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肿胀的效果分析与研究

2017-10-16廖群生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7期
关键词:消肿熏蒸有效率

廖群生

(江西省信丰县中医院骨伤科,江西 信丰 341600)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肿胀的效果分析与研究

廖群生

(江西省信丰县中医院骨伤科,江西 信丰 341600)

目的探讨骨折后肿胀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接诊的骨折后肿胀患者4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中医治疗,研究组则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消肿时间,以及治疗前、治疗后1 d、5 d疼痛VAS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研究组消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1 d、5 d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后肿胀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疗效明显,而且消肿更快,治疗期间疼痛更轻,值得借鉴。

骨折;肿胀;中西医结合;效果

骨折后肿胀属于常见并发症,且好发于中晚期,因为骨折康复期较长,若患者久不运动、病情或加固固定等影响患肢微循环,极易造成经脉阻塞、气滞淤血、血流不畅及炎性因子增多,从而造成肿胀[1]。骨折后肿胀轻重不一,严重情况下会影响骨折愈合,并造成感染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升高,需加强重视。中医治疗多重视调理,而忽视康复锻炼,使得疗效极易受到依从性影响,而西医疗法则以溶栓类药物为主,难以达到综合调理的效果,治标不治本[2]。为了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肿胀的效果,我院针对接诊的40例骨折后肿胀患者实施了对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接诊的骨折后肿胀患者4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时间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确诊符合肿胀诊断标准[3],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同时排除其他性质骨病,严重系统性或器质性疾病、血栓性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等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36.5±4.2)岁(18~67岁);骨折后肿胀时间(5.4±1.6)周(1~10周)。研究组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36.4±4.5)岁(19~65岁);骨折后肿胀时间(5.7±1.3)周(1~11周)。在前述一般资料上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本组患者单用中医疗法治疗,主要为中医辨证用药熏蒸,方药主要成分包括各15 g水蛭、威灵仙、过江龙、青皮及荆芥,各30 g海风藤、入地金牛、金银花、泽兰、路路通、漫山香等,辩证用药包括局部肿胀与肌肉韧带及关节僵硬则加用各30 g苏木、昆布、海藻及大黄;初次洗浴后皮肤反应则加用各30 g紫花地丁与蒲公英;挛缩严重并有肌腱明显粘连者加用白醋与酒。前述方药加水煮沸(2000~3500 mL),之后维持文火30~40 min,去掉渣取水放入木盆,将患处置于液面,蒸汽熏蒸,但不能烫伤皮肤。若患者患处比较敏感则采取坐位露头,将患处罩住后熏蒸,待药液凉且温度适中再将患肢浸入药液。中医熏蒸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6 d为1个疗程,间隔1 d后进入下1个疗程,连续治疗1~3个疗程。

1.2.2 研究组:本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除了对照组中医熏蒸治疗外,还予以250 mL甘露醇(20%)快速静滴,于每次熏洗前静滴1次,同时实施肢体功能锻炼,根据患肢不同部位予以不同锻炼路径,并配合相关手法处理。

1.3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消肿时间,以及治疗前、治疗后1 d、5 d疼痛VAS评分,并对比分析。

1.4 评价标准

1.4.1 疗效[4]:治疗后患者的肿胀程度缓解≥2级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肿胀程度缓解1级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肿胀程度无缓解,或者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4.2 疼痛VAS: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测评,总分0~10分,评分越高疼痛越明显。

1.5 统计学处理:将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予以卡方(χ2)检验,而计量资料则用均数(表示,予以t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 结 果

2.1 临床效果比较:研究组治疗后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5.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5965,P=0.0136<0.05)。

2.2 消肿时间比较:研究组消肿时间为(5.35±2.16)d,对照组则为(9.25±3.67)d,研究组显著短于对照组(t=4.2007,P=0.0002<0.05)。

2.3 治疗前、治疗后1 d及5 d疼痛VA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疼痛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1 d、5 d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 论

肿胀属于骨折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在长期加压固定患者中比较常见,当去掉固定后康复锻炼期间,极易发生患肢肿胀、肌腱粘连及关节僵硬等,对于康复十分不利,严重情况下会有静脉炎与血栓等,从而影响骨折愈合。中西医在骨折肿胀上有各自理论,中医认为是经脉淤塞与气滞淤血所致,而西医则认为是广泛性局部无菌验证导致。为了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肿胀的效果,我院针对接诊的40例骨折后肿胀患者对照,对照组单用中医治疗,研究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消肿时间与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更好地消肿止痛,并提高临床效果。中医熏蒸治疗应用多种中药,水蛭与泽兰等有活血化瘀的效果,过江龙与漫山香有舒经活络与调理气机的效果,金银花有清热解毒与消肿止痛的效果,而现代药理研究[5]表明中药熏蒸能扩张微血管,并加速微循环,更好地消肿散结。中药熏蒸同时予以西医方案治疗,比如静注甘露醇与适当功能康复锻炼,可快速消肿,改善血运,以及加速炎性物质聚集处气血运化,也可更好地促使中药药效渗透,提高疗效。综上所述,骨折后肿胀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疗效明显,而且消肿更快,治疗期间疼痛更轻,值得借鉴。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d及5 d疼痛VAS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d及5 d疼痛VAS评分对比,分)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1 d治疗后5 d研究组(20)7.05±1.265.02±1.392.03±0.67对照组(20)7.11±1.036.34±1.473.36±0.97t0.16492.91785.0453P0.86990.00590.0000

[1] 张鹏.消肿止痛散治疗急性四肢骨折肿胀疼痛患者41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1):65.

[2] 李耀辉,董梅,张博,等.中药伤科红药喷剂外敷治疗Colles骨折疼痛肿胀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8):1399-1400.

[3] 刘永裕,郑泓,潘国铨,等.活血利水法治疗闭合性单纯内踝骨折早期肿胀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5(7):765-767,770.

[4] 周忠斌,周俊梅.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中晚期肿胀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3):42.

[5] 章友财.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患者后期肢体肿胀20例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4):50-51.

R6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7-0191-02

猜你喜欢

消肿熏蒸有效率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熏艾草
艾叶熏蒸治疗肌紧张性偏头痛
很有效率
大城市“消肿”的国外经验
赤小豆鲫鱼汤日常消肿
甲醇和乙醇熏蒸法对直喷柴油机气体和颗粒排放的影响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