欢

循证血压常规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常规之外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