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实验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2017-09-27朱邦增
朱邦增
摘要: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自然试验教学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实施创新教育,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教学方法,解决创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教育;自然试验;意识;方法;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8
在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需要量與日俱增,而培养创新能力是我国中小学教学的薄弱环节,所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已迫在眉睫。小学自然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获取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如何在自然实验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
一、树立创新意识
传统教育是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教师只是围绕教材传授知识,不能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学生被束缚在教师和教材的圈子中,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创新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去主动探求知识,创造学问的能力,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以下几点:
1、破除神秘感。不要认为创新是高不可攀的,是天才的“专利”。其实每个正常人生来都有创新细胞,关键是能不能发挥它的潜能,陶行知老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人是创造之人”的论断。
2、要有危机感。目前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而科技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小学自然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科学启蒙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它是人的一种积极创新的思维品质。如果我们实验教师还是把学生的学习视为单纯继承性的观念,以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观念,这就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也不完全符合新时代的需要,现时的实验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方法、研究等方面都要作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努力。
3、树立使命感。知识经济的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而小学教育又是教育中的基础。儿童在小学阶段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基础建立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我们实验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教育基础”中的基础。
二、掌握创新方法
教师树立创新意识,既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自己教学工作的创新。教师树立了创新意识后,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笛卡尔曾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必须掌握相应的方法。在我们施教中,不能沿袭以往的方法,只教教材中的那点知识,而要以教材为依托,教给学生认识世界的一般方法。
1、物理方法。如《沉浮的秘密》、《物体的热胀冷缩》、《声音的产生》等课文,阐述了用物理方法发现沉浮的规律,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以及声音产生的原因。这类课文在教材中占有相当的比例。
2、化学方法。运用化学原理创造,了解新的化合物。如《生锈与防锈》、《燃烧和灭火》等课文是通过化学实验而了解到铁锈是一种新物质,燃烧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
3、类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利用或激活学生丰富的联想力和较好逻辑推理能力。如《毛细现象》、《生物的启示》等课文,都是先给学生一个事实:水沿毛巾“爬”上来了,薄壳结构的屋顶,雷达,古代鲁班师傅发明的锯等,然后让学生联想一个对应物从而推理出制造这些物品依据的原理。
4、量变质变方法。创造性人才在知识、技能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的飞跃。美国的发明大师爱迪生一生能有1320多项发明专利,主要是各方面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的量。小学自然学科中包含的知识门类众多,给学生带来的信息量是很大的,给学生知识的积累留有很大的空间。在众多的学生实验中给学生创设了诸多技能学习的机会,这都为学生提供了积累知识和技能的条件,关键在实验教师依托教材努力去丰富学生知识和技能达到量的积累。
三、培养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通过如下三种渠道。
1、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实验课是学生最喜爱的课,学生兴趣很浓,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不仅要求知其然,而且尽力求知其所以然。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探究并掌握先哲思维深处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如在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时,教师设计演示了一个简单明了的“热喷泉”实验。拿一个盛满水的烧瓶(里面的水带点颜色,便于观察),瓶口塞上一个带玻璃管的塞子,这时水就会升到细玻璃管中,然后教师把烧瓶放入热水中,水就像喷泉一样从玻璃管中喷出来,学生个个睁大了眼睛,露出了疑惑的目光,玻璃管中的水为什么会冒出来呢?“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小小的演示实验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教师把学生引到了探索研究新知的境界,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2、在课后延伸中培养。依托教材可在课后开展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讨论,很多灵感是在思想交流、碰撞中产生的。自然实验课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后布置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小制作、小发明活动。例如在教学《反冲》一课后,要求学生课后相互讨论交流,利用反冲原理,进行一些小制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在生活实践中培养。自然教材中有许多观察实验是要求学生回到生活中进行观察的,如第六册第9课,观察自然水域。在施教这类课文时,教育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突破。
四、解决好创新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1、切实摆正教与学的位置。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实验教学环节、手段、方法要切实建立在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的基础上。
2、切实改革“以讲代学”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师生真正从“教师什么都讲,学生什么都听”这种关系中跳出来。大胆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实验,使学生主动感知和领悟知识。
3、切实改革“以少代全,忽视一片”的现象,既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又注重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在自然实验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应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进行探索,运用一切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