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贫困县的教育发展新生态

2017-09-30蔡阳宗周文龙

甘肃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临夏县督导幼儿园

蔡阳宗+周文龙

临夏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帶,地貌多山沟,兼有塬、川。地势东北低、西南高,全县面积1212.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9万人,是一个汉、回、东乡、保安、撒拉、土、藏族、蒙古等多民族杂居县域。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临夏县按照“普及学前、巩固小学、加强初中、突出高中、重视职教”的发展思路,实行了从学前到高中一贯制免费教育,该县委、县政府以全面推动教育事业跨越发展为目标,促进城乡教育同步发展为突破口,迅速构筑教育强县的主战场,积极抢占教育发展的制高点,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抓改薄,促均衡,基础教育整体提升

“你看这是我们学校改薄项目新建的综合教学楼、学生食堂、装备的微机室、电子白板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临夏县掌子沟学区中心小学校长唐生军兴奋的介绍着改薄项目带来的种种喜人变化。

的确,辍学学生纷纷返校,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升,校园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是近两年临夏县诸多偏远学校出现的喜人变化。这些都得益于“全面改薄”项目的实施。正如临夏县教育局张生强局长所说:“全面改薄以来,临夏县从前期规划到工作过程中的细节落实,再到成效初显的校园新貌,工作进展和成效令人欣喜,进一步增强了这个国列、省列扶贫开发重点县创办大教育的底气,也让全县的教育工作者对实现教育事业跨越发展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自2014年以来,临夏县借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的东风,始终坚持“抓管理、促规范、抓落实、促进度”的工作思路,强化项目建设领导,健全项目监管机制,狠抓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全面确保了改薄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快了标准化学校建设进程,极大的改善了办学条件。

榆林乡榆林小学原校址在距离公路约三公里外的山上,四面陡坡,条件异常艰苦,学校始建于1973年,是“破门破窗塌塌墙,村庄里最差的是学堂”的典型代表。该校通过改薄项目和援助资金,异地搬迁到公路附近的平川中,投资500万元,建成占地67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400平方米教学综合楼及附属设施,现如今已成为村庄里最靓的风景。

为进一步加强“改薄”项目的实施,临夏县积极创造条件,加大资金筹措力度,采取得力措施,加快进度,狠抓质量,全力确保“改薄”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全县教育事业的公平、均衡、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截止目前,改薄项目累计投资1.56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60个,新建校舍4.7132万平方米,并成功召开了全省改薄现场会,不断改善了教育教学条件。已新建项目学校校舍建筑面积达3.72万平方米,初中生均13.49平方米、小学生均6.52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比项目实施前分别增加了0.85、0.49平方米,薄弱学校特别是边远山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善,极大的提升了全县教育发展的硬实力。

强保障,全覆盖,学前教育欣欣向荣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人生教育的起步,给儿童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基调”。然而,长期以来,在西部贫困地区,县城幼儿园数量不足,镇中心幼儿园没有规模,农村没有幼儿园,民间 黑 幼儿园泛滥成灾成为了学前教育发展的难以言说的痛。

2011年,我省启动实施了第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临夏县抢抓机遇,结合全县实际,科学合理布局,认真实施幼儿园建设。在全面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坚持就近入园、均衡发展的原则,科学规划农村幼儿园,使全县3-6岁适龄儿童都能就近入园,实现了1500人以上农村幼儿园的全覆盖。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幼儿园136所。

“针对农村幼儿教育整体发展缓慢,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我们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企业和个人兴办幼儿园,充分发挥民间幼教老师的实践优势和公办幼教师资的专业优势,因地制宜,采取公办、民办和‘一村一幼三种办园模式,推动农村幼儿园建设,农村幼教事业呈现公办与民办资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生共长得局面。”临夏县教育局副局长郑得荣说。

办好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要有规划,有思路,更重要的是要有资金投入和师资力量的保障。为此,临夏县一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夯实农村学前教育基础;一方面不断强化师资培训,努力提升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水平。

据了解,2015年,临夏县人民政府从县财政及项目中投入128.5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县幼儿园和28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教学场地改善,教学仪器、教玩具等设备购置。2016年,投入资金369万元,为新建的49所村级幼儿园购置设备。在教师培训方面,建立了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岗前岗后培训制度和幼儿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全面提升幼教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同时,积极建立学前教育城乡联盟,切实发挥县城公办幼儿园的示范带头作用,结对互助,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现在我们在规模以上农村普及了幼儿园,附近有需求的适龄儿童都能就近入园,而且城乡幼儿园在硬件设施和师资上没有太大差别,留守儿童也都能够就进入园,我们有些地方的幼儿园还出现了爆满的现象。”郑得荣说。

树目标,提内涵,精细管理成效显著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下,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就要从办好每一所学校学校开始。而要办好学校,提升学校的质量品牌,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就必须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近年来,临夏县在不断加大对各级各类教育投入的基础上,着力强化学校的精细化管理,走教育内涵优质化发展道路。

谈起精细化管理,临夏县教育局副局长周仲普感慨颇深,他说:“学校的办学理念的形成,是校长对学校教育深层探索和深度思考的过程。学校的办学理念将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每一个教育决策,影响着教师的每一个教育行为,提升着每一位教师的认识,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为此,我们认识到,需要清晰准确的定位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思路,而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是一个绝佳的切入点。”endprint

在临夏县中学的校园里,一路遇到的学生会主动向客人问好。走进教学楼,干净的楼道里人来人往而又秩序井然,没有学生在课间高声喧哗,也没有学生追跑打闹。周仲普说:“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临夏县中学从新生入学到毕业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制度。”

学生的做人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只是临夏县中学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一个细节。在精细化管理目标引领下,临夏县中学办学思路定位准确、清晰,以“科学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采取“分级管理、分层教育、抓中间带两头”的策略,针对生源状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教育。为所有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制度的制定自下而上,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

与此同时,临夏县中学还坚持开放办学,与升级名校结对帮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主动适应新课改,提出创办活力校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全面育人上找着力点,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找突破口,以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为切入点,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学校的内涵发展不仅仅体现在日常管理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发展上,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内涵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临夏县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得到巨大发展。过去在临夏县校园建设中最为薄弱的俗称“四沟一滩”的井沟、掌子沟、漠泥沟、麻尼寺沟等学区的学校,如今都已经面貌一新。

所有村校都实现了校园有文化长廊、图书阅览,班班有特色墙报、精美手工,人人参加兴趣小组、每天开展大课间活动的近期目标,初步形成了以双城中心小学为代表的每天看一本经典书、每天诵一篇经典文为特点的国学经典文化。以韩集小学为代表的研究百年学校经历为主线的校史文化。以漫路中心小学为代表的每天课余时间开展棋牌、书画、欣赏为特点的校园儒雅文化。以侯段小学为代表的校门前建花卉温室、校内建小型林木花坛为特点的生态文化。以掌子沟中心小学为代表的每天开展晨读、中午开展阅览为特点的读书文化。

改体制,重督导,六个到位助推发展

深化督导改革,提高教育治理的水平和能力,强化教育公平的理念,进而推进教育现代化,始终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督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武器。

而教育督导工作在临夏县则是教育发展中不得不提的一大亮点。2015年6月,甘肃省教育厅在临夏县召开了全省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工作现场会,向全省推广学习临夏县教育督导工作的经验。2016年10月,临夏县人民政府县长马志祥应邀参加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组织的关于深化教育督导改革暨第十届国家督学聘任会,并做了交流发言。

近年来,临夏县不断完善和创新教育督导工作,深入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坚持六个到位,逐步构建起完善督政、督学和质量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不断规范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行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全县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助推器”。

“為了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变传统的自己监督自己,既当运动员,也是裁判员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好教育督导对教育发展的监督、指导和推动作用,我县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主任的教育督导委员会,将临夏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从县教育局分离出来,升格为独立法人事业单位,在县政府的领导下独立行使督导职能,为教育督导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临夏县教育督导 办公室主任黄鹏说。

“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视就体现在六个到位上,即领导到位、机构到位、队伍到位、经费到位、条件到位、督导结果应用到位。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督导工作,从督导室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办公条件保障等各方面对督导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并将督导结果作为各学校、相关单位、相关责任人年度考核与评优选先的主要依据和参考指标之一”。

当然,督导室的工作也是不负众望。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临夏县的教育管理方式和管理效能得到了巨大改善。通过“两条腿走路”的教育管理新模式,强化了对教育的宏观管理和微观指导;通过自上而下、遍布各学校的督学网络,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了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为县委县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了依据和合理化意见。

可以看出,临夏县通过紧抓全面改薄契机,强力推动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深化学校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工作的职能,正在向推进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大踏步前进,一个贫困县的新的教育生态由此开启。

编辑:蔡扬宗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夏县督导幼儿园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爱“上”幼儿园
如何搞好临夏县天保工程二期中的森林管护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