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止晕贴穴位贴敷治疗术后患者眩晕症的临床应用

2017-10-09刘兰兰邹月君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7期
关键词:井穴涌泉穴钩藤

刘兰兰,邹月君

(威海卫人民医院,山东 威海 264200)

止晕贴穴位贴敷治疗术后患者眩晕症的临床应用

刘兰兰,邹月君

(威海卫人民医院,山东 威海 264200)

目的 探究应用止晕贴穴位贴敷治疗术后患者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8月我院关节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20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A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B组术后加用中药止晕贴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B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患者眩晕症中运用止晕贴穴位贴敷治疗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术后眩晕;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肩井穴;涌泉穴;穴位贴敷治疗

手术创伤及术中术后的麻醉常会引起患者术后发生眩晕症,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本文旨在探讨绿色中医中药治疗应用于手术患者术后,减轻手术及麻醉反应引起眩晕症的可行性,以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不适,促进其早日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8月我院关节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200例,其中男100例,女100例,年龄20~80岁。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

1.2 治疗方法

A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B组术后加用中药止晕贴穴位贴敷治疗。具体方法: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四味中药各15 g。熬制成颗粒,加少量温水调成粘稠糊状,将调好的药糊均匀涂抹于穴位贴的内圈中,正确选取患者双侧肩井穴及双侧涌泉穴给予贴敷,4 h后给予揭除[1]。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比较[n(%)]

3 讨 论

3.1 术后眩晕的理论基础

西医理论认为麻醉与手术创伤损害机体的机能,造成身体大量消耗,打乱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的平衡。中医理论认为术中出血、体力消耗导致患者阴虚体质,阴不能制阳,导致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

3.2 四味中药的作用机理

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眩晕。西医研究天麻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冠状血管流[2]。

钩藤:清热平肝,熄风定惊,现代医学研究钩藤对治疗高血压有较好的作用。

石决明:平肝潜阳,除热,明目。现代医学研究它有清热、镇静、降血压的作用。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现代医学研究,杜仲有清除体内垃圾、平衡人体血压、提高白血球数量、增强人体免疫力等显著功效。

3.3 两大穴位的选择

涌泉穴(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都有重要作用[3]。主治:神经衰弱、头晕头痛、精力减退、倦怠感、失眠、多眠症、高血压、眩晕、焦躁等。

肩井穴(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功能是疏导水液。主治:头酸痛、头重脚轻、耳鸣、肩背痛、颈项痛等。

古谚曰:“肩上一口井,足下一眼泉”。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口井,井底是脚底的涌泉穴,井口就是肩部的肩井穴。只有保持这口井上下畅通,人体内的气血才能畅行无阻。

3.4 中医穴位贴敷治疗的作用机理

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尚不完全清楚。我们认为其可能的机理有三个方面:一是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二是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作用;三是两者的综合叠加作用。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是人体营卫气血循环运行出人的通道,而穴位则是上述物质在运行通路中的交汇点,是“肺气所发”和“神气游行出人”的场所。根据中医脏腑-经络相关理论,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不仅有反映各脏腑生理或病理的机能,同时也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点。各种致病之邪滞留在人体内部,脏腑功能受到损害和影响,致使经络涩滞,郁而不通,气血运行不畅,则百病生焉[4]。此时,可能在经络循行部位(尤其在其所属腧穴部位)出现麻木、疼痛、红肿、结节或特定敏感区(带)等异常情况。而运用穴位贴敷疗法,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以通郁闭之气……以散瘀结之肿”,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好的治疗和凋整作用,从而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5]。

[1] 黎丽娴,沈中琪,郑崇琦,等.穴位贴敷法治疗眩晕病41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1(06):67-69.

[2] 王 晶.穴位贴敷法治疗眩晕病的观察与护理[J].辽宁中医杂志,2013,21(08):1694.

[3] 陈春玲.眩晕病的辩证治疗[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02):137-138.

[4] 孙艳林,李 青,何君君,等.穴位贴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07,11(8):706-707.

[5] 李 瑜,陆继梅,吴毅伟.穴位贴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9,45(5):734-735.

本文编辑:张 钰

R246.153

B

ISSN.2096-2479.2017.37.141.02

猜你喜欢

井穴涌泉穴钩藤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从“阴井木,阳井金”浅析井穴的主治
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大鼠缺血后脑水肿影响的实验研究※
揉肩井,活肩颈
常按涌泉穴等于补肾
药敷涌泉穴
治病毒性感冒
清咽散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的应用价值
颈肩痛简易按摩法
HPLC测定钩藤药材中钩藤碱、异钩藤碱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