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在治疗肾结石中的临床应用疗效

2017-10-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7期
关键词:肾积水石术肾镜

许 识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泌尿外科,辽宁 阜新 123000)

评价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在治疗肾结石中的临床应用疗效

许 识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泌尿外科,辽宁 阜新 123000)

目的探究肾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和开放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76例肾结石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一期碎石成功率、肾积水好转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一期碎石成功率的对比(P>0.05);观察组肾积水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的32.35%(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经皮肾镜取石术对肾结石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恢复时间短以及并发症少等优势。

经皮肾镜取石术;开放手术;肾结石;临床效果

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属于良性疾病,但在结石堵塞严重时,会导致尿液不能正常排出,出现肾积水以及尿毒症等不良后果[1]。伴随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肾结石手术治疗方式有了新的改进,腔内手术慢慢取代传统开放式手术[2]。肾结石治疗原则为借助消除结石,使尿路恢复顺畅,促使泌尿系统再次恢复正常[3]。本研究探究了肾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和开放手术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

分组例数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下床活动时间(d)肠功能恢复时间(h)住院时间(d)观察组4269.43±11.9052.15±10.562.14±0.516.86±0.558.74±0.66对照组34103.66±19.7457.45±11.716.47±1.2229.12±2.7912.95±2.70t-9.34262.072020.882350.58229.7653P-<0.05<0.05<0.05<0.05<0.0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的76例肾结石患者,均来自于本院2013年3月至20155这一期间,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4例患者中,有男性19例,女性15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年龄(50.23±7.01)岁;术前肾积水24例;结石直径(3.12±0.54)cm;血尿素氮(5.98±1.24)mmol/L;血肌酐(96.32±15.88)μmoL/L。观察组42例患者中,有男性27例,女性15例,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49.81±6.37)岁;术前肾积水21例;结石直径(3.20±0.75)cm;血尿素氮(5.68±1.27)mmol/L;血肌酐(98.13±12.71)μmoL/L。2组血尿素氮水平等基本资料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可以比较(P>0.05)。

1.2 方法:全部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相关检查,包括尿常规、血常规、胸片以及肝肾功能等,并对术前情况全面评估。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手术治疗,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患者选择健侧卧位,在患侧11肋间作切口进行手术操作。观察组患者实施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患者选择膀胱结石位,在患侧逆行将输尿管导管插入,并逆行将生理盐水注入,出现人工肾盂积水的现象。随后患者改为俯卧位,利用超声进行引导定位,将进针位置、角度与深度有效确定。穿刺位置通常在腋后线和肩胛线间第11肋或第12肋缘的下方,采用18G穿刺针实施目标肾盏穿刺,进到集合系统。将特制弯头导丝置入,使穿刺针充分退出,顺导丝采用筋膜与金属扩张器顺着穿刺点,慢慢扩张到F12,将F24肾镜镜鞘置入,建立经皮肾通路,将肾镜充分置入,将冷光源与显像成像系统充分接通。建立经皮肾通道超声粉碎结石,如果遇到较大结石,可采用取石钳将其取出。在一次未取完的结石,可在手术完成后7 d进行再次碎石。手术完成后对肾盏与肾盂输尿管连接位置密切检查,没有结石残留与活动性出血,将斑马导丝置入,顺着斑马导丝使双J输尿管留置,并将F16肾造瘘管留置。术后3~5 d接受腹平片检查,如果没有结石残留就可以将肾造瘘管夹闭1 d后将其拔除,如果存在小结石残留,可实施体外冲击波碎石。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一期碎石成功率、肾积水好转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出血、发热、感染以及尿外渗)情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选择SPSS19.0统计软件,肠功能恢复时间等计量资料利用表示,采用t检验,一期碎石成功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选择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由表1所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一期碎石成功率与肾积水好转率的对比:两组一期碎石成功率的对比80.95%比88.24%(P>0.05);观察组肾积水87.5%好转率高于对照组61.9%(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观察组42例,发热1例,感染1例,尿外渗1例,并发症3例发生率7.14%;对照组34例,出血1例,发热3例,感染4例,尿外渗3例,并发症11例发生率32.3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2.3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观察组高(P<0.05)。

3 讨 论

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属于良性疾病的一种,但可能堵塞尿路,导致尿液排出受到阻碍,出现疼痛、肾积水以及尿毒症等症状[4]。传统上采用开放手术治疗,但此种方式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伴随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神经取石术逐步体外了传统开放手术[5-6]。在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在手术前需要实施常规检查,有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肝肾功能以及尿常规等数据予以采集。尽可能确保手术穿刺成功,在患者单通道位置取石,防止丢失肾单位,穿刺路径应该按照操作标准进行选择。在穿刺针通道出血量较大的过程中,不能实施蛮力将通道扩充,需要重新选择穿刺通道。并采用筋膜扩张器将通道扩张,扩张时应注意左右旋转动作应轻柔,尽可能将对肾脏的损害降至最低。另外,对准肾盏内结石或局限性盏内积水穿刺的过程中,可能由于肾盏流出道梗阻,导致输尿管导管内的灌注液在穿刺针内不能流出,由穿刺针内抽取尿液或针尖触到结石感,可确定穿刺成功[7-8]。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开放手术相比,经皮肾镜取石术对肾结石的治疗效果更显著,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总之,经皮肾镜取石术对肾结石的治疗效果优于开放手术,可使患者的手术时间缩短,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1] 刘俊芳.采用微创经皮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患儿的围术期护理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1):102-104.

[2] 殷晓蒙,周东言,沈进,等.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6):35-37.

[3] 苏雁峰,李宋荣,史向民,等.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铸型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3):70-72.

[4] 徐拥军,刘林.开放手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meta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5,31(1):70-73.

[5] 时适,宋祥伟,刘任功.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的系统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9(1):108-109.

[6] 木彬.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的系统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9(10):162-163.

[7] 杨沛华,谢永忠,夏金荣,等.非免疫清除期乙型肝炎患者行肾结石手术后HBV-LP、HBV-M及HBV-DNA变化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2(s1):104-105.

[8] 朱江.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的系统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4):108-109.

R69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7-0064-02

猜你喜欢

肾积水石术肾镜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肾结石引发的肾积水会影响肾功能吗
留置输尿管导管在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分析
多参数超声评分法在胎儿肾积水产前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术前合并肾积水与膀胱癌根治术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肾积水程度对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失血的影响研究
腔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4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