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等院校社会保障教育?

2017-09-27胡艳丽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学科建设高等院校社会保障

【摘 要】社会保障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它所包含的内容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的生活保障问题,是一道维护社会安全的防线。我国正在建立和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应重视高等院校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建设、实践教学和师资培训。除了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之外,还应该对其它专业的学生进行基本的社会保障普及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等院校;社会保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13.7-4

一、问题的提出:社会保障及其教育的必要性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需要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来促进和维系;同时社会保障教育的发展,将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综观当代世界,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有目共睹的现象,即凡是追究社会公平并想获得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国家,必定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凡是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完备的国家,通常都是能够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国家。反之,凡是不重视社会保障或者社会保障制度残缺的国家,通常也是社会矛盾相对尖锐,社会排斥与社会对抗相对严重的国家。[1]党的十八大再一次明确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国家保障民生与改善民生的核心制度安排的地位。

1998年,教育部在新修订和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专业目录时,在压缩合并原有专业一半以上的同时特别新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它既是研究宏观经济工具——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及其规律和方法的综合性学科,也是以培养实际工作者为主要目的应用型学科。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教育既要教给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社会保障事业牵连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应该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保障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社会保障权利和义务、减少各种意外事故带来的经济压力,实现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等学校社会保障教育存在的问题

社会保障事业和社会保障研究教学在西方国家有100多年的历史,而我国社会保障的研究和教学事业在上世纪末才开始的,教学和研究水平还有差距。新疆大学的社会保障专业,主要是从行政管理、社会学、经济学等专业基础上转变过来的,缺乏专门的社会保障专业师资,大部分教师边学边上课,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学生要求和不断更新的课程内容的教学。

除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外、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和理工科专业学生的社会保障教育处于空白状态,多数学生缺乏基本社会保障知识,只有遇到问题需要维护权益时,才努力寻找解决其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大学生是社会上拥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国民,通过对他们进行社会保障教育,可以在更好地向全社会普及社会保障知识和提高社会保障意识。

三、关于高等院校加强社会保障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建设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培养从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管理、社区劳动保障与民政服务、商业性保险运作与管理,并具有理论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的理论知识;熟悉国家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的方针、政策;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高的管理素质。课程包括公共基礎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专业实习及毕业论文五个部分。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应引入通识教育,没有通识教育的基础,学生在校学习和未来发展是会受限制。专业课程设计应体现多元性和宽广性,既有本学科的基本课程又具有多样发展性,适合社会的需要。

(二)应当重视社会保障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社会保障专业重要环节之一,实践教学要贯穿全部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实践技能。另外,实践教学环节应通过课程实践活动、毕业环节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2] 例如,2009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班级,进行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实习,所有学生分配到乡镇劳动保障所、民政所、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等部门,直接接触有关社会保障工作;同时学生也参与农村社会保障的入户社会调查。在一个月的专业实习中,学生调查了600多户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和蒙古族农牧民。这种实践教学不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宣传政府的社会保障政策。

(三)加强社会保障专门人才培养

我国重点高校从2000年起开设社会保障本科专业,新疆大学是2004年起设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为提高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水平、应重视教师培训,一方面派遣现有的青年教师去重点高校进修、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社会保障全国性学术会议。另一方面重视引进社会保障专业硕士、博士毕业生,不断加强专业师资力量。

(四)社会保障应成为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社会保障”已经普及到“社会服务的各个方面:收入政策、就业政策、税收政策、家庭政策、教育政策、住房政策、保健政策、甚至闲暇等等。社会保障已经构成了当代社会政策的基本内容。[3]通过社会保障教育、让每个学生知道与本人息息相关的高校无息助学贷款政策,师范类高等院校免学费政策,对大、中专学生中的贫困学生进行社会救助制度,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等。例如,从2009年起乌鲁木齐地区高校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大中专院校学生每人每年缴费标准为100元。其中: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补助80元,学生每人每年缴费20元;大学生商业医疗保险,每年每人缴费45元;每年每人合计缴费65元,同时享受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解决大学生在学期间因病退学的问题,给他们创造有病无忧的学习条件。

对其它专业的学生进行社会保障教育、可以设置《社会保障基础知识》的公共选修课的方式,利用校园网宣传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通过各种形式,让每一个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保障意识,自觉争取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形成积极参加社会保险和补充商业保险的观念。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

[2]刘世强.关于劳动与就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模式的探讨[J].科学时代,2010 (13):99-103.

[3][英]尼古拉斯.巴尔.福利国家经济学[M].北京:郑秉文,穆怀中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519.

作者简介:胡艳丽、女、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从事社会保障研究。

本文得到新疆大学校级精品课《社会保障概论》帮助。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科建设高等院校社会保障
新时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关于扩大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研究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模式探讨
四种社会保障体系生命周期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