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生成性教学模式的建构

2017-09-30袁小霞

甘肃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建构

袁小霞

【关键词】 数学教学;生成性教学模式;建构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4—0107—01

所谓生成性教学,指的是将课堂打造成一个不间断动态变化的课堂,使课堂无时无刻不存在生机。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生动而有效的教学。生成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积极探索新知识的品质、努力思考问题,活跃课堂氣氛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构建生成性教学模式呢?

一、进行课前设计

课前设计是生成性教学模式能够获得预想效果的重要所在,包括教学内容的主体、课堂提问的问题和教学资源的整合等。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准备这些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不但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而且还能调动起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设计课堂所要提的问题时,难度一定要控制好,不仅要学生能积极思考,而且还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进行有效的课堂实践

动态变化是课堂的基本特征,正由于其需要改变,因此,教师要根据课堂中的动态变化,对学生的价值导向和思考方向进行正确的引导。如,在一次六年级课堂上,笔者在对圆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学生提出了各种问题。其中,一名学生这样说:“圆和点是不存在联系的,而只是一条极端的线段或者一个点。”笔者在解释的过程中没有利用课本知识生搬硬套,而是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建立生成性教学理念,引导他们考虑圆和点之间的关系,通过争论和思考,将正确的结论总结出来。

三、进行课后交流

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不能缺少生成性教学的身影,为了能够将良好的教学效果展现出来,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就必须利用动态的方式完成跟踪、追访,包括教学内容的消化、教学模式的看法和教学进度的跟进等。在课后,教师需要同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在学习上的收获和所遇到的种种困难,明确他们对学习的一些看法。关于他们对课堂的教学建议要认真听取,对不足之处进行完善,确保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够有所收获。

四、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主体是进行生成性教学的根本所在,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进行培养和教育,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加入到数学课堂中来。教师应只对学生进行引导,而不能夺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时刻要以学生为中心,谨记他们的主体地位,创造机会,引导他们积极地加入到课堂中来,进而进行思考,增强自信心和提升学习能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积极、正确地回答问题,还应该让他们做自身的“小老师”。在教师的不断帮助下发挥长处,并能引导和帮助其他学生学习。这样不但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拉近学生们之间的距离。

五、重视应用创新

应用创新的特征是开放性,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具体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具有开放性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创新思维。如,当二年级学生学习“找规律”时,教师设计了一个练习,让学习来设计一个手帕的图案,并比一比谁的方法最独特,怎样做最简便。

六、有关此种教学方法的建议

1. 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是确保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完成的关键所在。所以,这就需要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规定对教学内容重点进行安排,并能合理地把握教学进度,合理控制教学时间。

2. 关注学生对建立生成性教学课堂体系的接受程度和建议等,及时按照课堂教学实际转变教学策略。

总之,动态的课堂不仅是“教师、学生、教材”之间传递信息的场所,更是师生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教师胸中要时刻装着学生,在教学中要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让富有形的预设在无形的动态教学中生成。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发散思维,捕捉学生的灵感火花,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的场所,从而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编辑:张 昀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