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构建小学数学学本课堂的有效策略

2017-09-22安徽滁州市第二小学曹文龙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学本滁州市画圆

安徽滁州市第二小学 曹文龙

浅谈构建小学数学学本课堂的有效策略

安徽滁州市第二小学 曹文龙

学本课堂是以学习者学习为本的课堂,其中学习者包括学生、教师以及参与者。基于“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本文着重从课程素材、教学过程和数学思考等三个方面,谈谈构建小学数学学本课堂的教学策略。

素材本源数学课堂

一、挖掘课程素材,回归学习本源

在我国目前一标多本(统一课标,多种版本)的教材格局下,各版教材风格各异,特色各具。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诚然,教材是专家或一线优秀教师编写的,有其一定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但同时也不可否认,教材编写和教材使用不可能实现同步性,其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其一,教材不可能年年修订,一些内容就不可能具有即时性。其二,教材没能按区域(城市和农村、发达和非发达地区)编写,有的内容不能与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匹配。为此,作为教材的使用者——教师要洞察社会发展,破解教材内容的滞后性,赋予课程内容时代特色,让课程素材更加鲜活亮丽。同时,让教材设置的例题或习题情境更加适应于本土或本校(班)学情,因地因生创造、改编贴近学生生活实例,作为课程素材,回归学生学习本源。

例如,在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中,我执教的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律》,教材编排的例题为:男同学有28个男生在跳绳,17个女生在跳绳,23个女生在踢毽子。跳绳的有多少人?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虽然该主题场景是学生熟悉的跳绳、踢毽子活动场景,但是场景缺少动态呈现过程,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者在深入研究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大胆创编教材:将执教教师所在地(滁州市)、送教所在地(明光市紫阳乡)和中间经过地(明光市)三者之间的距离作为教学素材并加以利用(如图1):

图1

层次一:探究加法交换律

通过呈现汽车往返行驶的动态画面,引导学生思考:滁州市到明光市有71千米,明光市到紫阳乡有42千米。滁州市到紫阳乡一共有多少千米?

学生在有序思考的基础上自然得出:

从滁州市到达紫阳乡的距离:71+42=113(千米)

从紫阳乡返回滁州市的距离:42+71=113(千米)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71+42=42+71,然后在举例验证中轻松得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从而得出:a+b=a+b。

层次二:探究加法结合律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如图2)并细化为:从滁州市到明光市走的是高速公路,从明光市到紫阳乡走的是普通公路,滁州市到明光市的高速公路一段在滁州市境内,一段在明光市境内,从滁州市到紫阳乡有多远?

图2

由此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师生对话:

师:你想怎样列式?

生:23+48+42。

师:23+48表示的是什么?

生:高速公路有多远?

师:为了强调先算高速公路,我们可以在23+48上加一个小括号。

师:我们还可以先算什么?怎样列式?

生:明光境内的公路有多长?(48+42=90)

师:全程有多长?怎样列式?

生:23+48+42。

师:如果想先算明光境内的路程,可以怎样表示?

生1:23+(48+42)。

生2:(48+42)+23。

师:它们都是先算什么?

生:都是先算明光境内的路程。

【据此观察两道算式,得出:23+48+42=23+(48+42)】

教师追问:观察这道等式什么变了?什么不变?

生:括号的位置变了,三个加数没变,加数的位置不变,和不变。

师:猜想一下,是不是所有像这样的算式,三个加数位置不变,和都不变呢?

学生自己写算式,通过交流、验证了上述猜想是正确的,从而发现: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符号表示为:(a+b)+c=a+(b+c)……

通过大胆改编教材,选择学生熟悉的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将“教材”整合为“学材”,体现了“学习本源”的学本课堂教学理念。

二、凸显过程方法,体现学生本体

新课程的实施,其核心要点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目标之二“过程与方法”的达成(备课缺漏)。在实际教学中,为数不少的教师没能明确认识到这一点,其教学重心仍然锁定在“知识与技能”上。看重的是教材和教案,认为一节课把教材(尤其是教学用书)框定的教学内容上完,把自己准备的教案内容走完,就是一节成功的课。殊不知,教师即使顺利、顺心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学生到底真正理解了多少知识,掌握了多少技能,习得多少方法呢?教师不去细致测评或考量,殊不知,教师的教完全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听懂了、学会了,才能真正体现教师教的价值。因此教学中,需要教师围绕学生的学来设定教学方法,捕捉生成性资源并加以利用,凸显学习过程,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时,引导学生自主提出了三个数学问题(圆是什么?圆里有什么?怎样画圆?),并以此为载体来引领全课、推进教学。

问题一:圆是什么?

教师手持两端拴有小球的线绳旋转,让学生感受线绳旋转中形成的圆,接着用两端拴有小球的橡皮筋旋转,启发学生:形成的是不是圆?为什么?学生自然得出:不是圆,因为橡皮筋时长时短,形成了不规范的圆。该活动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对定点(圆心)和定长(半径)有了初步的体会。

然后教师利用flash动画技术将旋转过程再次动态呈现出来,学生清晰观察、深刻感受:每个小球相当于圆上的一个点,无数个这样的点就形成了圆。

问题二:圆里有什么?

教师再次旋转两端拴有小球的线绳,引导学生有序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得出:手持的小球就是圆的中心,圆的中心到圆上某一点的线段是圆的半径,因为圆上有无数个点,所以半径有无数条。经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圆的直径。

这时一个学生抢着说:圆的直径也有无数条。教师抓住机会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证明吗?请上来演示给大家看看。”

学生用手中的铅笔对着圆心,然后转动铅笔,每转动一次就对应得到一条直径,转动多次,从而得出圆的直径也有无数条。

最后教师又引导学生用折、量等方法验证圆的直径(半径)是否相等,直径(半径)是否有无数条,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圆里有什么”这个问题。

问题三:怎样画圆?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工具画圆、教师示范画圆、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总结画圆方法、再次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即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决定圆的大小,顺利解决了第三个问题。

纵观整节课,教师不仅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还引领学生自主分析问题、顺利解决问题,凸显了学本课堂的过程美。

三、强化数学思考,体现学科本色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引领学生用数学的观点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凸显数学学科本色。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内容后,教师做了如下层次思维训练。

层次一:引导学生猜一猜r=15厘米、d=6米的圆形物品。

学生是否能说出答案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能理解r=15厘米、d=6米的圆大概有多大。通过学生的回答,彰显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缜密的逻辑判断力,体现了数学的思维美。

层次二:播放中央电视台《挑战不可能》的一段视频,多人骑摩托车在直径6米的球里飞速做圆周运动。

通过引导学生观看11人的圆周运动,体会到定点运动形成圆周,多个圆周运动形成球体,这样将点→线→面→体的空间关系连通,培养了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意识。

这样层层递进的思维训练,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同时也适时渗透了、数形结合、变与不变、有限与无限、对应比较、归纳等基本数学思想,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凸显了数学学科本色。

总之,构建学本课堂,教师要着力在课程资源整合、过程方法凸显和数学思维培育等方面“正本清源”,积极构建本真简约、和谐灵动的小学数学学本课堂。♪

猜你喜欢

学本滁州市画圆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铜矿床成矿模式研究
“画圆法”在力学解题中的应用
画圆的月亮
习作点评
Mother's hands
习作点评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教育寻真
渗透“学本”思想 构建有效课堂
整体·联系·学本