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识:开启学生心灵自信的金钥匙

2017-09-30陈多伟

甘肃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自信赏识教育内涵

陈多伟

【关键词】 赏识教育;学生;自信;内涵;

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4—0037—01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人在社会中生存,都希望自己的学习、工作、人品等受到赏识。赏识好似一道阳光,能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赏识犹如一剂良方,能使很多学生受益匪浅;赏识是一种爱心教育,是教育的艺术。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笔者尝试运用了赏识的教育艺术,积极地去寻找学生的优点,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赏识教育的内涵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它是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让受教育者心灵得到解放”等奥秘的总结。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赏识教育不是简单的表扬加鼓励,而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二、赏识教育的作用

1. 赏识教育有利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有效树立自信。一个人只有自信,才可能成为他渴望成为的那种人。这是罗森塔尔实验得出的结论。也就是说,儿童的自信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活动。缺乏自信心的人,往往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而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展示才能的舞台,能让学生在赏识中树立自信心。因此,我们应从课堂入手,为学生创设一个被赏识的氛围,让他们在受到赏识的同时,树立起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其次,让学生感受并体验成功的滋味。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要注意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品尝成功的滋味,尤其是后进生。当你不经意间夸奖一个学生的作业认真或是字写得漂亮后,你就会发现他脸上充满了笑容,显得那么自信,他的作业就会一次比一次认真,成绩也明显提高了。

2. 赏识教育有利于促进师生的关系,构建和谐课堂。课堂是否和谐就要看师生的关系和谐与否?如果教师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他便能引导学生实现自己的潜能,达到高效的学习。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和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基础之上的。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爱是前提和基础,只要教师平易近人,和学生融洽相处,与学生做知心朋友,就可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不失时机适当的赞美、真诚的鼓励,学生有进步或者表现优异时一个会心的微笑、赞许的目光,或是一个表扬的手势都可能成为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润滑剂。

3. 賞识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宽容谅解学生。人是存在差异的,作为一名教师,不应该以一个尺度去衡量他们的表现,而是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客观地评价学生,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学生。比如,在平时测试完以后,我们的眼睛千万不能只盯着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应该对那些学习取得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这个时候表扬远比批评和惩罚来得有效,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只要对学生多一些宽容与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其分析原因,提出应对策略,让他们感觉到教师是理解他们的,对他们是有信心的,使学生认识到其成功的价值,这样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们不必吝啬赞美,不必吝啬你的鼓励,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应多一些赞美和鼓励,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总之,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适当的赏识是一种正确的爱,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和赞赏!但是,赏识教育必须持之以恒,才能产生明显的效果。所以,教师要不断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善于为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而加油呐喊,让学生在教师真诚的赏识中有所激励并把这种外在的激励化为其内在的发展动力,从而不断地促进自己向着自己努力的方向发展,并把这种感受到的赏识升华到赏识自我,赏识他人。

编辑:郭裕嘉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信赏识教育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